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銀川城隍廟

幾千年來,

因為封建君權和和神權思維的禁錮

城隍一直被視為主宰

銀川的城隍廟卻建在

現今興慶區景嶽小學的

院子裡

消失的銀川城隍廟


消失的銀川城隍廟

據史料記載,銀川的老城隍廟分大殿、中殿、後殿三個部分。在中殿正對大門的地方建有戲臺子,廟會的時候用來唱戲,祈禱平安的。城隍爺金面長鬚,溫雅凝重。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歷經“破四舊、文化大革命”等運動,城隍廟也早已經被拆除。

1940年,中共中央派崔景嶽在寧夏開展革命工作,但不幸被馬鴻逵抓了起來。被捕以後,崔景嶽、孟長有、馬文良三位黨員寧死不屈、任憑國民黨憲兵怎麼刑訊逼供,他們也嚴守秘密。後來馬鴻逵下令,把他們三個人活埋了,地點就選在城隍廟的院子裡。

消失的銀川城隍廟

崔景嶽

1963年,自治區公安廳、組織部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小組,來這裡搜尋烈士遺骸。聯合小組找到了當年執行活埋任務的徐寶璋,他帶著聯合小組的人在城隍廟找了幾天,終於確定了活埋烈士的地點。聯合小組只能根據崔景嶽、孟長有、馬文良三個人的個子大小,來確定了三位烈士的遺骨分別是誰。

後來烈士的遺骨被陳列在中山公園文昌閣。1964年,三位烈士的遺骨又被移到了八里橋公墓。

“文化大革命”中,城隍廟徹底地被拆除了,這裡蓋起來學校。在三位烈士犧牲50週年之際,銀川市政府把革命烈士犧牲地點的這所學校命名為“景嶽小學”。

消失的銀川城隍廟


來源:《興慶史話》(寧夏地方史話叢書)


歡迎投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爆文重獎!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