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東生:重組不只為估值

近日,針對日前公佈的重組方案,TCL集團召開了說明會。面對在場的北京商報等媒體,以及部分券商代表、律師和評估師,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回應外界質疑表示,重組不只為了上市公司的估值,主要是聚焦核心業務,使業務結構更為清晰,“當然,重組也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市場回報率”。

TCL李东生:重组不只为估值

12月8日,TCL集團拋出了一份重組方案,TCL集團擬合計以47.6億元向TCL控股出售9家公司股權。本次交易若實施,意味著消費電子、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以及相關配套業務將從TCL集團剝離,TCL集團將以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產業為核心主業。近幾年TCL集團的業務發展並不平衡,華星光電在其中的淨資產佔比超過80%,而消費品業務不到2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重大資產出售交易對方為TCL控股,該公司實控人和股東正是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內的高管團隊。

此事不僅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質疑,同時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關注。重組方案公佈後,深圳交易所向TCL集團一口氣發出包含“31問”的關注函。

針對市場上對此次交易“股權賤賣”的質疑,TCL集團董秘廖騫指出,2004年TCL集團IPO時,TCL電視等終端設備業務的淨資產收益率為22%-26%,2018年6月上述業務的淨資產收益率只有9%。這與上下游整體供應關係有關,因此價值也不能以十幾年前110億元的市值來計算。

TCL集團此前曾披露,整體來看,消費電子及家電等智能終端業務在過去兩年中虧損額較大、負債額及資產負債率較高;部分標的公司因歷史虧損,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業務板塊出現鉅額虧損,導致智能終端業務群整體出現較大虧損,因而形成負資產;儘管標的公司整體在2018年上半年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經營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