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頭侃史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暗藏的是“九子奪嫡”最後一搏的殘酷,驚險和膽識。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的上半部分的主題,是圍繞著“九子奪嫡”的故事情節展開的。在“儲君之位”爭奪戰這個舞臺上,康熙的諸多皇子你來我往,相互算計,相互勾結,明爭暗鬥。
這個鬥爭的結果,導致了太子胤礽的兩次被廢,也使得大阿哥胤褆被終身圈禁,也使得十三阿哥胤祥兩次被圈禁,三阿哥胤祉知難而退,八爺黨屢受打擊 ,十四阿哥胤禵脫離八爺黨另起爐灶,成為最後一個崛起的奪嫡力量。
康熙目睹了十幾年的儲君之爭,想必心裡也是煩躁不已,並且最終也厭倦了調停和裁判。在康熙五十七年,宣佈不再設立“太子之位”,改由自己親自密立皇儲,在自己死後按照傳位密詔擁立新君。
這樣一來,明面上的你爭我搶,就變成了暗地裡的較量。
這個時候,實際上是有三股力量在進行暗中的最後一搏的準備。
第一股力量就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
在太子兩次被廢的關鍵時刻,看似人多勢眾,朝野勢力強大的八阿哥胤禩都未能佔到先機,甚至在第一次太子被廢,公開推舉新太子的“選票為王”的大好形勢下,八爺黨極力維護的八阿哥胤禩都沒能憑著“人多勢眾”而取得康熙的認可,反而讓康熙極度討厭這個“假仁假義,刁買人心,口惠實不至”的“八賢王”。
而在太子第二次被廢的時候,康熙基本上已經把八爺黨視為“對立勢力”了,只不過康熙認為沒有必要下死手來收拾八阿哥胤禛,但對八阿哥胤禩極其八爺黨,康熙的警惕和防範是更厲害了。
直到自己快不行了,安排後事之時,重用隆科多的限制條件,就是嚴令隆科多不得與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勾結。並給了張廷玉“一旦勾結,格殺勿論”的手諭。
康熙害怕的,是八阿哥在他死後“奪權”,因為他知道,他不會把大位交給老八胤禩,所以重點是防止他造反。給隆科多的兩個手諭的意思很清楚:按我說的辦,你就可以飛黃騰達,位極人臣,敢勾結老八那你就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康熙交給隆科多的,是京城防務的兵權,步軍統領衙門都統,俗稱“九門提督”。
八阿哥胤禩對自己的處境非常清楚,但是他對自己的勢力和氣場還有遍佈朝野的黨羽很有信心,在爭取儲君之位的爭奪戰當中,胤禩屬於屢戰屢敗,但是屢敗屢戰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之人,這種執著,一直延續到雍正繼位直到最終“逼宮”失敗。
在如何登上皇帝寶座的問題上,其實在康熙宣佈不再冊立太子的時候,八阿哥胤禩就已經有了打算,那就是在康熙駕崩之時,對內用自己的支持者眾多為條件,對外掌握京畿防務的兵權,待時機以武力奪取皇位。
這也是胤禩能夠實現登基的唯一辦法。
胤禩的這個打算本來應該還不錯,按照他和他的四哥胤禛的力量對比來說的話,胤禩的勝算要很大。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讓老八的八爺黨產生了分裂,就是原來和他是一夥,擁戴他的十四阿哥胤禵,因為“大將軍王”的爭奪而產生了裂隙,當十四阿哥胤禵當上了這個“大將軍王”之後,有了明顯的爭儲優勢的他與八阿哥的八爺黨就公開的破裂了,十四阿哥胤禵要單獨爭儲而不願意再追隨他的八哥了。
十四阿哥胤禵自立門戶,讓八阿哥的力量一下子減弱了不少,同時他又增加了一個很有力的競爭者。
按照八爺黨的核心人物九阿哥的話來講“想不到相當皇上的居然是老十四”!八阿哥胤禩沮喪的說“我們看走眼了”。
至此,老十四的勢力,包括他手裡的十萬軍隊,都指望不上了,胤禩必須給老十四胤禵製造麻煩,同時通過製造麻煩來攪亂朝廷政局。
老八他們出了一個險招:把老十四給康熙祝壽的壽禮——一塊有壽字紋的隕石,掉包為一隻死鷹,胤禩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在康熙的壽宴上用這隻死鷹激怒康熙,造成大的混亂局面,他們八爺黨準備趁亂“火中取栗”,這一招十分陰險,因為老八胤禩已經不惜拿康熙的健康和朝廷的安定來做籌碼了。
除此之外,八阿哥胤禩私下安排他的心腹,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隨時準備聽他的命令到京城“勤王護駕”,實際上就是已經安排好了政變。
對於京城內的防務,胤禩安排九阿哥胤禟私下找隆科多,試圖拉攏隆科多支持老八胤禩。
但這個時候,隆科多的六叔,那個賦閒在家的佟國維這次算是看清楚了,他囑咐隆科多:皇子找你,你不要得罪,等到皇上找你,你就把寶全部押上!因為只有皇上欽定的繼承人才是最牢靠的!
薑還是老的辣。
自認為對可能發生的“宮廷政變”已經做好準備的八阿哥胤禩,似乎是胸有成竹的。
但是,康熙沒有按照胤禩認為的套路出牌。
首先,面對死鷹,康熙沒有發怒,也沒有處理包括負責送壽禮進京的十四阿哥的部將鄂倫岱。胤禩指望朝局大亂,康熙大怒的局面並未出現。
第二,康熙罷免了包括雍親王胤禛,廉親王胤禩,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和馬齊的官職 。先讓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靠邊涼快去了。
第三,康熙把隆科多和張廷玉招到一個秘密的所在,用兩份詔書控制住了隆科多,保證了不久之後傳位的順利進行。
康熙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這些其實都是針對老八措施,因為老十四遠在西北,就是想幹點什麼,也是鞭長莫及了——那就留給繼位者處理吧!如果連這個問題都處理不好,那也就別當皇帝了……。
再看看四阿哥胤禛。康熙的一紙讓他靠邊站的詔書,和太子師傅王掞上摺子保舉他當太子被康熙罷黜被貶回老家,讓胤禛的心裡很是沮喪,對於康熙的這些舉動,他的解讀就是“皇阿瑪這是鐵了新要把大位傳給十四弟了”!
還是他的這個師爺鄔思道,的確是有“房杜之才”,不僅能謀而且善斷。不多的幾句話就讓四阿哥胤禛茅塞頓開不僅感慨:勝讀十年書啊!
鄔思道的判斷是:
第一,康熙老爺子開始準備後事了。
第二,康熙心裡默認的接班人絕對不是老八或老十四,他認為,無論是內定老八還是內定老十四,“死鷹案”是必查的。他老人家不可能不把這個事情查清楚就把大位傳給這兩個人之一,因為這兩個人其實就是“死鷹案”的嫌疑人。
第三,老八胤禩的目的是要“亂”,老十四的目的是等著京城兩位皇兄“兩虎相爭”他來坐收漁利。
第四,現在就要趕緊制定應急預案,以防老八搗亂,更重要的是要準備好萬一沒有傳位於胤禛的情況下如何翻盤。
鄔思道和胤禛幾乎同時想到了十三阿哥胤祥。可惜的是在軍中有著很大的勢力(按鄔思道的信息,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以及步軍統領衙門裡的將領一半都是十三阿哥胤祥“使出來的”)的胤祥,此刻還在被圈禁。
他們決定採取兩步走的策略,首先鄔思道拿出了胤祥的“聯絡圖”(這師爺還兼任情報工作),想辦法讓胤祥確認後迅速組成自己的“武備班底”,第二,到了關鍵時候想盡辦法把十三阿哥胤祥放出來,讓他用最快的速度控制豐臺大營,讓豐臺大營成為自己的上位的“最中堅的力量”。
這個計劃真的很管用,當然在這個計劃實施的最初的安排當中,鄔思道甚至要用胤禛的所謂“欽差大臣官防”的印信去把十三阿哥胤祥騙出來,說明奪嫡的各個方面都已經看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破釜沉舟”。
但接下來的事實是,胤禛已經被康熙確認為大位繼承人。並在第一時間讓張五哥拿著代表皇權的“金牌”去放出十三阿哥胤祥,這個時候,就是時間最重要。胤祥也非常清楚,金牌令箭的含義是什麼,所以他會在最短的時間裡,出現在豐臺大營。
其實,胤祥也沒有那麼大的本事或者說在豐臺大營他沒有絕對的發號施令的權力,這個時候,十三阿哥的本事就充分的表現出來。
帶兵的阿哥,又有金牌令箭,十三阿哥就殺了豐臺大營的提督成文運,這個時候,豐臺大營就已經是胤祥的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似乎是一個真理,但是當競爭的雙方都知道什麼叫“預”的時候,誰來“預”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步武堂
針對這個問題,咱就不用電視劇的情節去解釋了,咱換一個角度,從雍正帝胤禛在暢春園康熙駕崩後成功登基坐穩後對十三爺允祥的所作所為說起吧,那晚宣讀繼位詔書後的胤禛趕忙釋放了軟禁在宗人府的允祥,自小這位十三弟與四哥的感情極深,在九龍奪嫡的時候,老十三也是堅定的站在了胤禛的一邊,從未有過動搖,但是他倆的感情基礎確是在幼時打下的,據記載,老十三和他的四哥相差了八歲,他四哥當年還負責過老十三的數學課,自小就給允祥的聰明勁兒點贊,而且老十三不但討四哥的喜愛,就連其皇父康熙也非常得意他,每次出行打獵,南巡都把他帶在身邊,而且四哥還負責照顧指導他的武術練習,人在兒時的單純的感情,是最容易記在心裡刻在腦海的,正如允祥死後,雍正帝在親筆給他寫的祭文中如是說:“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賢弟克盡恭兄之道,朕兄深篤友弟之情。天倫至樂,宛如昨日事也。”
此為十三爺允祥的畫像,真別說,這眉宇間確實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
故而於情於理,雍正對允祥的情感都是情真意切,不是政治夥伴那般脆弱的關係,而在允祥被放出後的所作所為的歷史記載,也足以證實了這段情感的瓷實,故而放允祥才是成全了胤禛的另一半,雍正元年,允祥就全心的投入到了振興雍正王朝的事業之中,他在戶部勤奮理事不稍懈怠,把康熙末年的弊端都加以解決並且實行了改革,許多國之命脈的部門如稅收,鹽業,水利全都開始大有建樹,在官場政治上配合四哥雍正的方針整治腐敗,肅清官場,老十三用盡全力的竭力而為的態度,使四哥對他更加敬重和重用兵部武選司,軍需房,管領漢侍衛,督領圓明園八旗守衛禁兵,養心殿監理製造等等全部都賦予他全權,以至於連後來的身後事-選陵址也讓允祥幫忙,如今的清西陵這塊風水寶地就是允祥給雍正選的。但天不假年,雍正八年,胤禛真倚重的老十三便因病去世了,雍正這個從不休息的工作強人用輟朝三日來悼之,並且親自在河北淶水為允祥修建了豪華的王爺墓,其規制在大清一朝無出右者,並且親手把對老十三的評價《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刻在了允祥墓的神道碑之上。。。
下面是我實拍的十三爺允祥墓的照片,各位上眼。
老豬的碎碎念
這是小說中的一個“眼”,也是鄔思道給胤禛奪位佈局中最重要環節。
簡單概括胤禛的計劃,可分為三步:
第一,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表現出時刻從國家社稷出發,沒有私心,來贏得老爹康熙的好感。包括舉薦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
第二,暗中佈局,重要一步是由年羹堯出任四川,負責西北後勤,從而遏制了老十四的兵權。另一方面,偷偷去見老十三,帶了一份鄔思道整理的將領名單,詢問哪些人可以信任。
第三,這是無心之為,弘曆被康熙看重,從而增加了胤禛繼位的籌碼。
在康熙可能要歸天的時候,緊急召見胤禛,鄔思道做了最後的佈局安排,孤注一擲——放出老十三。讓胤祥出來去奪兵權。若康熙傳位,也需要穩定局面。若不傳位,也不排除可以拼一把。本打算是用胤禛的欽差關防去操作這件事。但康熙順利傳位,張五哥帶來了皇帝調兵的金令箭,使得“矯詔”具備了合法性。劇情上給胤祥賦予了特殊魅力,一出手就殺了提督成文運,取得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帶兵進入暢春園。
幾葦渡
在《雍正王朝》裡,決定京城大局的有兩支軍隊力量,這是四爺雍正皇位能否坐穩的關鍵!
一是負責京城防務的步軍統領衙門,守衛北京皇城九門。這支力量的軍事長官叫九門提督,品級雖不高,但卻是關鍵性的實權人物,掌握著北京城的兵權。
二是京城近郊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負責在北京外圍拱衛京畿。這支軍事力量,以備調動,而隨時馳援京城。若率兵勤王,可以壓倒九門提督掌管的北京兵力。
康熙帝駕崩了!四阿哥胤禛受命繼位,八爺黨豈會甘心?最後關鍵時刻,狗急了也會跳牆,兄弟已爭紅了眼,一著不慎,便會釀成血染宮門,控制不住局面就是一場腥風血雨.....
康熙帝撒手人寰,各方鬼怪浮出水面,朝局風雲變幻。老爺子這一死,沒人鎮得住皇子們了,暗潮紛紛湧到了明面上。
在康熙帝駕崩的那個驚風密雨的夜晚,所有人的神經都是緊繃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激烈的皇位爭鬥達到了白熱化。
一夜之隔,命運就是天壤之別。決定誰是天子,誰是階下囚,就在今夜。
當時爭奪皇位的兩派:一派是“八爺黨”,首領是八阿哥胤禩,擁有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以及朝臣支持,八爺黨在朝內朝外黨羽遍佈,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八爺黨先支持八阿哥未果,後集體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另一派則是冷麵王爺四阿哥胤禛,他這方有十三阿哥胤祥、隆科多、年羹堯的支持,可惜十三阿哥被康熙帝一直囚禁在宗人府,手握重兵的年羹堯遠在西北,可謂勢單力薄,處境兇險莫測!把希望全壓在九門提督隆科多身上?萬一隆科多倒戈,如何是好?
就像鄔思道所言,如果沒有軍事力量支撐,就算皇上(康熙帝)將大位傳給四爺,四爺恐怕也坐不住啊!
康熙帝駕崩嚥氣那一刻,康熙帝明明說的是傳位於四阿哥胤禛,可為什麼九阿哥十阿哥非要故意狡辯說康熙帝說的是十四阿哥?一旁的八阿哥,見勢也在推波助瀾,試圖混淆視聽,攪亂局勢。總之,就是不承認四阿哥是繼承人。
康熙帝屍骨未寒,一個個皇子在老爹床前,劍拔弩張,步步緊逼。說白了,八爺黨就是要耍賴耍橫了!什麼傳位不傳位?老子可以不認?都這個時候了,就要看誰的拳頭大了!
此時,四爺雍正帝皇位不穩,他的幾個兄弟也都不服,蠢蠢欲動。
從當時形勢看,八爺黨的十四阿哥在西北手握幾十萬大軍,在外握有兵權,在內還有八阿哥的勢力,且京郊外的豐臺大營主帥也是八爺黨的心腹,京郊兩營兵力不在四爺控制之內。
雍正帝在京的勝算籌碼,只有一個九門提督隆科多,而且在當時誰也不敢打包票說隆科多毫無二心,畢竟在巨大誘惑面前,人往往最是人心難測。
一旦京郊豐臺大營進京助八爺黨奪位,怎麼辦?一旦西北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提兵奪位,怎麼辦?一旦八爺黨內外呼應,來個鼓動朝臣勢力,怎麼辦?
怎們辦?這一點四爺和鄔思道早就想到了,也是整個計劃最關鍵的一部分。
此時的四爺雍正帝,必須要找一個幫手,而且是必須完全靠得住的,因為四爺不能冒險,這樣才能打破自己孤立無援的境地。
而十三爺胤祥,正好是帶過多年兵的阿哥,在軍中素有威望,戍衛京城的豐臺大營又多是十三爺的舊部,讓十三阿哥胤祥出來,可以順利接管豐臺大營。
再加上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力量,四爺雍正帝就掌握了內外兵權,穩操勝券。一旦發生衝突和叛亂,手中兵權就能迅速控制住亂局。
按照四爺和鄔思道商議的運籌謀劃,有這麼十分關鍵的幾步:
1、放虎出籠,十三奪帥。四爺獲得傳位消息後,立即速命人手執金牌令箭,放出被圈禁的十三阿哥,並由十三阿哥這隻“臥虎”親往豐臺大營奪取兵權,隨後率兵進駐京師勤王,以保證四爺順利登基。
2、密令心腹,制衡十四。四爺提前密令在西北的心腹大將、手握重兵的年羹堯,密切監視也在西北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兵力動向,制衡十四阿哥,以防其率兵奪位。
3、封鎖京城,困死八爺。九門提督隆科多,封鎖京城九門,任何不得出入,全城戒嚴,進入一級戒備狀態,防止八爺黨和城外勢力內外勾結,保證大清帝國最高權力平安順利交接。
在內大臣張廷玉命令下,九門提督隆科多順利取來正大光明牌匾後的傳位遺旨,當眾宣讀:
“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著傳位於四阿哥胤禛,欽此!”
八爺黨個個被困皇城,連城門都出不去,搬不來救兵,也串聯不了朝臣,寄予厚望的救兵豐臺大營又被十三爺奪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四爺坐上九五大位!
在內外皆失利的情況下,八爺黨基本上輸掉了一切,雍正的兄弟們縱有萬般不服,也不得不一個個跪下參拜新皇帝!
【原創:峰子哥;點關注更多趣事歷史!】
峰子奇觀
康熙帝駕崩了!《雍正王朝》中的暢春園緊鑼密鼓,大變就在眼前,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九門提督隆科多及眾位皇阿哥齊聚在暢春園。
張廷玉作為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太保在按照康熙帝生前的安排鎮定自若的佈置著:
這是一場極具恐怖驚險的夜晚,大變就在眼前,即使是張廷玉這樣的老臣也不免有些手忙腳亂,只聽張廷玉喊到,隆科多;帶幾個人去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取先帝爺的遺詔,隆科多應聲而去。
這時候八阿哥胤禩看勢頭不對,對張廷玉哄了起來,你想謀反嗎?
此刻,稍有不慎即有灰飛煙滅的可能,四阿哥胤禛鎮定自若,叫到:張五哥,,,
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裡?這時候的四阿哥胤禛已經知道皇阿瑪把皇位傳給了自己,是否能坐的住就看這千鈞一髮的金牌令箭了!
這才是悟空問的大事,四阿哥胤禛要幹嘛?他要讓張五哥去自己的雍親王府找鄔思道,按照預先設計的方案到宗人府放了十三阿哥胤祥。
鄔思道長出了一口氣,他不愧為高手,馬上做出了決定!
如此這般安排一番,張五哥一聽是去釋放十三阿哥胤祥,不禁動容。
只要十三阿哥胤祥出來,朝局就穩定了一半,因為他是一位帶兵的阿哥,豐臺大營的軍官有大部分是十三阿哥調教出來的,聽招呼。
張五哥很順利的放出來了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快馬加鞭的趕到了豐臺大營,報名:我是皇十三子胤祥!
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是八阿哥胤禩的人,想擋橫。成文運不禁問道;十三爺不是在宗人府嗎?十三阿哥胤祥回答,爺爺我是在宗人府,可是皇帝把我放出來了,並且讓我接管豐臺大營!
《雍正王朝》的劇情是這樣說的;這豐臺大營是朝廷交給我帶的兵馬,豈能憑十三爺你的一句話就辦了?這小子在孤注一擲。
看看;成文運就是這麼硬挺
十三阿哥胤祥不緊不慢的拿出來四阿哥胤禛讓張五哥送來的金牌令箭對成文運說:這是什麼,你看清楚了!成文運傻眼了!
眾將士見了皇帝的金牌令箭如同見了皇帝一樣,齊刷刷的跪倒並願意聽命於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胤祥點著三個將軍的名字:畢力塔、張雨、殷富貴你們三個怎麼還是一個付將,跟我十三爺不會吃虧的!
這位十三阿哥胤祥是真有一套,開始封官許願了!
直接把那幾位升為副將,幹大事不拘小節,這可是緊急關頭不能馬虎,生死攸關。
要去暢春園保駕去,四阿哥胤禛已經聽宣,是隆科多宣佈的遺詔,“皇四阿哥胤禛,人品貴重,著繼位於大統”。這就是四阿哥胤禛拿著金牌令箭放了十三阿哥胤祥的真正原因。不知您看了是怎麼想的?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邸曉居MBA侃歷史》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批評、評論必回覆!
日堯居k古史
因為胤祥能控制兵權,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放他出來接管兵權,皇位就算合法的傳給四阿哥胤禎,他也坐不住。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解析:
(1)雍正為什麼要放出十三阿哥,或者說老十三對雍正來說,有什麼作用?
(2)雍正為什麼不提前放出老十三?非得等到繼位當天才釋放?
逐條分析,先說第一條。
雍正為什麼要釋放老十三
按照電視劇的說法,拱衛京城的兵馬分為三支部隊,分別是:豐臺大營、西山健銳營、步軍統領衙門。
其中,西山健銳營和豐臺大營很多軍官都是老十三的舊部。只要放出老十三,他就可以接管這兩支部隊。(原著中不是西山健銳營,而是西山綠營,接管西山綠營的是十七阿哥,不是老十三。)
但是,現在豐臺大營的主官成文運是八阿哥的死黨。如果讓他繼續統管豐臺大營,就等於把豐臺大營的兵權也交給了八阿哥,那麼老八就有造反的實力了。
更為要命的是,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政治立場不明確,誰都不知道他想支持誰。這樣一來,局面對雍正就非常不利了。三支部隊,兩支都掌控在老八手裡,還有一支不表態。就算康熙想傳位給雍正,老四手裡沒兵權,一樣會被老八給捅下來。
所以,十三阿哥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只要他能出獄,就能保證兵權。哪怕皇位不是傳給雍正,而是傳給別的阿哥了,也沒有關係。雍正可以學老八那樣,先發制人出其不意,用武力翻轉局面。
並且老十三多次替雍正擋槍。太子第一次被廢時,本來太子找的是老四,結果老十三俠肝義膽,為了不讓老四深陷泥潭,自己替老四背了大鍋,圈禁一年。
第二次太子被廢時,明明是老四授意年羹堯出兵剿滅江夏鎮,結果卻因為刑部的抓捕手諭是以老十三的名義下發的,老十三又替雍正背了鍋,這次更慘,圈禁十年。
老十三兩次主動背鍋,讓雍正欠了他很大的人情。雍正也希望能在第一時間放老十三出來。
雍正為什麼沒有提前釋放老十三
既然十三阿哥如此重要,雍正也急切需要老十三能出來幫他。為什麼他卻沒有立即釋放老十三呢?而是要等到最危急的時刻,才匆匆忙忙的釋放?
因為,八爺黨已經掌握了主動權。如果現在就把老十三放出來,動靜太大了,老八一夥人黨羽遍地,立刻就會知道。鑑於老十三在軍界的地位,老八有可能狗急跳牆,提前發動軍事政變。那樣的話,就對雍正很不利了。
提前釋放老十三,就會把局面攪亂。而亂對老八有利,穩對雍正有利。
雍正在內務府經營多年,放老十三出來只要一句話就可以了,甚至都不需要向康熙請求下旨釋放。雍正只需要安安穩穩的熬到康熙駕崩的那一天,再暗地裡的把老十三放出來,大事可定了。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到一個原著中非常有意思的細節。
原著小說中,康熙宣雍正去暢春園時,雍正本打算叫上十七阿哥也一起去。此時鄔思道哈哈一笑,說四爺你一個人去就可以了。叫上十七爺,是打算被人家一鍋燴了嗎?
鄔思道的這個想法是很對的,因為只要十三阿哥或者十七阿哥有一個人在外面,起碼就能保證雍正的人身自由不受限制。
反觀八爺黨,就沒有鄔思道這種謀士替他們想到這一層。康熙讓他們都去聽宣,結果老八老九老十還真的都去了,一點心機都沒有。導致全部被扣在暢春園內,被雍正一鍋燴了,毫無還手能力。
如果讓老九或者老十,其中任何一個人留在豐臺大營坐鎮,老十三都不可能那麼順利的奪得兵權。畢竟老十三敢殺成文運,他未必敢殺老九或者老十。
所有的阿哥都被堵在了暢春園裡面,只有老十三一個人陰差陽錯的沒有去暢春園,留在了外邊。別的阿哥都不在,老十三的地位最高……
後來老九開竅了,打算闖出去搬救兵,豈料整個暢春園都是雍正的心腹。剛走到門口就被雍正下令,讓侍衛把他給擋回去了。最後老十三兵馬趕到,雍正成功繼位。
總結:從這一整段情節中可以總結出三點。
其一、雍正一定要釋放老十三,否則就算皇位傳給他,也坐不住。
其二、雍正不能提前釋放老十三,因為提前釋放,會促使八阿哥提前兵變。
其三、康熙神助攻,將除了被圈禁的大阿哥、太子、老十三之外的所有阿哥都叫到了暢春園監視。雍正釋放老十三,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了,只是時間閃上比較倉促而已。
Mer86
俗話說的好,“槍桿子裡出政權”。無論在什麼時候,誰能掌握住軍隊,誰就能真正的掌握住政權。這個真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就像鄔先生說得那樣,“如果十三爺不出來,就算康熙把大位傳給胤禛,胤禛也坐不住。但是倘若十三爺一旦出了牢獄,就算皇帝把大位傳給其他阿哥,只要胤禛出其不意,先發制人,那麼局面反轉也未可知。”
為什麼十三爺能有那麼大的能量?其實鄔先生在側面就已經描繪出了十三爺早年的生活軌跡,那就是“十三爺多年帶兵,現在的豐臺大營、西山銳鍵營、步軍衙門統領有一半是十三爺使出來的”。但是常年帶兵也不能保證軍隊一直忠心耿耿,畢竟等閒變卻故人心。
然而十三爺為人豪邁,忠肝義膽,一副熱心腸,從不幹仗勢欺人的事。這些屬下那個不對十三爺敬愛有加,這才是為什麼儘管十三爺有相當長的時間不帶兵也可以將這些軍官管的服服帖帖的真正原因。就像大阿哥也是帶兵的阿哥,但他一離開軍隊就對軍隊沒有了半點影響力。在奪嫡中也沒有得到軍隊方面的半點幫助,而依附他的軍官也多半是些酒囊飯袋。
就像趙匡胤可以“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靠的是什麼?就是因為趙匡胤是殿前都點檢,掌握著帝國最強大的一支軍隊。所以他可以兵不血刃就拿下都城,併成功建立新的朝代,天下即傳檄而定。這也是為何在當今世界中,一些國家總是三天兩頭的發生軍事政變的原因。只要他們政府推行的政策妨礙了軍方的利益,那麼軍方就會發動一場代價極低的政變,去換一個親近軍隊的政府。
而在康熙去世以後,儘管每個人都聽清了皇帝是把皇位傳給了四阿哥,但是八爺黨仍然說皇帝把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八爺黨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底氣,那就是因為在京城周邊,豐臺大營是他們的人(成文運)在主事。要知道豐臺大營是駐紮在北京城外豐臺地區的精銳八旗軍隊,地位就相當於今天的萬歲軍,是衛戍京城最重要的部隊。
而隆科多所在的佟氏家族又一向與八爺交好,所以八爺判斷隆科多處在觀望狀態,誰佔上風則他就將倒向誰 。八爺黨此時已經覺得自己的贏面很大,所以八爺黨敢於為此一搏。但是最大的變數卻是康熙皇帝身邊的親兵侍衛(張五哥、圖裡琛等人),八爺沒想到他們竟聽從胤禛的號令將所有阿哥看管起來了。
這才是八阿哥算錯的地方,八爺黨的人出不去暢春園,那麼號令也就傳不到豐臺大營。這就為十三阿哥端掉豐臺大營留下了充足的時間。“金牌令箭,如朕親臨”,十三阿哥靠著自己在軍中的威信和“金牌令箭”,成功拿下了豐臺大營。
然後十三阿哥就帶著豐臺大營的兵馬趕到了暢春園護駕,此時的八爺黨才真正的軟了,因為刀子(軍隊)握在別人的手中。倘若十三爺晚到一步,而是由成文運帶著豐臺大營前去護駕的話,那麼隆科多亦勢必倒戈。到那個時候,留給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也就只有一條死路了。
以上。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本頭條號,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逆流時代
雍正帝能順利的即位,離不開老十三胤祥的大力協助,可是很多人也有疑問,老十三胤祥已經被圈禁了整整十年之久,外面的世界已經變化了,為什麼老四胤禛一即位就馬上放出了老十三胤祥,他真的相信已經被關了十年之久的老十三還能接管軍隊?
一、
老十三胤祥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簡直是BUG的存在,而這個BUG主要體現在對軍隊的控制力上。其實在眾皇子裡面,能控制軍隊的主要有這麼幾個皇子:
一個是老大胤禔,他曾經隨康熙帝遠征葛爾丹,戰功顯赫。
一個是老十三胤祥,在劇中他同樣也是跟隨康熙帝遠征葛爾丹!其實真實歷史上並沒有這麼回事,康熙帝最後一次徵葛爾丹是康熙三十六年,而那時的老十三胤祥只有十二歲,是不可能帶兵殺敵的,所以老十三胤祥對軍隊的控制力並不夠強,但是劇中做了適當更改,老十三胤祥也是跟隨康熙帝遠征葛爾丹的皇子之一。
再有就是老十四胤禵了,這個劇中有詳細的體現,也是正兒八經的大將軍王!
當然還有一個太子胤礽,不過他的軍隊影響力不夠大,主要是靠著儲君的身份控制軍隊。
在康熙帝駕崩之時,此時的老大胤禔早已經被永久圈禁了,所以,即使他對軍隊仍有控制力,但是已經被限制了自由;太子胤礽一樣的道理,此時仍然處於監禁之中,而且曾經的軍隊部下也早被挫骨揚灰了;老十四胤禵此時遠在大西北,況且被年羹堯牢牢的控制住了糧草,鞭長莫及;老十三胤祥被剛剛即位的雍正帝放出,跑到豐臺大營,並牢牢的控制住了豐臺大營!
那麼老十三胤祥已經被圈禁了十年時間,為什麼一出來就可以控制豐臺大營呢?
二、
在老十三胤祥出來之前,老四胤禛曾經見過他一面:
當時的老四胤禛已經被康熙帝免職,心中沒底的他抱著一罈子酒來到了宗人府。
這裡大家要學習一下老四胤禛運用的爐火純青的蘿蔔大棒手段:
大門口一個小太監看門,老四胤禛先拍了拍小太監,看到小太監對自己瞪眼,他心中就有點底了:
“你是新來的?”
小太監回答是啊,你想怎麼著?
老四胤禛隨手就是一個大嘴巴:
“四爺賞你一嘴巴,讓你知道知道!”
這一巴掌就把小太監打蒙了,老四胤禛還不停,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說他竟然敢擋爺的門?
其實小太監啥都沒說,啥都沒幹,甚至都沒有擋著他,無緣無故捱了一巴掌,外加一腳,蔫蔫的給開了門。老四胤禛進去後,隨手丟下了五十兩銀票……
雍親王不愧是雍親王,趁亂摸魚啊,先是判斷小太監不認識自己,又知道他是新來的,不知道誰才有權限可以進去。更不知道老四胤禛已經被免職了,這才讓老四胤禛順利的混了進去。
三、
老十三胤祥已經被圈禁十年之久了,他怎麼會知道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不能用?
其實老四胤禛已經知道老八胤禩他們在控制豐臺大營和步兵統領衙門的人,也正是這句話刺激了老十三胤祥,他站起來說了一句話:
“只要我在外面,他們有多少兵馬,他們也不敢作亂!”
從後面的真實情況來看,老十三胤祥並沒有說謊,只要他出去了就能控制局面,可是他哪裡來的自信呢?
就在於雖然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但是並沒有斷絕跟外面的聯繫,因為沒等老四胤禛提出來,他就主動提供了狐朋狗黨的名單。
那麼我們可以判斷,康熙帝雖然圈禁了他,可能並沒有斷絕他跟外面人員的書信來往,不然的話,他不可能仍可控制這麼多舊部。
再有一個細節就是,康熙帝此時已經到了彌留之際,這個時間點上偏偏換了看守老十三胤祥的守衛,而且劇中也只有這麼一個小太監守門,會不會是康熙帝刻意安排他倆相見呢?不得而知!
而且老四胤禛也說了,自己是硬闖進來的,按理說小太監應該馬上彙報上級,除非他真的是新的不能再新了,而且還不把自己的腦袋當回事,除此之外,只能解釋成,他的上級也默許老四胤禛的這種行為。
四、
老十三胤祥能順利接管豐臺大營的幾個前提:
老十三胤祥要想順利的接管豐臺大營,需要幾個條件的:
第一個條件,他不能在康熙帝駕崩之前去接管,也就是說老四胤禛不能提前釋放老十三胤祥。因為時間點上如果提前,老八胤禩一夥必然會提前起事,或者說利用康熙帝還活著,聯絡老十四胤禵,讓他進京勤王,趁亂奪取皇位。老十三一旦提前放出來,就等於給了老八胤禩一個清君側的理由。
第二個條件,豐臺大營不能有其他的阿哥存在,這個問題很重要,而老八胤禩兩次起事都是因為疏忽了這一點而慘敗。當老十三胤祥去接管豐臺大營的時候,其餘阿哥都在暢春園聽宣,假如老九或老十在豐臺大營,我想老十三胤祥能不能順利拿下兵權還得打個問號!而鄔思道也攔住了打算也去聽宣的十七阿哥,擔心被一鍋燴。反觀老八胤禩一夥,雖然後來的老九胤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可是被雍正帝攔住了,隨後侍衛攔下了他。
第三個條件就是老四胤禛必須拿下皇位。假如老四胤禛沒能拿下皇位,即使他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也跑到了豐臺大營,可是他怎麼奪兵權?
真的靠自己這張臉嗎?
當然不是,他之所以能拿下兵權,完全靠的是手中的金牌令箭,金牌令箭只有皇帝才能有,是可以調動天下兵馬的,如果老四胤禛沒有即位,鄔思道是打算讓老十三胤祥拿著老四胤禛的欽差關防去控制豐臺大營的,但是成文運等人也不是傻子,屆時誰被誰殺就真的不一定了。
等到老十三胤祥帶著兵回來,雍正帝懸著的心也終於落地,一個踉蹌差點跌倒,也說明了他心中對老十三胤祥能不能順利接管兵權,還是存在疑問的。不僅雍正帝心裡踏實了,連張廷玉也終於坐下來,同時進來的,還有一直靜觀其變的隆科多……
所以,老四胤禛馬上放出老十三胤祥,一方面有自己的愧疚在裡面,另一方面老十三胤祥是鐵定支持自己的人,而且在軍隊中也有威信。更重要的是,放出老十三胤祥,其實是康熙帝的主意,目的,也是為了保障老四胤禛順利繼位,不然的話為什麼張廷玉會支開其他人,給雍正帝安排的時間,隆科多又為何遲遲不宣佈遺詔,偏偏等老十三胤祥到了才宣佈,說不定就是執行康熙帝的旨意,拖住老八胤禩一夥,給老十三爭取時間。
所以老十三胤祥真正能接下豐臺大營的原因,並不完全是裡面有自己的舊部下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手拿金牌令箭,代表的是皇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其實十三爺的重要性,在康熙爺駕崩前的那一夜,四爺胤禛和鄔先生的一番密談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四爺這麼多年了一直以孤臣的方式獨立於朝堂,現在的關鍵時刻,手裡一無人可用,二無兵可派,如果不想點措施,即使康熙爺把皇位給胤禛,胤禛也坐不成,而如果掌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及步軍統領衙門,就是皇位不傳於四爺,胤禛也能夠把皇位奪過來。說白了,就是兵權在誰的手中,誰就有把握爭到皇位。
而十三爺多年帶兵,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和步軍統領衙門裡,有一半的兵是他帶出來的。所以,要想在這次奪嫡戰爭中取得勝利,在沒有隆科多的支持下,十三爺是重中之重。
其實不光是四爺和鄔先生想到了這些,人家八爺胤禩也想到了,他把豐臺大營安排給了自己的心腹成文運,並且又讓老九,老十去籠絡隆科多,只不過他沒有想到,這兩邊都出了岔子。
於是四爺胤禛先急匆匆的拿著名單去見十三爺,讓他指定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等事情安排妥當了,康熙也不行了。
事情果真都如鄔先生所料,帝位傳給了四爺,老八一群人也不安分了,狡辯說什麼沒聽清楚。
幸好胤禛搶先了一步,讓鄔先生拿金批令箭釋放了十三爺,十三爺闖到豐臺大營沒費什麼力氣就殺了成文運,牢牢地掌握了豐臺大營。
而八爺一群人看到前有隆科多掌握著步軍統領衙門,後來又有十三爺帶著豐臺大營的兵來給胤禛護駕,知道大勢已去,只得乖乖的低頭叩拜新君,四爺胤禛才成功登頂。
風雨中的小草
在雍正王朝的世界裡,決定京城大局的有兩支軍隊,一是負責京城防務的步軍統領衙門二是京城近郊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康熙帝駕崩四阿哥胤禛受命繼位時,八爺黨是不甘心的,所以九阿哥十阿哥非要狡辯說康熙帝說的是十四阿哥,八阿哥也在哪裡推波助瀾總之就是不承認四阿哥是繼承人,這時候就要看誰的拳頭大了,步軍統領衙門首領是四阿哥派系的隆科多,而京城外的兩營隱約控制於八爺黨手中,不在四阿哥的控制之中,這時候軍中素有威望的十三阿哥胤祥就是關鍵了,所以四阿哥第一件事就是急匆匆的放了十三阿哥出來幫助他。
康熙帝駕崩之際,朝廷局勢風雲變幻,當時分為兩派,一派是冷麵王爺四阿哥胤禛,他這方有著十三阿哥的支持,可惜十三阿哥還被囚禁宗人府,他是勢單力薄。另一派八爺黨擁有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起初八阿哥是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但是康熙帝一廢太子選擇新太子之時,滿朝文武基本上都選擇支持八阿哥,威脅到康熙帝的地位加之八阿哥在處理事關太子廢立一案中的欺上瞞下所以為康熙帝所厭惡,八爺黨轉而支持十四阿哥,在八爺黨在支持下,十四阿哥出任大將軍王,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西北,擁有兵權,可謂一時風頭無兩。
四阿哥當時擁有的優勢也就是掌管步軍統領衙門的九門提督隆科多是他派系之人,但是京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並非在他的控制中,雖然劇情中沒有明確交代清楚,但是隱隱表現出這兩營已經被八爺黨所控制,所以康熙帝病重時,四阿哥就冒著巨大風險見了十三阿哥說了當時的局勢,在雍正王朝的設定中十三阿哥早年統兵作戰過,在軍中素有威望,還有很多舊部,所以四阿哥才在當時的敏感時刻見了十三阿哥,十三阿哥也給了四阿哥一份名單,上面有可用之人。
四阿哥在康熙帝病重之時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康熙帝臨危將江山社稷託付於他時,他當時面對八爺黨的不服,還有自身安全的考慮,當然第一時間放了十三阿哥來助他一臂之力,果然十三阿哥到了豐臺大營後憑藉著自己的威望還有舊部的幫助輕而易舉的將提督拿下,這時候大局才算真正定了,不然八爺黨控制下的兩營如果真的進軍北京,就算有步軍統領衙門的支持,那也不好說,因為兩營不論兵力還是戰力上都佔據優勢,四阿哥的皇位也坐不穩啊。
十三阿哥的出局就搞定豐臺大營使大局定鼎,之後又盡心盡力的幫助登基為帝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放了十三阿哥絕對的不虧,是個明確選擇。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