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通車寬凳科技率先採集高精地圖

港珠澳大橋是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政府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共同開發的首個大型橋樑工程,是世界建築史上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也是長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成功把港、珠、澳三地的陸地通行從4個小時縮短到了30分鐘,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0月24日9時,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粵港澳三地民眾熱切期盼的"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正逐漸形成。在萬眾期待之中,第一批行駛上港珠澳大橋的除了有過境/穿梭巴士、兩地牌照的私家車、出租車、貨車外,還有寬凳科技的高精地圖採集車。

港珠澳大桥通车宽凳科技率先采集高精地图

高精度地圖擁有釐米級精度、數據實時更新以及更具體的道路屬性,是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核心組件。珠三角地區是高精地圖優先覆蓋的重點區域,將剛剛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第一時間更新到高精地圖中,對智能出行產業發展和自動駕駛的快速落地也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寬凳科技作為專注於高精地圖研發的科技創業公司,時刻關注著國內重要路線的運行情況,在得知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派出採集團隊親臨現場進行道路測繪和更新工作,並有幸成為首批登上正式開通後的港珠澳大橋的高精地圖採集車。

港珠澳大桥通车宽凳科技率先采集高精地图

寬凳科技測繪師提前抵達珠海並進行設備調試

揭秘港珠澳大橋高精地圖製作

寬凳科技目前已經完成了包括京津冀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重點城市高速公路的測繪工作,包括地面落差達到三四十米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和有著"天下第一隧道"之稱的秦嶺終南山隧道也均已經完成。港珠澳大橋的路測工作雖然不在話下,但是畢竟是一橋連三地,寬凳科技在實際測繪過程中還是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其中,海中部分總長約29.6 km,包括22.9公里長的橋樑和6.7公里海底隧道。測繪難點之一就是在三十多米深的伶仃洋海底,沒有GPS信號的情況下,也要保證高精地圖的實時更新;難點二在於,中國大陸的駕駛習慣是靠右行駛,而香港和澳門卻習慣靠左行駛,即便路上有變道設計和指示牌提示,對於熟悉路面情況的老司機來說都會略感不適,更何況自動駕駛的車輛。

據悉,寬凳科技在地圖採集過程中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以車載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為基礎,跟隨車輛快速連拍多張照片,形成大量數據,再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完成車線識別、特徵點提取、構建車道的網絡拓撲以及製作各種地物,包括人行橫道、標線、交通標誌等。

港珠澳大桥通车宽凳科技率先采集高精地图

寬凳科技對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進行道路測繪

這張高精地圖完成後將是目前唯一一張將港珠澳大橋的路燈等基礎設施,包括經緯度、道路標誌、從起點到終點甚至是道路上的虛線都有標記,累計有幾百種屬性。也就是說,有了這張高精地圖,自動駕駛車輛就可以在港珠澳大橋上自由行駛。

分清"工況外"和"工況內"才能安全駕駛

要往來兩岸三地,通關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港珠澳大橋通關模式採用"三地三檢",即三地口岸由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和管理。其中珠澳之間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的人只需在珠海查驗一次指紋信息即可通關,無需再在澳門口岸重複查驗。

這樣一來,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的自動駕駛車輛就必須準確判斷出哪些地方可以自動駕駛,哪些地方需要停下來接受檢查,也就是說要明確區分"工況外"和"工況內"的道路,因為一旦出了問題,就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寬凳科技在道路採集過程中充分將這種情況考慮在內,並且達到了99.999999%的可靠性。

自動駕駛落地還需要高精定位

與高精度地圖一併而來的是高精度定位,除了全局性的瞭解道路狀況外,自動駕駛車還需要知道自己在地圖上的什麼位置,定位精度越高,自動駕駛的可靠性越高,但是必須先有高精度地圖,才能實現高精定位。

掃碼在手機端打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