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有100萬能花20年嗎?你會怎麼合理分配這筆錢?

李198359104


不太可能,物價在不斷的漲,100萬花20年,得生活的非常算計,而且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漲價的都是關係著國際民生的產品。

舉個例子將,小時候一包牛奶不到一元錢?現在能漲到兩三元,反而電子產品類等高科技產品在不斷的降價。

這也看出一個問題來,就是餐飲業有著較大的投資空間,除了餐飲業,還有就是房地產。也在不斷的升值。

如果您的100萬在您的存款中作為日後的發展做準備,還是建議您,一部分買個門頭房。另一部分做個小買賣。這樣自己也能當個小老闆。

我的身邊就有不少這樣做的,我的一個朋友看到他附近有新建的小區,於是就花30萬買了一個門頭房。

後來他的朋友加盟了一家蒸美味的蒸菜店,兩人共同幹,幹了有三年多了吧,現在我那朋友一個月還能從中掙個6000多塊錢呢,加上自己在打工賺點,一個月能賺個1萬3千多呢。

最近還聽說,他當時30萬買的門頭房隔了三年已經漲到近40萬了,等於當時投了30萬,三年賺了近10塊錢呢。


創業學習研習社



那該怎樣合理分配這些錢呢?咱們一起聊一聊!

第一,給家庭成員買一部分保險,保障安全。這個話題奇奇王每次都說,非常關鍵。

第二,買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

第三,每月定投一隻指數基金。

第四,買一隻股票,要選擇長期低位整理的股票,查看基本面是否明朗,查看技術面是否有築底跡象,然後長期持有。

第五,民間借貸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六,如果有合適的人脈和資源,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也可以創業,能源,教育,健康類都是不錯的朝陽項目。

第七,勤學習勤動腦,期貨和貴金屬投資也可以玩玩,積累市場實戰經驗,因為槓桿類投資是造就夢想的地方,當然高收益與高風險同行。

題主看看有錢了,投資理財是不是有很多種方法,所以初始資金的積累非常關鍵,俗話說:有錢人越有錢,沒錢人越沒錢,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不要怕理財,沒錢更應該理財,我們做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為了使資金穩定持續增值,而不是想一夜暴富,不要用你的錢去賭明天,個人建議,僅供參考,祝君好運!


奇奇王聊理財



夢臻


通漲嚴重,最公平的評判每年貶七點五。一百萬十年後剩多少?二十萬。

如果形勢再嚴重下去呢?


趙曙光教授


八十年代初,政府為了鼓勵人民積極投身改革開放,打破舊有觀念,曾經大力鼓勵"萬元戶"、大的造聲勢,市領導親自為他們披紅戴花,熱情宣傳。

星移斗轉,物是人非!100萬元對今天的老百姓來說,並非數字上的遙不可及。

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買一套電梯房子,但是,靠它生活20年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城市生活的支出使大部分人的腳步行色匆匆⋯繁雜的開支將如水一般花去100萬。

為了過一種相對可靠的日子,勤儉節約的使用資金,暫舉二個例於:
1.用100萬元中的幾萬元買一部性能較好的小車,參加網絡平臺叫車,一個月可以收入至少三千元,用幾萬元作為家庭的啟動資金和備用,老婆也可以應聘一份工作維持生活。餘下90萬元,存入銀行定期,以一年期計算,大約是二分利息,一年有一萬八千元,基本可以交納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費金(二個人的)

日常生活就靠二人的收入維持。

2.用幾萬元買部小貨車,在城市小區收購、檢拾居民住戶因換代,搬家而丟出的大件沙發、茶几,櫃子,椅子等,稍好的給二個錢買下,然後翻新補舊,運到鄉下販賣,一個月至少五千元收入,遇到某個酒店、飯店轉讓,所有物件花極少錢買下,稍加整天理,在農村、場鎮同樣有市場。

人生在世,只有自己救自己,從來沒有救世主,懷揣百萬,心中有㡳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走自己的路,別總對社會抱怨。


良人執戟2



姚軍輝


猴王提的問題,建設性不強,但是放在現實中可以考慮一下。

100萬,花20年?!

按照現在購買力水平,難。

最近兩年,老百姓明顯感覺吃住成本明顯增加,甚至個別地區感到壓力山大。

從CPI角度看,最近10年通貨膨脹的程度並不高,從2005年至今,每年CPI同比增幅最高僅為2009年的5.86%,從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間,全國層面上的城市CPI增幅甚至不到30%,不僅低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更遠低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但從老百姓生活的細項上來看,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農產品、農副食品以及居住成本卻漲幅驚人。比如,2004年,中國糧食CPI漲幅超過25%,2010年-2011年的漲幅也均超過了10%;2007年,肉禽及其製品的價格漲幅甚至達到了31%,2008年至2011年的漲幅也超過了20%;即使在蔬菜方面,CPI的漲幅也常常超出GDP的增幅,比如在2008-2010的連續三年間,中國鮮菜CPI分別上漲10%、15%和17.8%。

所以,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居民在食品消費方面,確實會感受到“錢越來越不值錢”。

尤其近幾年,幾乎每天熱議的房子,對於普通中國居民來說,是其生命消費的重頭戲。如果把過去十幾年中國房價的變化也計入CPI中,無疑會對通脹水平產生重大影響。

老百姓普遍感覺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就在於房價的持續上漲,作為很多中國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筆消費,住房價格的變化是老百姓感受最為明顯的。

所以說到這裡,很多人就會覺得100萬,在大城市買個陽臺或廁所都不見得夠,更別說花20年了。

所以根據現實情況,唯一的財產保值渠道房地產行不通,那這100萬存銀行呢肯定跑不過通脹。理財呢,股市一地雞毛,匯市心驚膽戰,其他金融創新渠道都不安穩。怎麼辦?

學學褚時健吧,到老家幾十萬買個山,修個水庫,搞點特色經濟。再投二三十萬建個農村圖書館,剩下的十萬八萬給自己買份保險(年齡大了,後顧之憂啊)。再想多搞點什麼?一百萬,沒了。哈哈

這就是今天的100萬,如此才能花過20年!


佰歲康養工程創始人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

原因很簡單,按照咱們國家通貨膨脹5%來算,也就是說你存銀行或者買理財收益只要低於5%這個錢都是貶值的。

最簡單的算法你算算20年前100萬能幹啥?

98年在廈門,100萬能在比較中心的位置買五套三房一廳。現在也只能在島外付個首付。

為什麼拿房子作比較,因為中國人對於買房還是有特殊情節的,一般來說有房才有家。而且幾十年來房價的持續走高也讓大家對於房地產這個固定資產投資有了充足的信心。哪怕現在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只是漲的沒那麼快而已。

我沒什麼掙大錢的手段,如果我有一百萬我想可能會在深圳付個單身公寓的首付。我始終看好一線城市的房價。因為房價是以人為基礎的。當一個城市的年輕血液持續注入的時候,房價只會漲不會跌。況且在我眼中房價絕對跑的贏通貨膨脹。

有人說現在的房價很多年輕人已經買不起了。這個觀點我也贊同。但一線城市落戶的機會本來就不是為大眾準備的。而是為社會精英。房子不缺買家,缺的是錢。年薪百萬的年輕人也有不少,華為幹個三年,年薪也有三五十了吧?怪只怪我們自身不夠強大。到不了精英的層面罷了。


光頭桑胖哥


那看你怎麼花了,可能一天,一個小時,甚至一分鐘就花完了,也可以花一輩子,看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或者拿它去創業投資放手一搏也無不可


思緒白雲間


那要看怎麼花。買套房還不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