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只海鷗33年來準時去昆明過冬,滇池邊觀湖賞鷗的遊客人山人海


北方大地再迎來一次寒潮襲擊,除了大北京之外,多地迎來降雪,氣溫也驟降至零下十幾度。在距北京2000多公里的南方,有個四季如春的城市,她的氣溫還有十幾度,本來春天開的花兒都開放了,真是溫暖如春。這麼舒適的季節,數萬只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趕來的海鷗在這裡過冬,海鷗真比人類還會找地方。

提到西伯利亞,讓人膽戰心驚,每次冷空氣都是從那裡飄過來,寒潮一次次襲擊北國大地。每年十一月份,一群群海鷗便會準時飛往雲南昆明,在滇池邊、翠湖邊等尋找棲息地,開啟在雲南昆明四五個月的過冬時節。

這些海鷗最早飛到昆明是1985年11月12日,一個讓昆明人難以忘懷的日子,最開始有9000餘隻,而2017年則有4.05萬餘隻。33年前,這群海鷗不僅落腳滇池邊,還造訪了鬧市區,與昆明人零距離接觸,也開啟了30多年與昆明人的友誼之旅。

昆明的海鷗主要是紅嘴鷗,其實還有一雙紅紅的腿,外形則有點像鴿子,以至於最開始人們以為是水鴿子。至於它們為何落腳昆明,也許是它們一路往南飛,沒想到到了昆明以後,發現這裡十一月份還有20多度,溫暖舒適,於是再沒有繼續往南飛了。

自從它們33年前的冬季臨時定居昆明後,33年來,每年11月份準時飛回昆明。數萬只海鷗造訪昆明,也讓這個內陸大都市的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海鷗,週末觀湖賞海鷗是很多市民的必修課,滇池邊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喂海鷗。

有人給海鷗裝了定位系統,發現它們每年4月初飛到俄羅斯的西伯利亞,11月份飛到昆明。如果說西伯利亞是它們的第一故鄉,而昆明則當之無愧的第二故鄉了。它們每年兩次的長距離遷徙之路並不平坦,一路上也要停留很多地方,也要造訪我國很多城市,而定位系統則可以知道它們每天停留在哪裡。

每年11月份的昆明,本來已經進入旅遊淡季,但數萬只海鷗棲息滇池後,這裡反而迎來比夏天還多的客流量,筆者7月份去滇池就沒有看到這麼多遊客,而12月份的一個週末去滇池看海鷗,這裡就堵得一塌糊塗,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了。

最開始這裡的海鷗也怕人,經過30多年的相處,海鷗早已不怕人類了。滇池沿湖大堤上有很多售賣海鷗食品的小攤子,很多遊客在這裡購買海鷗食品去喂海鷗,有的海鷗還會從遊客手中搶食吃,早已把人類當朋友了。

除了沿海地區,我國青海很多湖泊也有海鷗,尤其青海湖海鷗特別多,其他一些鹹水湖也有海鷗在湖裡搖曳。不過,看到昆明滇池這裡成群結隊自由翱翔的海鷗還是讓人興奮不已,青海那些湖泊的海鷗還是很懼怕人類。

前年7月份去滇池,那時候綠藻茂盛,湖水有一股臭味,而12月份去滇池,早已沒了綠藻,湖水也沒有異味,可見水質改善了,生態環境優美了。大量的海鷗落腳滇池,也是這裡生態改善的標誌。//思行記原創圖文,請勿轉載使用,違者必究。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帶你遊中國看雲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