浙江省瑞安市境內,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下一個決心,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書寫意義,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今天跟大家聊聊在浙江省瑞安市境內,有座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的聖井山石殿,很多人一直去埃及看金字塔,只因金字塔壯觀與雄偉讓人稱奇,幾十噸的石頭,古人在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如何建造如此規模的金字塔,然而在我們國內,也有一處石構建築,雖然沒有金字塔那麼大,那麼雄偉,但是來到這裡的遊客都會感嘆古人的建築能力。

浙江省瑞安市境內,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

聖井山石殿,位於浙江省瑞安市境內,據縣誌載,石殿創建於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殿建於山巔,石殿坐西朝東,由山門,牌坊,前殿,後殿,左右廂房五大建築組成,殿宇的梁、柱、檁、斗拱、山牆、屋面及殿內陳設之案、床、凳等都由石料雕刻而成,未用一木一磚一瓦,共用去3000多條(塊)的花崗岩,其在建築學上的獨創性由此可見一斑。

浙江省瑞安市境內,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

史記:南宋景定元年肇建,明萬曆至清朝光緒年間重建,佔地480平方米,建築面積229平方米,建築格局對稱,東西朝向,山門單開間,重簷懸山頂,卷葉形吻。闌額上題刻:“光緒二十八年冬重建”。牌坊四柱三間,重簷懸山頂,鴟尾吻。明間石匾上刻有“萬曆庚子歲七月壬子吉日,住持僧募造”題記。前殿三開間,穿鬥式樑架,懸山頂。明間金柱上刻有修理題記:“康熙十七年孟秋”。正殿三開間,明間抬梁式,次間穿鬥式樑架。明間後金柱上刻有明萬曆時林元深等捐銀修建題記。廂房六開間,門楣石額有清道光年間題記。建築群中精美浮雕頗多,惜在十年浩劫期間遭受嚴重毀壞。現存有明天啟元年(1621)石刻獅子和香爐以及多方明清碑刻。

浙江省瑞安市境內,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

聖井山石殿是溫州市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石構建築群,對研究我國古代石構建築藝術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外,殿內還保存的多方記載宋、明時期溫、瑞人民到聖井“求雨”的碑刻,記敘每次大旱年月與災情,是研究溫州歷史上災害和氣象規律的真實史料,彌足珍貴。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省瑞安市境內,保存最完整的石構建築,至今已有800年曆史

聖井山石殿佛、道並重。初建時屬道家宮觀,主祀許旌陽。明成化、弘治年間規模漸大,約從明萬曆時始,又半為佛家禪林,石殿牌坊寫著有求必應四個大字,突顯出石殿的“霸氣”殿內的雕刻十分精細,活靈活現,遊客感嘆古人的的雕刻功法,石殿石與石之間銜接如此精細完美,實在令人驚歎不已,在山巔之上建築如此建築,堪稱奇蹟,院內有一口水井,不枯不溢,井水甘甜,故名聖井,被傳為“海眼”這裡常年香火不斷,特別在學生高考,汽車堵車可長達數十公里,每年的4月左右,也是聖井山石殿周圍開滿了野生杜鵑花,更是美的不像話。如果你離得不是很遠,那麼現在去可以觀賞到野生的杜鵑花,在欣賞古代的石殿建築,讓你喜歡上這裡,為此稱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