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大清與英國的綜合國力差距,與1937年中華民國與日本的差距相比,哪個更大?

軍閥49


這個問題......當然是清朝和英國的差距大。

簡單說來,1937年中華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可以看做是完全不發達的工業國和發達的工業國之間的差距。而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差距,則是農業帝國和工業帝國的差距。

兩相對比,一目瞭然。

很多人說1840年的清朝GDP總量佔到了全球的1/3還多,而此時的英國則佔不到全球的1/10,所以清朝的綜合國力無疑是遠遠強於英國的。

這種說法是典型的扯淡,經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絕不是綜合國力的全部,更不能影響綜合國力的評定結果。

評價兩國的綜合國力差距,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評定。而為什麼1840年,清朝和英國的綜合國力差距更大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體現:

1、生產力形式

生產力形式,直接決定了經濟發展和戰爭潛力。

1785年,英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並在1840年前後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化國家。

大工業生產,相比於傳統的農業和手工業,不僅生產效率更高,而且創造的價值也更大。

鴉片戰爭爆發前,雖然英國的GDP總量遠遠低於清朝,但隨著英國對全球的資源和市場的瘋狂掠奪,英國的工業化產能將會得到進一步釋放,其GDP水平也會得到成倍增長。

而此時的清朝,依然以小農經濟作為主要的生產力方式。清朝的GDP水平之所以高,是因為清朝本身就是一個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而且人口高達4億。

在當時全球人口都不足10億的情況下,清朝毫無疑問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即使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但仍然可以創造非常可觀的經濟總量。再加上清朝在對外貿易中的巨大入超,清朝的經濟實力再次得到提升。

不過由於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且極度依賴土地,一旦土地兼併或遭遇天災,小農經濟就會受到嚴重打擊。相比於工業化生產的英國,清朝經濟增長的潛力非常有限,被英國超過是遲早的事情。

而到了1937年情況則完全不同,清朝和日本都經歷了漫長的閉關鎖國、列強叩關以及奮發圖強的近代化嘗試,這使得民國和日本都向近代化邁出了一大步。

到1937年,中日兩國都成為較為相似的近代化國家,機器生產在生產力中佔到了一定的比例,中日兩國的生產力差距只體現在數量和比例的高低。

2、技術水平

一直以來,清朝和英國都在不同的環境下發展著自己的科技。

由於清朝前期不停地對外征服,戰爭頻率較高,因此技術也得以快速發展,尤其是火器。

但隨著蒙古問題的解決,帝國內部逐漸安定下來,且周邊除沙俄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政權能夠撼動清朝,最重要的是八旗子弟的迅速腐化,導致清朝的技術水平也開始止步不前。

到1840年鴉片戰爭時,大部分清軍還使用弓箭長矛來對抗英軍的洋槍洋炮。雖然此時的清軍裝備了相當數量的抬槍,但笨重的臺腔,不僅精度差,攜帶不便,而且裝填速度慢,面對英國的伯克式(Bakrer)燧發槍和布倫威克式(Brunswick)擊發槍,清軍紛紛敗下陣來。

在海上更是如此,由於清朝和先前王朝一樣,對海洋缺乏足夠重視,因此清朝的水師也長期停滯不前。1840年時,英國海軍裝備的是先進的蒸汽鐵甲艦,無論速度火力還是噸位,都遠遠優於清朝依靠風力和人力的木帆船。

而到1937年,中日兩國之間的武器裝備水平雖然也很懸殊,但幾乎沒有代差,甚至比日軍的武器裝備還要優秀。

因為近代以來,我國深受列強侵略,因此在列強的利益鬥爭中,我國進口了大量列強的先進武器裝備,例如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仿製毛瑟槍而生產的中正式步槍,在性能上要優於日本的三八式步槍。而大量進口並仿製的捷克式輕機槍,更是遠遠優於日軍的大正式機槍。

當時我國軍隊和日軍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武器裝備的數量上,比如日軍的飛機艦船等遠遠高於中華民國。

3、單兵素質

從某種程度上說,士兵素質直接體現了綜合國力水平。

雖然清朝以騎射得天下,但是自入關後,八旗軍隊迅速腐化,很多人上不得馬,拉不開弓,因此他們對簡單易學的火器更加依賴。所以雍正皇帝才反覆提醒八旗軍隊不要忘記弓馬騎射的本領。

按說清朝軍隊如此依賴火器,火器的發展應該登峰造極才是,但清朝的火器水平在2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得到明顯進步。

而因為社會相對安定,軍隊建設也始終滯後,不僅訓練欠缺,而且軍事思想也無法與時俱進。

反觀英國,從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英國的擴張之路就從沒有停止過,在英國的擴張過程中,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外,剩下的大部分戰爭都是與歐洲各國的激烈爭奪,甚至將戰場延伸到北美洲。

連續不斷的戰爭使英國的技術水平得到飛速發展。而且因為歐洲戰事頻繁,其軍事理論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軍隊素質更加近代化。

所以當1840年清軍侵略清朝時,完全就是兩個時代的士兵在打仗。雖然英軍的排隊槍斃看起來並不高明,但是其軍隊配合默契,士氣較高。反觀清軍,進攻時盲目衝鋒,防守時不講陣法,最後只能是喪城失地,一再敗退。

相比之下,雖然民國士兵的素質遠遠不如日軍,比如日軍的射擊水平和配合默契度都遠遠高於民國士兵。但因為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硝煙不斷,在面對日軍的入侵時,不至於一潰千里。而且雖然我國軍隊整體素質不如日軍,但個別軍隊還是非常優秀的,例如全面抗戰爆發前,蔣介石重金打造的三個德械師,在單兵素質上甚至優於日軍,淞滬會戰中使日軍大為震驚。

所以毫無疑問,1840年時期清朝和英國的差距是遠遠大於1937年中日兩國的差距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看看“綜合國力”包括哪些評分。一般認為“綜合國力”分為8個方面,我們試著比比:


1840年 的中國:英國


一,GDP總量:中國人口為4億,GDP估計佔世界比重為33%左右,但同時期其實擁有1億6千萬人口的印度已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英國人口其實也接近2億人,GDP比重也不會落後太多,姑且算是中國:英國==10:6。


二,人力資本:這時期英國的義務教育也未開始,同樣還有印度的大量人口,所以比分:中國:英國== 10:6

三,自然資源:大英帝國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在1840年領土接近2000萬平方公里,因此實際在這一項是比大清強的,中國:英國== 5:10。


四,資本資源:分為國內投資總額,外國直接投資,資本市值等等,總的來說就是這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發達程度,這一點上毫無疑問大英帝國是世界第一,遠高於農業國的中國,具體差距我們不清楚,暫且定位中國:英國==2:10。

五,知識技術:這方面最不好比,因為中國和英國的技術差距不是幾十年,在航海技術和軍事技術上差距是數百年,不過在工業革命前,英國其他方面的技術並不領先太多,拉所以暫且定為 中國:英國===5:10。


六,政府資源:主要由政府財政支出和收入來比較,清朝的財政收入約是5000萬兩白銀,而當年英國財政收入約9000萬英鎊,核算成清帝國的白銀是約2.9億兩,中國:英國==2:10,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因為作為工商業國家的英國比 清朝有更集中,更容易動用的財政資源。


七,軍事實力:分為陸軍和海軍兩部分。

英國的國防開支平均每年為1500萬英鎊,約合4900萬兩白銀,清朝每年約2000萬兩。

就人數差距來說,清朝全部軍隊約為80萬,而大英帝國約為14萬。

也就是說 大英帝國的花在每名士兵上的軍費開支,是清朝士兵的14倍。


而這還未考慮到軍事技術的代差,指揮能力,後勤能力,這個差距也許是1:10.但也要考慮到中國的規模優勢,暫且定位中國:英國=3:10


八。國際資源: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 這一點中國:英國 =2:10。


所以八項數據比較起來,我大致認為1840年,中國和英國的差距可能在一半左右,大清的綜合國力約為英國的一半。



而1937年中華民國與日本的差距,中華民國趕得上日本的一半嗎?我認為沒有,後者已經是初步完成了工業化的現代強國,中華民國卻停留在比1840年的大清強不了多少的程度上(別看有那麼多洋槍大炮,實際很多不如大清)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1840年中國與英國的差距 ,小於 1937年中國與日本的差距。


閉家鎖的紅楓


用各位最熱衷的GDP數據說話吧。不過當時沒有GDP一說,可以財政收入和經濟總量來比一下吧。

到1840年的時候,大清王朝的財政收入約是5000萬兩白銀,經濟總量應為財政收入的四到五倍,也就是約2.5億兩白銀。而當年英國財政收入約9000萬英鎊,核算成清帝國的白銀也是約2.5億兩,經濟總量約是清朝的4-5倍。當然,英國的財富價值含金量高出清朝很多,近代化的工業和古老東方農耕就不在一個頻道,當時清朝人口3億,英國人口900萬。這個差距,已經不是同等數量級的比較了。

1937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約為10億美元,而當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約為60多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6倍,當時中國人口為4億,而日本人口約7000萬人,相比清朝鴉片戰爭,中國邁著沉重的步伐,艱難縮小了與世界強國的差距,但中日一對比。在政治,軍事,經濟,民生上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巨大。

而我想表達的是,當時的日本,是武士道精神下的全民團結。而我國卻是內憂外患一盤散沙的孱弱農業國,中華民族真的到了亡國滅種的空前危險階段,而千萬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前仆後繼,留存了這個古老民族。我想提醒大家記住這個國家迎戰最危險敵人時候的國名。


先啟歷史


雖然1840年的大清,在當時佔有更高比例的世界財富,但和英國的差距其實比後來的民國對日本更大。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是因為民國好歹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現代化改造。雖然成果不佳,但畢竟出了效果。而清朝本質上只是一個古代帝國。

清朝在鴉片戰爭開始時,依然是保持了大一統的集權帝國。但整個國家的架構與組織形式都是古代世界的模樣,面對走在近現代化前列的英國,差距是非常明顯的。不僅僅是因為英國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工業化進程,還在於他們有著完備的早期國際金融體系。所以一個東印度公司就可以聚集起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的兵力規模,並將之投送到距離本方基地非常遠的地方。

清朝空有多於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資源,卻根本沒有能力全部發揮出來。在農業時代都不顯得突出的組織和通信能力,限制了清軍在戰爭中的快速反應水平。滯後的軍事訓練與後勤補給能力,讓清軍在幾乎每一個戰場上都處於以少打多的局面。哪怕是精心佈置的浙東反擊戰,都把理論上的兵力優勢打成了一個個局部的兵力劣勢。

這就是為什麼清朝總是能有憋出鉅額賠款的資源,卻不能將之轉化為應有戰鬥力的最大原因。而英國雖然看似出兵有限,實則一直在各個戰區掌握著多於清軍的兵力和資源。

英軍的機動優勢,不僅僅來源於他們的海軍。還包括了情報優勢,補給優勢和部隊組織的先進性。合格的職業軍團隊伍與常備軍士兵,都在平時花費著比清軍更多的資源。放在局部戰役層面之下,優勢更為凸顯。

何況清朝在實質上還不是一個整體高度一致的帝國。長城內的十八省是典型吏制帝國模式,長城外的邊地則是封建聯盟形式。古代吏制帝國的軍隊一貫因為壓制和管控而戰鬥力較低。士兵素質差而軍官的指揮能力也很弱。封建聯盟的各地方精英部隊,又需要長途跋涉的進入陌生戰場。面對多次近代化改革的英軍,只能是杯水車薪。甚至會出現英軍比外省客軍更熟悉戰區地形的烏龍事件。

加上清朝的金融體系近乎為零,在漕運被掐斷的情況下就幾乎失去了大半的作戰能力。因為你很難想象清廷去通過山西的晉商和西域的胡商,為自己從俄羅斯與中亞再購買新的軍火和軍糧。相比英軍的補給能力,簡直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再看看後來和日本作戰的民國,就在這些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國軍和同時代的日軍相比,也有著巨大的差距。但兩者都屬於跨入同一門檻的現代軍隊,不會有鴉片戰爭中那種近代軍隊吊打古代軍隊的場面。縱使民國各地的軍閥,長期軍令、政令都不一致,也都是根據近現代軍事準則在編練軍事力量。

另外就是民國的國家組織水平,已經不是過去的清朝所能比擬。

經過了幾十年的民族主義教育和薰陶,培養出一代能夠進行總動員的合格兵力。哪怕民國的教育普及率會一直被人詬病,但各省各地方上培養出來的骨幹小知識份子,卻可以成為基層動員的核心。他們本身也可以擔任部隊中的下級軍官,接受現代式的軍事操作規範,保證國軍不至於被日軍拉開代差。

也是由於民國已經是一個現代式國家,所以具有較為完整的國家金融體系。在外交層面也有很多清朝所沒有的交涉手段。這就為尋找合格的外援,幫助對日作戰有了巨大幫助。從37年戰爭爆發時的對德軍事合作,到39年開始的接受蘇聯軍事援助,一直堅持到40年開始的美國對華援助。都是前清所無法做到的事情。期間數次危機關頭,還能從諸如英法等國買到雪中送炭的軍事物資,幫助自身渡過難關。

若是沒有這樣的近現代國家運作,那麼民國可能早就失去了抵抗能力。清朝因為維繫漕運安全的南京面臨威脅,就選擇了議和。而民國則不會因為自己失去了長三角與珠三角兩個主要經濟貢獻區域而立即屈服。哪怕是長江中游的武漢陷落,唯一的油田蘭州都在日軍飛機的空襲之下,都會堅持抗爭。40年開通的滇緬公路與後來爭取美國援助的駝峰航線,都是清廷意識不到也拉不下臉來做的事情。

所以,從清朝和民國的具體表現來說,民國距離日本的差距無疑更小一些。這還是在日本對民國野心,遠遠大於英國對清朝野心的基礎上的。如果是日本僅僅希望用軍事手段懲戒民國,那麼很可能最終也無法獲得太多的實際利益。而英軍若是希望能夠逼迫清朝皇帝順服。那麼滿洲皇帝真有可能在1841-1842年後,退回關外的龍興之地。


米南德王問道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看了下面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竟然有這麼多的歷史達人給出的答案是1937年民國與日本的綜合國力更大,本人真的唏噓不已,對於歷史最重要的一點,難道你們都忘了嗎?歷史是誰創造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認為1840年大清與英國綜合國力差距小的無非也就從下面幾個因素分析得到的。



GDP問題

1840年的大清GDP是遠遠高於英國的,1937年的民國GDP又是遠遠低於日本的,這是事實,但這並不能說明綜合國力的問題。清政府的確有錢,但是錢都藏在了八旗貴族、皇親國戚、政府要員的腰包中,這些錢都用在了建宮殿、奢靡享受了,再多的錢沒有用在該用的地方,對於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不僅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起到了腐蝕的作用。在反過來看看,民國雖然GDP遠低於日本,但是投入到工業建設、交通設施、軍事裝備及教育的經費與日本的差距是遠遠低於之前大清與英國的差距的,所以抗戰八年到後期中日軍隊裝備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局部已經反超日本。



制度問題

說到綜合國力,不得不說說國家制度,一個以封建制度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另一個是兩個都是資本主義制度,差距還用說嗎?制度問題也是最容易讓人忽略,但又恰恰是最重要的,國家制度直接決定了國家的頂層建設和戰略佈局的能力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覺醒和創造力,版圖大有什麼用?錢多又有什麼用?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的大清縱有北洋艦隊、新式陸軍還不是一敗塗地。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都是當地的百姓在幫助這些外國人,民國有這種現象嗎?我在舉一個例子吧,是印加帝國和西班牙的綜合國力差距大,還是完成南北統一以後,美國和當時西班牙的綜合國力差距大呢?那些歷史達人是不是又要看GDP數據,看誰的錢多看誰的版圖大?印加帝國的黃金可比剛統一時的美國多得多。


細節分析

你們沒有發現嗎?2000人的八國聯軍就可以打進北京,試問2000人的日本軍隊可以佔領南京嗎?從這差距還不能反映出綜合國力的差距嗎?有人說,1840年的大清面對的外部壓力小,賠點錢割點地就行,1937年的中國面對的壓力要大的多,所以誰壓力大誰綜合國力的差距就大,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壓力大小是由對手戰爭目的決定的,戰爭目的又受地緣政治的影響,如果日本和英國的位置換一下。你以為1840年的時候,英國不想全面佔領中國嗎?

大清與英國是有代差的,就是諾基亞和iPhone7的差距,民國與日本沒有代差,頂多就是iPhone 5和iPhone7的差距,就像我前面所說最簡單的方法判斷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就看廣大的人民群眾,如果每位國民都能充分的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這個國家必將是強大的。


還能不能讓我起名了


這個問題,筆者跟大多數人的觀點相反,我認為是鴉片戰爭中,中與英帝國實力差距更大。這從兩次戰爭的結果已經充分證明。

儘管紙面上,中國的戰略縱深足夠讓英軍跑折腿都佔不過來;中國的人口每人撒泡尿就能把那些英軍淹成大肚蛤蟆;中國的GDP佔世界50%,所差的只有裝備,但這遠非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年中國最差的是最高統治階層的意識形態,沒有一絲強國富民的慾望,整個統治階級自上而下所追求的只有權勢之下的奢靡、腐朽生活,縱有幾個有志之士,也被排擠到犄角旮旯,伶仃洋裡嘆伶仃去了。

更深層的因素是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民,生存、政治地位卻處於全社會的最底層。當年的社會結構是,滿族人處於最高層,正八旗後來成了滿族人社會地位的標誌;蒙族人處於第二位,鑲八旗是他們地位的象徵。而占人口絕大多的漢族人口卻沒有任何地位,即使是曾國番率領湘軍力換狂瀾,救了大清朝庭於即倒,也只有極少數漢族受到重用,李鴻章、林則徐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

在這種社會制度下生活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任何出路,加之康熙之後閉關鎖國,整中華民族上層者爭權奪利,醉生夢死,底層民眾被盤剝、被壓榨,只為一口飯,一件衣而勞碌終年,那有餘力關心家國大事,何求他們的報國之志。處在這種狀態下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盛滿散沙的大罈子,破了,沙子就散了,中國這頭千年雄沉沉地睡去了。

所以堂堂一千多萬平方里,四億人口,富甲天下的大中國,竟被不遠幾千裡而來,區區百十條炮艦,二萬強盜兵而輕鬆打敗。至於後來的八國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甲午慘敗更成了中華民族百年之恥,永恆之痛。

而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紙面上的數據似乎證明中國的實力比之侵華日軍相差更遠,但這些數據只能看到表象問題,而更加關鍵的東西在紙面上卻無法體現出來。

這種無法通過數據表達的就是,此時的中國人民已經從昏睡中被甲午炮聲震醒,大批有識之士紛紛從外面的世界帶回了先進的思想理念,經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推翻了那個大清王朝腐朽沒落統治,國政再也不是帝王的一家之事。而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了。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傳入中國後,共產黨在中國的生根生長,使中國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形成了正面和敵後兩個對敵戰場,讓日寇始終於兩面作戰的囧境之中。

這種國情條件下的抗戰,在清王朝就已具備但卻無法使用三項巨大優勢,除經濟優勢已被揮霍一空外,其餘兩項完全被髮揮出來,成為巨大的綜合國力應用於這場史無前例的抗戰之中。

巨大的國土縱深給中國軍隊展開了廣闊的迴旋空間,相反讓日寇那有限的兵員左支右拙,不敷調用。四億覺醒的中國人民,給抗日戰爭輸送源源不斷的大批兵員,讓日本帝國基於甲午戰爭中對中國認知基礎上,叫囂三個月滅亡國妄想徹底破產,並耗到其兵員,物力、財力幾近枯竭。

與此同時,堅持敵後抗戰的共產黨軍隊卻越打越大,越打越強,從三萬人槍開始,打到抗戰勝利的百萬正規部隊,二百萬民兵和遊擊武裝,並在對日作戰中,基於戰場繳獲,使自己的裝備水平獲得很大提升。正面戰場國軍部隊仍達五百多萬,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面前,日軍還能找到當年清軍的影子嗎?所以抗日戰爭的日本之敗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鐵嶺鋒


跨越時代的國力比較,其實是挺難衡量的。不過,可以試一試,不一定全對啊!

1840年和1937年,相差大約100年,當時的中國都面臨兩場對外戰爭,而且都是侵略戰爭。

就縱向而言,1937年的中國強過1840年的中國,1937年的日本也遠遠超過1840年的英國,這個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那麼,橫向對比,1840年的中國對陣英國,和1937年的中國對陣日本,哪個表現更好一些呢?從過程和結果上看,應該是1840年好得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1840年的戰爭基本是英軍在沿海的騷擾戰,老百姓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即便是清軍,和抗戰想必,傷亡人數也是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足萬人吧)。

但1937年的戰爭,中國淪喪半壁江山,老百姓流離失所,死亡人數近兩千萬,而軍隊的傷亡也高到數百萬(死亡約200萬?),這個損失恐怕是1840年的十萬倍也不止吧。

從老百姓感受的這個意義上來說,很顯然,1937年的戰爭可以說是無比悽慘,而1840年的戰爭幾乎無感。

這也足以說明兩個政權的差距所在了。

當然,1840年戰爭和1937年戰爭在性質上有很大差別,這個也是不能比的。



1840年鴉片戰爭主要是一場貿易戰,英國為打開中國國門而進行的一場小規模沿海騷擾戰,其主要目的是迫使清廷開埠通商,而絕沒有推翻清廷佔領中國的打算。

因此,這也註定了鴉片戰爭是一場小規模、低烈度的戰爭。

但是,1937年就不一樣了,這是日本要滅亡中國的大規模戰爭,其烈度、其規模、其投入,都堪稱中國歷史之最,是之前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而就雙方實力對比而言,1840年時期的中國在經濟總量上仍舊是世界第一,但因為軍事技術落後的原因,這個優勢並未轉化為軍事力量。

不過反觀當時的英國,也沒有牛氣到多大程度,當時的英國艦隊還是風帆動力而未普及蒸汽輪,其沿海的騷擾戰也主要是利用工業革命後鋼鐵業大發展的炮火優勢。

在其他方面,如步槍等等,英軍也並沒有太大的優勢。

不過,隨著工業革命的逐步深入,中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到1937年,中西方軍事力量的對比不是縮小,而是比1840年更加擴大。



到1937年,因日本人煽動的辛亥革命導致的中國分裂與連年的軍閥混戰,國家實力進一步削弱,軍事能力也同樣如此。

試想,一個連像樣的鋼鐵廠都沒有的國家,步槍、機關槍、大炮、飛機、軍艦都不能大規模生產甚至完全不能生產而只能依靠進口的國家,如何能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呢?

從這個角度而言,1937年的中國,其困境與壓力遠遠大於1840年的中國,其過程和結果也清楚的證明了這點。

事實上,如果不是美國參戰而單靠中國抗戰的話,那究竟是抗戰八年還是八十年,恐怕是很難說的!

最起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沒有外部力量的介入而單靠中國的力量的話,不太可能戰勝日本侵略者。


坑爹史冊


這個題目好大啊!哎!先有想知道的就仔細瞭解下吧,我先說說1840年清朝和英國吧!

一:1840年的大清和英國

國力:道光時清廷人口4萬萬,GDP約佔世界30%,明明白白一個東方大國。 英國當時還沒有成為“日不落”,GDP約佔世界的5%。

軍事(海軍為主):根據記錄,最初參戰的英國皇家艦隊共包括軍艦16艘,運輸艦28艘,武裝汽船4艘,載炮540門,艦隊的總人數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約12000人左右。在戰爭過程中還有部分船隻加入用以替換在戰爭中因受損的船隻。清軍的水師當時主要有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兩支,其任務並不時出洋作戰,而是近海防禦,守衛海岸。當時清軍戰艦的噸位小,火力差,不能與英軍的軍艦相抗衡。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艦船242艘,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為48.8%,如此大的差距使得清軍不敢出海迎戰,所以只能放棄海上交鋒,從而喪失了主動權。



兵力: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大約在80萬左右(包括八旗、綠營兵)。鴉片戰爭中調集並先後投入戰爭的大約在10萬左右,而英軍最初派出大約海陸軍7000多人,後來增至最高達2萬人。

武器: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國自主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朝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樣式製作的。就形制樣式而言這種老式的武器與英軍相比整整落後了200餘年。

二:1937年的中國和日本

國力:雖然中國的總人口比日本少數倍,疆土面積也比日本大數十倍,可僅從綜合國力上比擬,事先的世界言論普遍以為,中國在與日本的片面和平中簡直沒有獲勝的能夠。1937年,日本工業增長速度高達9.9%,工業產值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80%以上,成為全世界資本主義陣營中開展速度最快的國度。而1937年的中國,依舊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即便把本國在中國創辦的企業算在內,中國的工業產值也僅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10%。除了沿海局部城市及長江中下游地域擁有多數的輕工業外,中國所謂的“工業”絕大少數仍處於手工階段,這一階段在中國至多曾經延續了上千年。

經濟實力

工業總產值:日本60億美元,中國13.6億美元;

鋼鐵產量:日本580萬噸,中國4萬噸;

煤炭產量:日本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 銅產量:日本8700噸,中國700噸;

石油產量:日本169萬噸,中國13100噸。

武器:日本已具有年產各種作戰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的軍事工業程度。至於步兵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停止大規模和平的年需求量。 1937年,假如說中國尚有軍事工業的話,其程度與清廷重臣李鴻章、張之洞經辦洋務的時代區別不大。整個國度沒有消費大口徑火炮、坦克和汽車的才能,飛機和艦船雖然可以大批消費,但次要的零部件和原資料必需依賴出口,遠達不到支持一場片面和平的批量消費規模。中國可以消費的只要步兵的輕武器以及小口徑火炮,其消費才能異樣無法支撐大規模和平的需求量。


兵力:日本可以動員使用的軍事力量共約448萬人,其中常備軍約38萬人、陸軍17個師團、海軍艦艇約190萬噸、空軍與海軍飛機共2700餘架。當時,日軍用於侵華作戰的師團,每個師團2.2萬餘人、馬5800餘匹、步騎槍約9500餘支、輕重機槍600餘挺、火炮108門、坦克24輛。中國戰前人口約4.5億人,超過日本6倍多。陸軍步騎兵191個師、52個旅、海軍艦艇5.9萬餘噸、空軍飛機300餘架。國民黨政府的總兵力約200多萬人,但內部矛盾很多。政府軍每師編制1萬餘人、步騎槍3800餘支、輕重機槍300餘挺、火炮46門。

綜上所述,你們認為哪個差距大?好累啊!各位看累了就點贊評論下,➕個關注謝謝了。


羽評郡主


不同時期的中國面對不同時期的敵人,關於這兩段歷史時期我個人覺得真的沒有什麼可比性,而且關於綜合國力的計算方式各個時期不一樣,甚至光看表面的綜合國力也很難區分彼此的差距。我個人試著分析一下。

第一,1840年的中國和英國都為統一的主權國家,但是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他的殖民地遍佈全球,有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而1840年的中國和日本雖然都是統一的國家,但是日本的殖民地稀少,本土物資匱乏。從這點看,顯然是1840年的中國和英國比差距大。

第二,1840年中國是封閉的封建社會,經濟形式幾乎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英國是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號稱世界霸主。1937年的中國是半殖民地社會,經濟形式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而日本是新型的工業強國,但是剛剛經歷了經濟大危機,國內工業凋敝,失業率大增。從這點看,依然是1840年中國和英國相比較差距大。

第三,1840年英國侵略中國只不過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國門,把中國變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並非是全國佔領,因而戰鬥意志不是很強烈。但是1937年日本已經是法西斯化的國家,他的目標是佔領中國進而佔領全世界,武士道精神已經深入日本少年,所以,從國家意志這點看,1937年的中國和日本相比較差距大。 總之,以上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點評。


清新果凍123


我個人認為還是1937年,中華民國和日本的差距大。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遠東霸主中國敗給了遠道而來的英國。在這場戰爭中,大清國完全不是英國的對手,被英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雙方的差距極為嚴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那麼當時的中國和英國差距有多大?


從領土上看,當時的清朝擁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本土面積僅次於沙俄,是世界第二大國家。當時的英國雖然本土面積沒有中國大,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地面積遍及各大洲,國土面積比中國還大,可以與沙俄一較高下,當時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


從經濟和工業上看,當時的英國幾乎控制了全球大部分貿易,英國的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工業總產值幾乎佔了全球的一半。中國雖然經濟總量很大,但生產的都是茶葉、小麥、棉花等低附加值的農產品,中國的龐大經濟是由農業人口堆積起來的。中國和英國的差距就像現在的非洲和我們的差距一樣。


從軍事上看,英國擁有龐大的海軍,陸軍已經近代化,不僅武器裝備先進,而且採用的是現代的訓練和作戰方式,英國的軍事力量根本不是大清國能比的。大清海軍在英國海軍面前幾乎形同虛設,大清國的陸軍也強不到哪去,英國靠拼刺刀就把八旗軍打的屁滾尿流。當時中英兩國已經有了代差,英國人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那麼1937年中日國力究竟懸殊到什麼程度,在這我想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在經濟方面,日本雖然資源實甚貧乏,但侵佔我東北後,形勢發生了轉變。東北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九一八事變”後盡為日本本搶掠。但對於當時民國,實無異喪失了經濟命脈。


在裝備方面,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對輕重工業之建設,不遺餘力。1937年,就已有金屬工業工廠6600餘所,機器工業工廠9000餘所,化學工業工廠4000餘所,軍用資料製造廠30多所。其飛機、戰車、火炮、船艦、車輛等等,均能自造;而且其民用工業發達,在戰時可改裝而從事軍需生產。


而當時的中國科學落後,工業基礎脆弱,軍需工業設備簡陋,技工缺乏。由於財政緊張,無法擴充設備,致重武器多不能自造。

專注於歷史解密,分享歷史趣聞,盡在李哥講史,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加關注點贊或者評論!我會每天隨機抽取5位加關注的小夥伴,送出50元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