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女繼承父母事業,這張全家福愛意滿滿啊!

你家裡是不是也有這樣一本相冊,裡面的照片記錄著過去,承載著回憶。黑白的老照片,背後的往事從不褪色,每次翻閱,往事如電影般在眼前放映。新加入的彩色照片,記錄著時代的發展和年輕一代的灼灼芳華。裡面的全家福,講述著家裡的團圓故事。家住長沙市嶽麓區望城坡街道長華社區的侯識元拿出他珍藏多年的相冊,將每張全家福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第一張全家福

1956年,21歲的侯識元懷著滿腔熱情放棄了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報名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軍人。1960年侯識元退伍後分配至郴州許家洞某礦,從事物探工作。

1960年,侯識元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伴蔣景鳳,介紹人是蔣景鳳的姨媽。侯識元和蔣景鳳一見鍾情,在次年春天,定終身。兩人結婚57年感情一直很好,為對方考慮多過自己。侯識元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蔣景鳳做菜總是按照醫囑給侯識元做有利於他身體的菜。侯識元為此對老伴十分感激。

1961年11月,侯識元和蔣景鳳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次年一家三口在照相館拍了一張全家福。侯識元說那時候照相也才幾毛錢,但是也挺奢侈,不會常去。只有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才會去。1964年和1968年兩個女兒相繼出生。三個可愛的孩子給原本緊張的工作帶來了不少的樂趣。


三子女繼承父母事業,這張全家福愛意滿滿啊!

上世紀八十年代侯識元一家的合影。



三個孩子繼承父母事業

1965年侯識元和蔣景鳳工作調動來到了寧鄉黃材鎮。在艱苦歲月裡,妻子和孩子的陪伴是侯識元最大的慰藉。

侯識元心疼妻子白天忙工作,回家還要照顧年幼的三個孩子,就請了一個保姆,侯識元記得保姆的工資是10元錢一個月。“你可別小看這十塊錢,那時大米才8分錢一斤,雞蛋才2分一個。”侯識元說。

1979年,大兒子從學校分配到寧鄉,來到了父母工作奮鬥了半輩子的工作崗位。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1982年,侯識元從單位退休,大女兒頂了他的職。

1990年小女兒參加工作,四年後也調回了寧鄉。兒女參加工作後依然陪伴在自己身邊,父慈子孝,即使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讓二老覺得生活中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侯識元和蔣景鳳多年來一直教育兒女要愛國愛黨愛工作。兒女們也牢記著父母的家訓。工作認真負責,在單位上都是有口皆碑的好青年。從父輩到子輩,侯識元一家把青春無怨無悔地交與祖國,他們的信仰從未褪色。


三子女繼承父母事業,這張全家福愛意滿滿啊!

侯玲(左一)帶孩子回家和爺爺(左二)、奶奶(右二)、爸爸(右一)團聚。



四世同堂的幸福聚會

侯識元的孫女侯玲是大兒子的女兒,作為最大的孫輩,和二老相處的時間最多,侯識元提起孫女也是滿滿的幸福和自豪。“我那孫女讀書也努力,工作更加不用大人費心。”侯玲大學就讀於湖南商學院,由於離家近,孫女每週末都會來看望爺爺奶奶。這讓二位老人覺得孫女似乎還是當年那個在院子裡滿地跑的小孩子,天倫之樂盡逍遙。

侯玲畢業後去了深圳,二老也想過讓孫女回長沙就業,一家人團團圓圓。但是侯玲覺得外面的城市發展更大,孫女對事業的執著與認真二老表示理解和尊重,也希望孫女有更好的發展。

2016年侯玲找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2017年就和丈夫有了孩子。侯玲帶孩子回家的時候,二老喜不自勝,看著出生、一手帶大又看著出嫁的孫女如今也初為人母了。當年的小女孩有了幸福的生活,從需要照顧的孩子開始自己照顧孩子。以前的一切彷彿還歷歷在目……

可以說,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基,讀懂了家文化,也就讀懂了中國人。人行千里,家在心裡,即使你的工作和生活再“忙碌”,也不差按下快門的這一秒。有一種幸福就叫全家福。


▌文:楊天朗

▌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