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沒有那種文學才華橫溢,而個人武力值又相當強悍的人物?試說兩個?

生活爆破手


中國三千多年的文字記錄歷史,被記載的文人墨客和王侯將相可謂是數不勝數,即使能被稱為文武雙人的人也是多如牛毛。不過即然題主說就要兩個,那麼我就說出兩個個人覺得最有代表性的文武雙全之人。



姜尚

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封神榜》中手持封神榜大封群仙的那個姜子牙,當然現實中的姜尚可不是神話中那個可以飛天遁地的,手下有一幫神仙幫忙的大神人物。真正歷史中的他是西周的太師,是他輔佐周武王建立取代商朝的周朝,周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姜尚被封侯爵,並賜地營丘,建齊國。



可以說周武王能夠那麼順利的代商建周,姜尚的功勞絕對功不可沒,對內是他幫助周朝管理好治下的百姓,並大力發展農業,及訓練士兵,對外在姜尚的努力下,天下有三分之二的諸侯都開始聽從周朝的指揮。牧野之戰,也是姜尚親自率領少數的精兵拖住紂王的大軍數刻,周武王和諸侯軍才得以有更多的時間準備進攻的事宜,而隨著周武王大軍的突然加入,商紂王的大軍也因此徹底的陷入混亂,最終商紂王兵敗自殺而死,商也隨之滅亡,而周朝也開始取代商朝統治這個天下。而且在周朝建國之後,周朝很多次的叛亂都是姜尚領兵鎮壓的,比如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監之亂”和淮夷、徐夷的“殷東五侯之亂”等這些都是姜尚幫助周朝平定的。而姜尚的武也是被世人所認可的,這點從唐朝建立武廟的時候,就封姜尚為“武成王”,成為和孔子的“文宣王”並列的文武兩大聖王之一,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武是多麼的強。同時可以說中國近千年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全部來自於姜尚,所以他還被世人稱之為中國武祖,且他所著的《六韜》更是歷朝歷代官方都規定必須閱讀的軍事著作,比如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軍事大家都曾經深受《六韜》的影響。



那麼姜尚的文如何呢?答案當然也是頂尖的,這點從姜尚被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的,能被百家同時稱為祖師爺的人物,你說他有多強,而這裡面可是有儒家哦!如果連被儒家都奉為祖師爺的姜尚文都不行的話,那我想中國就沒有一個人的文是可以的咯!



王陽明

王陽明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聖人”,是一位可以跟孔子、孟子、朱熹並列的世間大儒,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他的創立的心學思想更是遠博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等地,提出的“知行合一”一說更是被世代文人所推崇。可以說單憑這個成就,王陽明的文絕對是世間少有匹敵者,畢竟被稱為聖人,他的成就可以說是巨大的。



而王陽明同樣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的武同樣厲害。1518年,王陽明就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方,當時這些地方都是盜賊四起,民不聊生之地,謝志山、陳曰能、高快馬、龔福全等盜賊頭目更是為害敵人數十年,由於歷來此地都有一些官府中人與之勾結,所以官府雖然有心剿滅他們,但是最終都因官府有人告密而功虧一簣,再加上官府也都不怎麼上心,所以盜賊都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但是王陽明上任之後,卻是雷厲風行的開啟了剿匪大業,先是拔掉了盜賊在官府中的耳目,後利用這些原本的盜賊耳目探查到了盜賊們的營寨地,

隨即率領精銳先後連破120餘座營寨,殺敵萬餘人,自此為患江西數十年的盜賊禍亂被王陽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平定。



1518年,寧王在江西發動叛亂,當時王陽明手中並無多少的兵,但寧王兵力卻是十分雄厚,而這個時候王陽明並沒有退卻和害怕。但是由於他兵力單薄,所以他並沒有選擇和寧王硬碰硬,而是選擇故布迷陣,先是發佈繳文,稱朝廷以前知道寧王叛亂了,已經派8萬大軍前來平叛,後又說各地的部隊已經會合加起來有16萬大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同時又採用了反間計,先故意寫信給寧王的僚屬讓他們提議寧王攻打南京,然後將這份信的內容洩露給寧王,以此讓寧王對自己的僚屬起疑心,隨即當寧王的僚屬提出要進攻南京的時候,寧王就開始起疑遲遲不決定進攻南京。就這樣在寧王舉棋不定的時候,王陽明開始秘密聚集了8萬的大軍開始朝寧王的大本營南昌進發,

最終王陽明與寧王在潘陽湖決戰,激戰三天之後,寧王兵敗被俘,歷時36天的寧王叛亂可以說就這樣被王陽l明以一己之力鎮壓了。



當然由於篇幅有限這裡我就只列舉這二位歷史上特別突出的兩位文武雙全之人,一位武聖姜尚和另一位文聖王陽明。當然中國的歷史上還有著很多這樣文武雙全的人,

比如岳飛,文可寫出《滿江紅》,武可殺的金片甲不留。再不如辛棄疾,文可被稱為“詞中之龍”,武可少年抗金。總之這樣文武雙全的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有著很多很多,而這些人就需要你們自己看史書去發掘了哦。


澳古說歷史



問:中國古代有沒有那種文學才華橫溢,而個人武力值又相當強悍的人物?試說兩個?

答:有有有,有很多的。但根據題主的要求,我不多說,就列舉兩個好了。這兩個的名字,說出來大家都得寫個大寫的服,他們就是:陸游和辛棄疾。

這兩位都是南宋時人。大家熟悉他們,不單單是歷史課本、更多是語文課本。畢竟,他們的許多作品都入選了中小學語文課本,所以,說他們的文學才華橫溢,應該沒什麼人會反對。

所以,主要還是著重掰一掰他們不大為人知的強悍武力值。

陸游出生於公元1125年,辛棄疾出生於1140年,即陸游比辛棄疾大了十五歲,所以,按年齡大小,先從陸游開始。

陸游生於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是個神童級別的人物,十二歲即可作出一流詩作,成年後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齊名,稱南宋四大家,著有詩集《劍南詩稿》、詞集《放翁詞》,晚年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現在尚存九千三百餘首,被後人譽為“南宋詩人之冠”。此外,還著有《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數十個文集存世。

現在,收錄入中學課本的陸游詩作,大多表現為憂生傷世、悲憤國事,如《書憤》裡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又如《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再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當然,印象最深的就是收在小學課本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通過這些詩作,雖說陸游的才華畢露無遺。但,也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這是個長年臥病在床的糟老頭子,弱不禁風。

陸游高壽,享年86歲,上面提到的詩作,都是80歲後的作品,長年臥病、弱不禁風,有什麼好奇怪的?

問題是,青壯年的陸游,那是很生猛的。

生猛到什麼地步?

說起來驚破英雄膽——殺虎,而且不止一次殺虎!

公元1172年,已經四十七歲的陸游應川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筆從戎,到漢中抗金前線戍守邊境。

陸游後來曾作有一首《懷昔》詩,記錄了自己在鳳州打虎的經過。詩的大意是:在某次執行巡察各防守駐地的過程中,天色將晚,一行人沿著山路馳馬趕赴大散關,山澗中的冰塊一塊塊衝下,漫天飛雪籠罩著大山,突然跳出一頭飢餓尋食的雌虎,陸游不假思索,“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用劍將猛虎刺殺,血濺了自己一身。

除了《懷昔》詩記錄這次刺虎過程外,陸詩還有其他不少作品都提到了這次“刺虎”、“獵虎”的情形。

陸游的另一首詩《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還記載了另一次殺虎經歷。

從宋至清,秦嶺山南地區一直有老虎為患。陸游某次從四川閬中出差返回漢中途中,在沔陽驛(勉縣老城)停留了一晚,次日清晨乘馬西行,行走一個多時辰,到達長木鋪(今寧強縣桑樹灣一帶),下馬早餐時,得知北山(當地人把秦嶺叫北山)有惡虎傷人。身為軍人的陸游,決心要為民除害,就帶領當地駐軍30人上山獵虎。

陸游在詩中寫:“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崖血如注。從騎三十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

從詩中可見,這次獵虎,用的是戈。

同樣,陸游在《劍南詩稿》《謂註文集》中也用了多首詩詞來追憶到這樁打虎軼事,如《步出萬里橋門至江上》的“騰身刺猛虎”;《建安遺興》的“刺虎騰身萬目前”;《憶山南》的“怒虎吼山爭雪刃”等等。

從這一點上說,陸游絕對稱得上打虎英雄、武林高手。

掰完了陸游,再來說說辛棄疾。

辛棄疾為南宋詞壇巨擘,後稱讚他是“人中之傑,詞中之龍”。文學思想劉克莊《辛稼軒集序》這樣評價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作品除了收入語文課本深為大家所熟知的《青玉案•元夕》《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外,其文《議練民兵守淮疏》、《美芹十論》、《九議》“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都可稱為一時之傑作。

所以,辛棄疾的文學才華是沒得說的了。

下面說說辛棄疾的強悍武力。

辛棄疾原籍山東濟南,他出生時,靖康奇禍已過了十幾年了。

後來宋金議和,以淮水為界,即從某種意義來說,辛棄疾屬於金國人,或屬陸游詩中反覆吟詠的淚盡於胡塵的“遺民”。

但辛棄疾不甘於做一個淚盡於胡塵的“遺民”,他於二十一歲時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擔任掌書記,曾單兵獨騎追殺竊帥印叛變投敵的小頭目義端和尚。耿京的事業做得很大,特意派辛棄疾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辛棄疾歷盡劫難,終於謁見到了宋高宗趙構,得到了朝廷的委任,興高采烈的北上覆命。然而,行至海州途中,驚聞首領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偌大義軍煙消雲散。辛棄疾怒不可遏,“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奏淮”,他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濟州敵營,把叛徒張安國擒返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辛棄疾這武力指數,應該不會遜色於關羽、張飛吧?!


覃仕勇說史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答題當如此。此題已有995個答案,所列舉的人,主要有以下幾位:

李白:天才詩人,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上頂級詩人,也是劍客,長相清奇,人稱謫仙人,目光如電,俠氣縱橫,自稱曾殺過人,其《俠客行》說“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辛棄疾: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詞人,武力超群,虎背熊腰,被人看作“青兕”,就是像犀牛一樣的猛人。20歲左右,在山東一帶糾集2000人的義軍,抗金,先後誅殺叛徒義端和尚、張安國。特別是帶領50名騎兵,夜襲金兵大營,在幾萬人中,把主帥張安國生擒活捉,送到南宋都城臨安,梟首示眾。當代宋代文學研究名家王兆鵬先生《重回歷史現場——辛棄疾生擒張安國始末考釋》,詳細解讀了辛大俠的這段輝煌歷史,可以參看。

後來,辛棄疾又多次評定南宋內部的叛亂和農民起義,收復中原,也有宏大規劃,上《美芹十論》《九議》給宋孝宗。辛棄疾在南宋時,被視為大英雄,陸游等人都非常崇拜他。

相對而言,辛棄疾比李白更能夠稱得上是“文武全才”。


被稱為文武全才者還有以下諸人:

漢魏南北朝的曹操、諸葛亮、張飛、劉琨、杜預和王羲之。

唐宋時期的李存勖、張齊賢、范仲淹、岳飛、虞允文和陸游。


明代的王陽明(王守仁)、于謙和袁崇煥。

清代的曾國藩。

有些答案,題主問的文武全才的古人,有人竟然列出20世紀的人物,就不太合適了。還有說孔子“文武雙全”,腦洞也忒大了吧。有些竟把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比如林沖和盧俊義當作歷史人物,這都是哪跟哪啊!


除了以上其他答主所列的十多位“文武全才”的人物,答主再補充幾位:

清代的納蘭性德(納蘭容若

他是大學士納蘭明珠的長子,“京華三絕”之一,被況周頤和王國維等大師表彰的大詞人,著《飲水詞》,存詞349首。對儒家經典也有研究,酷愛《左傳》,又有《通志堂集》《淥水亭雜識》《詞韻正略》《陳氏禮記集說補正》等作。他的武功也非流輩可比,加上跟清代皇室有親,康熙剛開始讓他作御前三等侍衛,繼而晉為一等侍衛。這是一般文人所不及的。


宋代的醜鬼詞人賀鑄:

賀鑄,醜男一枚,頭上沒有幾根黃毛,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寫的詞,特別是愛情詞,卻纏綿感人。其《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感人無比,《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有名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贏得了蘇東坡和黃庭堅等人的讚賞!

賀鬼頭武力還非常突出,年輕之時,大街上混混們都害怕他。他最初做的官都是武將序列,做過類似刑警隊隊長之類的官,後來經過蘇東坡等人的推薦,才作了文官。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可以出生在重文輕武的宋代,還是宋太祖皇后賀氏的親戚,屬於皇親,很難有用武之地了。


唐代的大詩人高適:

和李白、杜甫等人不一樣,高適詩歌寫的好,富有遠大抱負,更有將帥之才,而李杜的政治軍事才能,大家還是有所懷疑的。李白晚年追隨永王李璘,企圖割據江南,與唐肅宗李亨爭奪皇位時,高適向唐肅宗主動請纓,要評定永王之亂。結果,他領兵去沒多久,就把永王的人馬乾翻了,李白也被高適手下人捉到監獄裡了。

之後,高適一路輝煌騰達,做到節度使。

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而且也是大器晚成,落魄大半輩子,到了五十歲以後,才逐漸起色,躋身統治階層了。

[文武全才、出將入相的周公旦]


西周的周公旦:

民間皆知“周公解夢”,而此周公,就是周文王四子,武王弟弟周公旦。他曾自我表彰,予“多才多藝”,《尚書》中,記載了他的很多事蹟,他曾完善分封制度、製作禮樂制度,據說《周禮》和《尚書》的一些篇章,都是他作的,他後來成了孔子仰慕的對象。他作了許多詩歌,《詩經》中的一些篇章,也歸在他名下,即他也是詩人。

而他更是軍事家,當武王死後,新天子成王年幼之際,他輔佐成王處理朝政,還評定了管叔蔡叔、武庚和淮河一帶少數民族(即淮夷)的叛亂,還滅了在今山東一帶的奄等五十多個國家,把周王朝的疆域拓展到大海邊。

可以說,周公比諸葛亮的文韜武略更突出,至於岳飛、辛棄疾等文武全才,可惜不像周公那麼幸運,沒有用武之地,自然也難以留下豐功偉績,而只能讓後人惋惜不已了。


就補充以上四人吧,如覺文章不錯,還望點贊、轉發鼓勵~~

您知道的文武全才的古人,還有哪些?留言告訴大家吧~~



風雅人文觀察


這類人物,常應了一句老話:人不可貌相。下面這兩位就是典型:看上去弱不禁風,其實一身武藝強到逆天的文化大牛。

首先一位叫人意想不到的強人,就是中國古代書法的泰山北斗人物:王羲之。

現代人說起王羲之,常讚歎他優美的書法墨寶,而且說到書法家,在好些人的印象裡,經常就是弱不禁風的優雅文士。放在王羲之生活的魏晉年代裡,文化階層更崇尚變態的病態美,同時代的好些文化大牛,經常就是一副病歪歪的樣子,就要吸毒嗑藥都成了優雅時尚。但身為一代書法宗師的王羲之,絕不是這樣!

相反,很負責任的說,一代書法巨匠王羲之,更是一位雄健豪邁的好男兒。他的“雄健”程度,可以先瞧他的練字模式:經常懸空持筆,筆桿上面頂著一塊大磚頭。練到最爐火純青的時候,筆桿子上頂著四五塊大磚頭,照樣筆墨揮灑,寫出滿篇俊秀墨寶。後來用這招訓導兒子王獻之練字,還採取魔鬼練法——每次小王獻之正拼命頂著磚頭苦寫時,他突然出手抽兒子的筆,以兒子的手多次被砸腫為代價,練出兒子過硬的執筆功夫!

設身處地就知道,這一手雄健筆法背後,是多麼強悍的臂力!

身體素質如此爆表的王羲之,習武更是好手。比起後人熟知的書法家榮耀,他在東晉卻還有另一榮耀光環:東晉劍術高手。一身刀劍功夫,多年來在東晉的貴族圈裡十分出名,每次參加飲宴,喝高興了就當場舞劍助興,一片劍花飛舞博得滿堂喝彩。而且千萬別拿這當花架子。他擔任右將軍職務時,也曾多次視察部隊,和好些沙場戰將都實打實切磋過,幾乎從無敗績。

正是這百鍊成剛的武藝,與他一生精研的書法完美融合,終於成就了《蘭亭序》震撼中國文化史的神奇筆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而比起一生爵祿顯赫的文化大牛王羲之來,明朝一位知名度十分低調,半生更十分坎坷悲苦的文士,卻也同樣堪稱文武才華強到亮眼的厲害人物:韓上桂。

韓上桂這個名字,在今天已經十分陌生。但在明清年間,這位生在廣東番禺的書生,在文化界卻有如雷貫耳稱號:萬曆年間嶺南第一才子。甚至比起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宗師地位,他在中國戲曲史上,也是公認同樣的等級:身為湯顯祖後明朝戲曲界最牛人物,代表作《凌雲記》傳唱數百年,慷慨壯烈的創作風格,感染得多少明末志士慨然報國!明末風流人物扎堆的文化界裡,絕對的泰斗級人物!

但對於韓上桂來說,哪怕貴為文化大師,在他的人生追求裡,都不過是個小目標,他真正的理想,終其一生都不曾磨滅:建功沙場,浴血報國!

為這個看似瘋狂的追求,這位寫得風雅唱詞的藝術大師,從年輕起就開始了另一種艱難磨鍊:不惜重金遍訪名師,苦練騎射擊劍武藝,更辛苦蒐羅各類國防情報,苦苦思考邊防良策。驚人的軍事天賦陸續爆發:進京趕考的路上,單槍匹馬就收拾沿途土匪,甚至因為扭送被他打殘的土匪去官府,還差點誤了開考日期,就這麼走一路殺一路,殺進北京考進士。

而且還沒開考,這位未來的戲曲大師又把考官嚇一跳:當時正是萬曆朝鮮戰爭殺的慘烈時,他直接一封奏疏,憑著多年來對日本的情報蒐集,竟與明朝名臣金學曾不謀而合,提出了海軍奇襲日本的驚天戰略。參考當時的戰場情況,這瘋狂構想可不是寫戲亂編,相反是大智大勇的卓越戰略!

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考場上,這位熱血青年就能洞察沙場風雲,為前線將士找出致勝之路。如此天賦奇才,正如二百年後,清朝學者們對他的由衷歎服:立中興之朝,稱重臣亦可也!如果趕上好時代,這位晚明全能天才,極有可能根本不混戲曲界,相反會出將入相,締造不世之功!

但倒黴的是,他偏偏趕上了一個壞年代,這是萬曆皇帝正歇菜的年頭,神聖的科考早成了黨爭的工具,不肯趨炎附勢的韓上桂,幾次科考都悲催落榜,而他對大明邊患的精準預見,卻一個個悲催驗證:尤其是遼東長期裝孫子的努爾哈赤,如他預判的那樣囂張反水,以橫掃遼東的八旗大軍,成了明朝國防大患。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卻無奈的韓上桂,只能寄情戲曲詩詞間,就這麼悲憤的玩票,還玩出了名滿天下的文化成就!

但即使在憑著聲譽鵲起的戲曲創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面對晚明北方深重的國難,這位文化牛人卻是血不曾涼。崇禎年間時,他不顧官職卑微,慨然投身遼東前線,雖然做的是籌糧督餉之類的苦活,卻樣樣做得有聲有色。但是賣力苦幹,也難挽大明朝日落西山。崇禎十七年,當北京淪陷崇禎殉國的消息傳來時,身在寧遠的韓上桂痛哭許久,慨然選擇了絕食的方式,客死在風雨飄搖的寧遠城上,享年七十一歲!

無論趕上好時代還是壞時代,這位晚明文武牛人,一如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承般,不變的,就是這樣矢志不改的堅持!


我們愛歷史


按這樣的話,就是說得滿足三個條件:

1、很有文化

2、能自主創作

3、能親自上陣殺敵

這樣的標準當然首推我嶽武穆。但是很多人寫了他,我就推薦兩個比較冷門的。

第一個:張飛

“羽、得皆萬人敵也”——《三國志集解·張飛傳》:

“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劉備)遂得免。

張飛是萬人敵,世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名儒將,《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模糊了它本來的面貌。下面請欣賞一下張飛的書法:

《立馬銘》今本雖被證實為後人偽作,但是張飛在打敗張郃後於“八濛”立馬勒石倒是事實,因為《三國志集解》作者裴松之說過原《立馬銘》“蓋飛所親書也”——要是沒有一定文采,斷然不會幹這事。

至於文學創造,正史是真的沒記載,但是我們推測張飛的文學素養應該還是不錯的;

第二個:東漢韓信——耿弇

《後漢書》:

“父況,字俠遊,以明經為郎,與王莽從弟伋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後為朔調連率。弇少好學,習父業”。

其父能與王莽這樣的大儒世家子弟交流,可知造詣頗漢,耿弇既出自這樣的家風,斷然文學素養是不容低估的,雖然他沒有作品流傳。

武力值方面,《後漢書》說劉秀派耿弇伐張步是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乃自引精兵以橫突步陳於東城下,大破之。飛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無知者。”

可知耿弇是何等勇武善戰!

再補一個,這個很少人能想起的,哈哈!

第三個:你猜~

《過舊宅二首·其一》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新,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這是他的一首詩作,水平毋庸置疑,我個人很喜歡這首,除了首聯與我的家鄉同名外,更重要的是這首詩體現了一個帝王不忘初心的可貴和真誠!

沒錯,他就是僅次於太陽大帝漢武帝的第二個最偉大的華夏帝王——的“天可汗”李世民!!

文采已不必再多說,他所流傳的詩,絕對是所有帝王中最高水平的,同時我不輸正牌的大詩人。大概,帝王中只有楊廣可與之相比。

李世民的文學成就主要還是體現在古今唯一一本的帝王教材——《帝範》這本書裡!

這是一本因“帝權”色彩而被遠遠低估的儒家經典!李世民在書裡儼然就是帝王版的孔子似的,化身成一個大儒,大談儒學之論!“天可汗”的文學素養實在叫人汗顏!

武力:沒得說了。。。。言語都是多餘的。

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又曰:“賊見我而還,上策也。”去建德營三里所,建德遊兵遇之,以為斥候也。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斃其一將。建德軍中大驚,出五六千騎逐之,從者鹹失色。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與敬德為殿。”於是按轡徐行,追騎將至,則引弓射之,輒斃一人。追者懼而止,止而復來,如是再三,每來必有斃者,世民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殺十許人,追者不敢復逼——《資治通鑑》


無風即風


大家不要忘記一個人——李白。

第一他有實戰經驗,而且也殺過人。第二他的師父是當時公認的第一高手裴旻,這也是大家為什麼總說李白是天下第二劍客的原因。第三是李白有徒弟,他寫過一首詩,叫做《贈武十七諤》,正是寫給門人武諤的。第四,李白身上有濃重的遊俠氣質,請看他的名詩《俠客行》,金庸同名小說由此而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XUE154221809


有啊,辛棄疾。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一位17歲的少年參加了人生中第二次科舉考試,不中。於是在祖父的安排下做了史館編輯。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民不聊生。辛棄疾辭職,跑到南部山區拉起了一支二千多人的起義軍,那年他二十二歲。

第二年,辛棄疾奉起義軍主帥耿京令南下聯絡南宋朝廷,授右承務郎之職。歸途中,辛棄疾聽聞耿京被下屬張安國謀害,一時意氣,帶著50個騎兵殺入敵營,據說圍困者有五萬之眾。但辛棄疾不僅全身而退,還俘虜了張安國,獻給朝廷,改封江陰籤判。這是辛棄疾生平第一場硬仗。

這之後,辛棄疾轉任數次,一邊研究軍策,積極上書獻計,一邊考察軍務、地理、人文,為北伐做準備。四十歲那年,辛棄疾調任湖南轉運副使。他發現湖南人剽悍勇武,完全可以組建一支戰鬥力超群的部隊,遂請命練兵。得到答覆後,辛棄疾用了一年時間,練成了“湖南飛虎軍”,這支軍隊中有不少兵員,參軍前是土匪強盜,他們都是被辛棄疾平盜時打服的(“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

當時湘潭之地共有八指揮,軍備廢弛、軍容不整,根本無法打仗,只有辛棄疾旗下的飛虎軍一家獨大,朱熹說:“潭州有八指揮,其制皆廢弛。而飛虎一軍獨盛,人皆謂辛幼安之力。”

但也因為這支軍隊,讓朝廷中的主和派非常不滿,從四十一歲到六十四歲,辛棄疾非常鬱悶,除了隔三差五與賓朋做事答對,寫篇萬言書痛罵朝中佞臣(《十論》《九議》),幾無事可做。本以為就要這樣晃到退休了,豈知六十四歲時被重新啟用,因為金國人又打來了。而金國人好好的,為什麼有來了呢?因為蒙古人崛起了。

這一次,可能是辛棄疾一生中最後一次上戰場的機會,但他沒有去成。主和派又一次佔了上風,但議和的結果讓南宋朝廷異常屈辱,因為金國人提出要宰相的人頭。宰相韓侂冑先就不幹了,主張要打,但這一次沒有讓辛棄疾去。但辛棄疾並沒有閒著,以六十五歲之齡,奔走於戰備第一線,“數年來,稼軒屢次遣諜至金,偵察其兵騎之數,屯戍之地,將帥之姓名,帑廩之位置等。並欲於沿邊招募士丁以應敵。至鎮江,先造紅衲萬領備用。”

南宋和金國的戰爭終於打響了,但“宋兵立呈潰勢”,眼看就要敗北,只好一拖再拖。拖了兩年,雙方都有議和的打算,於是再一次議和,而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在鉛山染疾,終於沒能戰勝病魔,高喊著“殺賊!殺賊!”含淚而逝。

論文,稼軒居士是“詞中之龍”,與蘇軾並稱,論武,他可以於萬人中生擒敵將,為人還很義氣。他的好友朱熹以七十一歲之齡仙逝後,因為黨禁之梏未解,無人敢去弔唁,他一個人走了很遠的路,來到朱熹墳前,送上輓聯:“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那年,他也六十一了。

這樣一個豪傑,生在金國,秉大義而歸宋,卻始終得不到重用,被彈劾,被質疑,被調任,卻始終以一腔愛國熱情為收復北地而奔走,未敢有絲毫懈怠,這樣的人物,又何止是文武雙全四個字可以概括的。


鍛彰趣義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幾千年風雲時勢,數百代大浪淘沙,文武兼備之人為數不少。抱庸今日略點一譜,只言詩詞界文韜武略之人。一家之言,博友一笑。

抱庸據其武力能級,將其概分五等:

扛鼎之才――帝王領袖

代表人物: 毛偉人。

武力值:100%。

武力爆表名句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鉅艦直東指〔七言詩送縱宇一郎東行約〕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西江月·井岡山〕

頭上高山,風捲紅旗過大關〔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六月天兵徵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

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安得依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甌,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念奴嬌·崑崙〕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清平樂·六盤山〕 ……太多,不綴舉了。



橫槊之才――一代梟雄。代表人物:

①曹操。武力值:95%。

武力爆表名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短歌行〕

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陌上桑〕



執旌之才――國之重器。 代表人物:岳飛。抗金名將,元帥。

武力值:90%。

武力爆表名句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匃奴血〔滿江紅〕



仗劍之才――民族棟樑。

代表人物:

①岑參。唐代宗時任嘉州刺史(司一方兵權),著名塞詩人。

武力值:50%。

武力爆表名句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②辛棄疾。南宋抗金將領,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攻守之策。

武力值:80%。

武力爆表名句: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鷓鴣天〕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水龍吟〕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破陣子〕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賀新郎〕



③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

武力值:70%。

武力爆表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此處曾埋雙寶劍,虹光夜指楚天低。〔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一死知何地,此生休問天〔有感〕

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夜坐〕



扶犁之才――崇武不武。 代表人物:

①杜甫。曾任河西尉(營長),右衛率府兵曹參軍。詩聖。

武力值:20%。

武力爆表名句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詠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



②陸游。曾在川陝一帶參加軍旅生活,南宋著名愛國詩人。

武力值:30%。

武力爆表名句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書憤〕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書憤〕

我是抱庸,熱愛詩詞書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關注。


抱庸齋主


當然是我們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啊。

李白的才華不用我吹了,重點劃一下李白的茬架史。

史記李白這個人:少任俠,不事產業,名聞京師。

就是一個打主架的主。

魏顥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

這可是殺過人啊,不但殺人,還跟老虎叫過板。

年輕的時候,李白認識了一個朋友吳指南,兩人遊歷江湖。吳指南不幸去世,這時候,來了一隻老虎,圍著李白跟吳指南的屍體轉,大概想吃肉。李白就拿起劍來跟老虎比劃,把老虎給嚇跑了。

可見功夫不是一般,有人說,李白是大唐劍法第二高手。他自己也說過:十五好劍術,偏幹諸侯。三十成文章,力抵卿相。

十五歲就是劍術高手了。他還寫過一首詩《贈從兄襄陽少府皓》: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

他還寫自己當年混社會的事: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

結交的都是江湖好漢,動不動就是喊打喊殺。

其實,不止李白啊,明朝以前,文武不分家,文人都會點功夫,腰上帶把劍,武人也會搞點文化工作。

跟李白同期的高適,也是一個詩人,但同時也是一位將軍。大將吳起,都知道他是戰神,但人家也是經濟學家,搞改革也是一把好手。還有王陽明,儒學大師,但論打架,也是明朝有數的軍事家。

最後,怎麼可以忘了王司徒。

三國演義記:

孫策出馬,謂王朗曰:“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朗罵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孫策大怒,正待交戰,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慈戰不數合,朗將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黃蓋,飛馬接住周昕交鋒。兩下鼓聲大震,互相鏖戰。

被諸葛亮罵死的王司徒竟然可以跟太史慈鏖戰三天三夜呢。


腦洞歷史觀


李白,辛棄疾,岳飛,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