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打破一條物理學定律,你想選擇哪一條?

小丸子的囧事兒


想了半天,感覺打破哪一條都不行,如果打破了,好像宇宙現在的模樣都不會繼續維持,這對於我們來說是致命的。

比如打破萬有引力、光速、能量守恆.......都不行。在物理學中,任何一個基本常數改變,都將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光速是一個基本常數,如果它慢一點或者是快一點,那麼我們都不會出現。

那有的人會有疑問了,這個宇宙如此的精確,是不是有“人”在背後調節著?

這樣的調節被稱為精細調節,有的人利用人擇原理來解釋它,有的人利用多重宇宙(無限個宇宙)來解釋它,有的人利用現今理論的不完善來解釋它。

用多重宇宙來解釋是說,誕生的宇宙有無數個,巧了,我們這個宇宙是可以誕生星系、星球與生命的。

物理學家是不太相信有這個精細調節存在的。

如果非要讓我打破一條物理學定律的話,我想選擇哈勃定律,這樣的話,宇宙就不是膨脹的了,至於不是膨脹的那是哪一種?這個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如果按照現在這樣,膨脹下去最終生命都會消亡。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枚遊戲科幻迷


有人可能會想,牛頓第二定律不是被愛因斯坦相對論給破掉了嗎?這實際上是對相對論的誤解。相對論不是破除了牛二定律,而是對牛頓定律在某些極端條件下的修正而已,牛頓定律在宏觀和相對低速的情況下依然十分精確,是可信賴的物理定律。

當然,既然物理定律是人對客觀世界的在一定階段的認識結晶,那麼這種主觀認識似乎總是應該存在著歷史侷限性,將來某個時間也許就會被證明不那麼正確,甚至是錯誤的。但那一定是建立在完備的證據基礎之上的結論,而不能憑個人喜好或觀念所能決定。其實,每一個物理學家也許做夢都想破掉某個物理學定律,那可是名垂青史的功績啊。但就目前的發展而言,即便腦洞大開,也的確很難想象哪個物理定律,包括經典物理的定律可以輕易地被廢除或破掉。可以想象的是,眾多物理學家們一直在虎視眈眈,但他們無奈的發現,哪個都不是軟柿子。

這個回答也許不太符合提問者的胃口,但事實如此。現有定律若破掉一條,必然天下大亂。那情景,恐怕只有在科幻小說中才能想象,而且還得是非常另類的科幻才行。筆者不是科幻作者,不敢造次。勉強作答,萬分抱歉。

一家之言,歡迎拍磚!


國科大王大明


這個問題的科幻色彩遠遠大於科普色彩。那麼我就放棄嚴肅,天馬行空地想象了。

我心裡面最想打破的一條物理定律是“光速不變原理”。或者說,如果還想保留相對論,我也希望我們宇宙的光速能夠提高十個數量級以上。光速不變原理讓現在3*10^8米/秒的光速,即每秒鐘三十萬公里的速度成了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一切攜帶能量和信息的實體都無法超過這個速度,耗盡無窮的能量也只能無限地接近這個速度,無法超越。

光速到底有多快?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兩秒鐘走過七年香飄飄奶茶杯子連起來的長度,1秒多從地球到月球,8分鐘從地球到太陽,5個多小時從地球到冥王星,十個小時飛出太陽系。到這裡聽著好像還可以接受?但太陽系在宇宙裡實在太小了。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光要飛4.2年。飛出銀河系,光需要5萬年。飛到離銀河系最近的仙女座星系,光要飛兩百五十萬年……

人生苦短,人類文明史才幾千年。這麼慢的光速,只能讓一個個文明為宇宙的孤島,老死不相往來。當你看到一個星系發來星光的時候,已經是它發光後的千百萬年,這個星系可能早已不存在。即使是在銀河系內部,一個文明發出的光信號要經過成千上萬年才能被另一個文明收到,文明估計已經消失。

光速尚且如此,星際旅行速度至少還要低兩個數量級。所以我們宇宙的光速大小限制了人類只能在太陽系內部進行星際殖民活動了。想要飛出太陽系,要麼寄希望於壽命更長的智慧生命體,要麼幾代人一去不復返。


九維空間


如果我能打破一條物理學定律,我想選擇光速不變原理!

因為,只要光速不變,那麼我們人類觀察宇宙的能力就受到極大的限制。比如銀河系的半徑都能達到5萬光年。那麼我們人類通過射電望遠鏡觀察到的銀河系的狀況,就是五萬年以前的狀況,那時候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還在茹毛飲血,對宇宙根本沒有觀察能力。更不要說宇宙的半徑要高達780億光年,因此人類觀察到的宇宙深處的狀況,是780億年前的狀況。而那時候,根本沒有地球,畢竟地球的壽命僅僅才46億年!


所以,只有打破光速不變原理,人類才有能力更加高效的探測宇宙,瞭解宇宙。從而使得人類在物理學、宇宙學等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甚至可以發展出超出現在光速很多倍的飛行器,那麼就可以自由的在宇宙空間翱翔。甚至可以實現時空穿梭,時空摺疊,從而真正實現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時空統一!


地震博士


你在開玩笑吧!!!!!!!打破一條物理定律牽連的是所有的定律好吧!!!只要一條被打破估計這個宇宙都會變化......



是看到你的好處


凡是物理學定律,都是久經考驗千錘百煉的,只可以進一步發掘與拓展,是繼承與發展的關係,不可以被打倒,這是科學人的基本常識。

例如:牛頓力學三律、萬有引力定律、熱力學三律、麥克斯韋方程組、質量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但是,有些被誤認為或頗受質疑的所謂的物理學定律,它們只是物理學假設,至少是不完備的,不可作為“引經據典”。不唯書唯權唯諾獎,只唯邏輯自洽驗證,這是物理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良知。本次童子挑戰兩個大傢伙。




1.質能方程是不完備的!

相對論的本意是洛倫茲變換:如果把絕對參照系換成相對參照系,那麼物理參量就要作相對性調整,調整係數或變換因子是:γ=1/√(1-v²/c²)。書呆子不懂其中v的含義。切記:v是作為參照系的測量儀(或觀察者)隨行運動的速度。

調整的意思是指,安置在地表(近似靜止)的原子鐘讀數,與不同隨行速度的n個原子鐘讀數是等效的,但可換算到絕對參照系下的唯一讀數,即:t0=t/γ。所謂的鐘慢-尺縮-質增,只是因為參照系變換帶來的純粹的數學幻覺,而不是真實的物理效應

有一個簡單事實即可說明。眾所周知,質子極其穩定,換句話說,其質量m或自旋角動能“Ep=mc²”是不變的,但其動能“Ek=½mv²”是可變的。你不能說:加速器以0.9c運動的質子,其質量真的增加到2.7倍。你只能說:質子動能增加到大約為:Ek=½mv²=0.405mc²。

如果按質增效應,連質子的質量都是大幅度可變的,那麼所有的基本粒子質量都得變,整個物理計量體系就會崩潰。因此結論是:你還得以絕對參照係為測量基準。



請悉心揣摩質能方程的推導過程。其微分部分是以絕對參照係為基準,沒毛病;其積分部分卻以相對參照系為基準,有毛病。同一個公式E=mc²怎能同時適用兩個截然不同的參照系呢?

舉一簡單例子:你在作為絕對參照系的地面測量一個高速列車,列車的質量會增加麼?當然不會,此時的列車只是增加了動能而已。

能量的含義是:E=Ep+Ek,由此推得,在絕對參照系下,有四個簡潔明快的質能關係式:

①Ep=mc²,是內在不變的自旋角動能。

②質量守恆定律:ΣΔEpi=0,即質能代換。

③Ek=½mv²,是可變的非自旋角動能,

④能量守恆定律:ΣΔEki=0。即動能守恆。

2.不確定原理是不完備的!

我反覆研讀海森堡當時發表的原文,大意是:他承認測量儀發射的電磁波破壞了粒子的原有狀態,但也只能這麼做,任何測量數據都必有ΔxΔp≥h/4π(當時不是)之誤差估計,這就視同粒子的原有狀態是不確定的。我的批判如下。

不確定公式,只能用於測量誤差範圍的估計。邏輯上,不可推定粒子真實狀態為不確定。不確定原理充其量叫規則,即“測不準規則”,好比“8020規則”,連定理都算不上。

我對不確定原理的初步評價:說測不準是可信的,因為有大量實驗證據。說不確定是不可信的,因為沒有一個可信實驗證據,或者,有關實驗的解釋邏輯是不自洽的。

作為量子力學的核心理據之一,不確定原理造成了量子力學不可思議的四大神邏輯。

第一神邏輯:電子或光子之類,只能自旋不能自轉,即自旋≠自轉。神理由是:如果粒子自轉,則根據測不準公式,就勢必導出,電子自轉為137c之超光速,違背光速不變原理,電子不可能自轉。

關於這個神邏輯的困惑,我的解釋方案如下:

根據粒子物理學,粒子質量可用質能代換Ep=mc²等效表示,此公式的推導來自牛頓第二定律:粒子在半徑(r或h)處作光速自旋,其向心力或引力:F=mg=mc²/r,此處為最大勢能:Ep=mgh=(mc²/r)·r=mc²。

電子勢能:Ep=mc²=0.911e-30c²=0.505 MeV。電子自旋角動量:L=mcr=0.911e-30 ×3e8×2.82e-15=7.7e-37kgm²/s。

質子勢能:Ep=mc²=938MeV。質子自旋角動量:L=mcr=1.67e-27×3e8×2.1e-16=1.05e-32kgm²/s。

若廢除不確定原理,可按經典動力學直接計算頻率為f=1e16的紫外線光子的四個參數:

①光子的勢能:Ep=hf=mc²=6.63e-18J,

②光子的質量:m=hf/c²=2.21e-36kg,

③光子的半徑:r=λ/2π=c/2πf=5nm,

④光子自旋角動量:L=mcr=2e-36kgm²/s。

第二神邏輯:電子或光子之類,不可以自轉但可以同時正反轉。神理由是:不確定原理可推翻“因果律”與“不矛盾律”,就可盡任意概率的神馬浮雲。

這個神邏輯,不攻自破,不值一辯。

第三神邏輯

:電子或光子之類,可同時身處兩地,實現神秘的分身術。神理由是:不確定原理之神器可推翻“因果律”與“排中律”,說有自干涉實驗為證。

關於這個神邏輯的困惑,我的解釋方案如下:




發射一個電子,同時激發大量真空場漩渦子,作“徑向有序”與“依次推湧

”,形成“1個波陣面”,這些作為光子的漩渦子通過兩個狹縫,則分成兩個波陣面,這兩個波陣面共振的波峰與波谷,在底屏上留下明暗相間的條紋。而那個電子也許尚未到達底屏,請看下面的光電效應解釋。

假設極限頻率f0=1e16,照射頻率f=1e17,計算光電效應的逃逸電子運動速度v:按光電效應:Ek=½mv²=h(f-f0),v²=2h(f-f0)/m,有:v²=2×6.63e-34(1e17-1e16)/0.91e-30 =146e12=1.2e7m/s=0.04c。

請琢磨:如此慢的電子怎麼有那麼厲害的分身術,還留下那麼多的斑紋呢?

第四神邏輯:電子或光子之類,都是沒有體積的質點,是神奇的幾何點。神理由是,不確定原理可推翻“積小成大”與“量變質變”的基本常識。

這個神邏輯,不攻自破,不值得一駁。

小結:請看本文第一節。


物理新視野


我想選擇“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一個孤立的熱力學系統的熵不減。

因為:熵增原理宣告了宇宙的悲慘結局,就是熱寂。不再有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和各種各樣的變化,只有混亂。

更因為:冷酷的熵增原理留下了一點想象空間,那就是生命。我們都知道,生命是對抗混亂,趨向有序的,但生命對抗混亂的方法也是需要從外界環境中獲取能量,而這個能量則是以另一些物質的熵增為代價的。如果,生命更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夠在更少的能量的支持下,獲得更大的有序度呢?至少,能否做到總體的熵不增加,而保持不變?這樣,隨著生命的繁榮,我們可以無限期的推遲熱寂的到來。

熵增,我已經看你不順眼很久了,全宇宙所有的生命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打敗這個傢伙如何?


識變


我認為,相對論是錯誤的。準確的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我將從專家的觀點、時間的本質和相對論中的矛盾,三個方面來說明相對論中的錯誤。

第一,頂尖的物理學家不同意相對論

從科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說,絕大多數人贊同的觀點,未必就是正確的科學觀點。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熱門科題,絕大多數人贊同相對論,甚至有人對相對論頂禮膜拜。相對論,似乎就應該是正確的科學觀。

但是,我國的一位數學家曾經公開的宣佈自己曾經不願意在愛因斯坦的實驗室工作,在那裡似乎是浪費時間。

反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人不僅僅有中國的那位數學家,若貝爾物理學獎的評委們,就不同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獲得偌貝爾物理學獎。

顯然,頂尖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中有人反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第二,相對論中混淆了時間概念和時鐘概念

你看見過時間的大小、形狀和色彩嗎?

你聽到過時間的聲音嗎?

你聞到過時間的氣味嗎?

你嚐到過時間的味道嗎?

你的手觸碰到時間嗎?

請不要用文學的語言回答以上問題。請不要用腦筋急轉彎的方式回答以上問題。請不要用哲學思維模式回答以上問題。請不要用政治家狡辯的方式回答以上問題。請用科學的態度認真回答以上問題。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說實話,我沒有看見過時間,沒有聽見時間的聲音,沒有聞到時間的氣味,沒有嚐到時間的味道,手也沒有碰到時間。我想,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沒有看到時間。

我們知道時間存在著,但是,我們無法看到時間,無法聽到時間,無法聞到時間。

時間,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無色無味無形的存在著。

時鐘,是一個個具體的物體,是可以看見的物體,機械鐘,是利用擺錘和彈簧構成的振動工作。電子錶,是利用電磁振動工作。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原理工作。時鐘是宇宙物質中的一種。時鐘的振動,是宇宙物質振動中的一種。時鐘的頻率,只是人類從宇宙物質的千千萬萬的振動頻率中選出的一種頻率。

時間是無形的,時鐘是有形的。時間是抽象的,時鐘是具體的物質。時間無法被人們製造,時鐘可以被人們製造出來。

我們只是用時鐘來描述時間,而不是用時鐘來測量時間。

我們不知道時間是如何變化,不知道時間是否是勻速變化,不知道時間是否與時鐘一樣的變化。

有一點是肯定的,對於我們地球所在的時間,我們的時鐘有著不同的讀數,現在是手機通過系統統一授時,所以,手機上的時間幾乎是統一的。

時鐘,未必準確描述時間。

因此,

時間 ≠ 時鐘

時鐘變慢 ≠ 時間變慢

然而,相對論中,經常將時鐘概念,偷換成時間概念;有時又將時間概念偷換成時鐘概念。有時將時鐘變慢,偷換成時間變慢;有時又將時間變慢,偷換成時鐘變慢。

在狹義相對論中,開始討論英國大笨鐘的快慢的問題,不知什麼時候就換成了時間快慢的問題。本來是“鐘慢效應”,突然變成了“時慢效應”。本來是想驗證“時慢效應”,結果物理學家用宇宙飛船上時鐘變慢變快,來證明時間的快慢。

相對論根本就沒有討論時間與運動物體的速度之間的關係。

相對論,只是討論了物體的振動頻率與物體運動速度之間的關係,即時鐘的振動頻率與運動速度之間的關係,運動速度越大,時鐘的振動頻率越低,讀數越小。

霍金的《時間簡史》,應該是《宇宙時鐘簡史》。

至於,粒子加速器上,加速粒子的實際運動時間無法與理論時間一致的問題,應該是存在物理學家沒有明白的原因,決不是時間變化的問題。

第三,相對論的結論,證明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假設條件不成立。

愛因斯坦,在構建相對論時,給出了兩個基本的假設――光速不變和狹義相對原理,即物理規律的形式,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是相同的。

直到現在,科學家並沒有完全認識宇宙,沒有完全認識宇宙的真空,更沒有人驗證光在宇宙中的速度是否變化。按照廣義相對論中時空彎曲,真空中的光速,應該是變化的。當然,這是相對論推出的矛盾。

在狹義相對論中,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尺縮。因此,在不同速度的物體上測量同一個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按照相對論,在A、B兩個不同速度的宇宙飛船上同時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值,是不相同的。在A宇宙飛船上測量的結果,不能簡單地說B宇宙飛船上測量的結果一定與A相同。反之亦然。

在廣義相對論中,情況就變得更加複雜。廣義相對論中得出“光線有紅移現象”,並且得到了科學的驗證。我們晚上看到越紅的星星,離我們的距離越遠。所以,地球在近日點我們看到的太陽光和地球在遠日點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不相同的。地球在遠日點時,我們看到的太陽更紅。

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是彎曲的。由於在太陽的重力作用下,太陽附近的時空發生彎曲,在地球上測量水星近日點時會有“進動”,即我們測量到水星近日點,並不是水星真實所在的位置。嚴格來說,不同的位置,測得的水星近日點是不同的。

相對論的成功認證,恰恰證明了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的狹義相對性原理是不能成立的,物理規律的形式,不能在不同的參考系中任意變換。

洛倫茲力的轉換,不能在沒有限制條件下任意變換,只能在相對近似條件的參考系間變換。

相對論的錯誤,引導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物理學家走上了錯誤的研究方向。現代物理學等待著重新認識。


遲到的知道


我最想顛覆的是能量守恆定律

想一想可以憑空造物,能源無限就非常刺激。

不過這個想法也是非常恐怖的。

如果能量不再守恆,會非常非常恐怖。

世間萬物都充滿了變量,可能對於未來的科學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為了避免給未來的人類造成麻煩,我覺得還是不要顛覆能量守恆定律比較好。


風淺墨


我不知道問主有沒有考慮到蝴蝶效應,或者說是基石效應,小小的改變回對整個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舉一個例子吧,量子力學的大廈是建立在一個非常簡單的設定上的: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這種設定在當時看來可是非常荒謬的,因為平滑性,連續性在當時已經深入到每個物理學家心裡,打破這一規則就意味著要將這個經典物理大廈全部推到。曾經人們認為,物理已經完結,牛頓所建立的經典物理大廈是那麼宏偉,那麼的不可動搖,未來的物理也就是修正一些參數罷了。但是量子物理的出現卻給人們帶來極大的震撼,對於各類現象的解釋與經典體系好不相同,甚至對立,但理論本身卻毫無挑剔的完美,量子理論如同新生代的勇士一般挑戰昔日的王者,展現的力量如摧枯拉朽一般,破壞昔日的金典大廈,就連量子力學的創造者——普朗克對其也是相當敬畏。然而這個強大的理論,就建立在量子這個最基本的設定上,如果強行說這個設定是錯誤的話,那整個量子理論,包括量子力學,量子場論都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因此,物理學中的“定律”,是與整個體系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既然稱得上是定律,那麼它就必定堅受著來自諸多前人的磨鍊,從而提煉出最完美的核心。無論是物理定律還是數學定律,都不可能單獨存在,會與體系的其他部分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哪怕是一個關於基本粒子的定律被強行定繆,那麼在這個宇宙的放大作用下,所帶來的後果是無法想象的,到時說不定連粒子都不會存在,更別說是物質了。 如今的物理學,是多個理論並存的局面,古典的經典物理,新生代的勇士量子物理,自帶貴族氣質的相對論,還有處於胚胎時期但卻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弦論。這些理論可以被認為是互相對立,彼此證偽。比如經典物理與相對論就是格格不入的,在經典物理中,重力是最常見的力,但在相對論中,它連力都不是,它被描述為三維時空被扭曲時的表現,既然連力都不是,所謂的力學三定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這裡的打破定律與問題所描述的打破定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相對論與經典理論是有適用條件的,在低速條件下,相對論的描述就與經典理論非常相似,但在高速乃至十分接近光速的條件下,經典物理就不適用了。由此可見,經典物理本身就有缺陷,牛頓在創造整個體系的時候忽視了高速條件下粒子質量會增加。從而導致了經典物理根本不可能去描述高速情景,誤差太大了,但在低速條件下,經典物理確是非常靠譜的理論,不像相對論那樣玄之又玄。至於問題描述中的“打破定律”我認為可能更多的帶有主觀情感,或者是錯誤的認為定律是單獨存在的,彼此之間沒有互相影響。隨意的打破一條定律會給整個個體繫帶來巨大的影響,說不定整個世界乃至宇宙都會亂套。我無法想象,所以在這裡我就不繼續開腦洞了,主觀打破定律帶來的後果太大了,筆者想象力有限,不繼續假設並深入想象。最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