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考研說簡單並不簡單,但也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新手都是第一次參加考研,在備考中遇到問題,如果沒有摸清規則,做好對應準備,難免會走上彎路,那麼在考研界有哪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一、考研擇校要比目前就讀的院校高一個層次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無論你的考研初衷是什麼,相信都是為了將來能有更好的機會,接觸更多優秀的導師與同學,獲得更豐富的學習經歷和見識,因此建議大家應該選擇比自己高考選擇的院校層級高一級的學校,甚至高兩三級的院校。

例如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建議報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學,就讀211工程或985院校的,同等條件下,建議首選本校,或者選擇比自己學校稍高層次的大學,專業上水平更高,就業前景更好的大學,以此類推。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關鍵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如果仔細觀察身邊優秀的研友,你就會發現,他們複習效果好並不是因為每天在自習室多呆了幾個小時,或是多背了幾本書,而是比較擅長收集信息,用對了學習方法。

考研不是閉門造車,從擇校開始,其實信息戰就開始了,需要儘早確定自己的考研目標專業、院校,以此為方向,指引自己的備考之路。在考研過程中,還要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蒐集相關信息,然後綜合分析選擇出最優的學習方法,這麼做能及時避開誤區,最大效率去完成每一個階段備考任務。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三、不要為了考研而熬夜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我們都知道規律作息的重要性,但還是有不少同學熬夜複習,導致第二天精神不佳,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任務再次拖到晚上,形成惡性循環。其實熬夜學習效率並不高,而且長時間的熬夜也會累垮身體,撐不過一整年的備考。

實際上,很多人選擇熬夜還出於焦慮心理,即擔心自己考不上,恨不得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花在複習上。這種情況下,不妨轉換我們的思維,考研是為了提升自己,但並不是只有這麼一個出路,考得上就去鑽研更頂尖的學術知識,如果考不上的話,就另闢蹊徑,在其他領域拓展自己的疆土。這麼一想,我們的心態會更加平和,不會有太多焦慮、恐懼、絕望的負面情緒。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四、不要盲目崇拜學霸光環

考研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

見過太多考研黨盲目崇拜已考過的學長學姐們,他們不知道,那些學業開掛的人,不會告訴你她開掛背後的各種因素,更不願意讓吃瓜群眾知道,即使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複製他的開掛人生。更可怕的是,單純迷戀別人的開掛,很可能被人收智商稅。

學習這件事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並不是說適合別人的選擇就是適合自己,你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和能力,認真的做出科學的分析,再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建議各位考研的小夥伴們:不要太花精力迷戀別人怎麼開的掛,你學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不如多總結多鞏固,將實用的方法化為己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