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說到土豪,你想到的可能是開著純金跑車、副駕駛坐著“大貓”的中東富豪,或者是排隊“掃蕩”巴黎奢侈品店的中國大媽,時間再早一點,還有在街頭拿著萬元大鈔攔出租車的日本青年。

不過,要是時間回溯到一百年前,世界上排得上號的土豪可沒這些人什麼事。當時歐洲人形容一個人有錢,都會說“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

說起阿根廷,除了會條件反射地想到梅西、切格瓦拉,似乎很難讓人有更深刻的印象。這個國家也是世界上排得上名號的富國麼?後來怎麼就泯然眾人了?淪落到“讓梅西支付足協工作人員工資”的地步。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阿根廷,地處南美洲南端,氣候溼潤,降水充沛,國土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是世界國土面積第八的國家。阿根廷的人口僅有4000多萬,可謂地廣人稀。

更叫人羨慕的是阿根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佔全囯總面積1/4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非常適合農業和畜牧業發展。

此外,阿根廷還擁有豐富的礦藏資源,稀有金屬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鈾礦資源儲藏量名列拉美之首,油氣等資源也比較豐富。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靠近大西洋,綿延5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眾多優良海灣為阿根廷提供了許多不凍港。阿根廷人主要是歐洲移民的後代,基本上沒有民族矛盾。阿根廷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勞動力素質較好。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說的恐怕就是阿根廷這樣的國家。

19世紀初,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以後,阿根廷發展非常迅速,用了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就成為了世界主要經濟強國。

19世紀晚期,隨著國際市場羊毛需求的激增以及冷凍技術的發展,阿根廷的羊毛、牛肉、小麥等農產品出口到歐美各地,出口額不斷攀升,阿根廷成為世界最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依靠強大的農業,20世紀初阿根廷已經成為世界第七經濟強國、第五大出口強國。由於豐盛的物產,阿根廷被譽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它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被視做“南美洲的巴黎”

更加幸運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都沒有波及到遙遠的美洲大陸,對於歐洲人來說,阿根廷就是遠方的樂土,是移民的最佳選擇之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在下一個世紀之交,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賴賬國”。

//成也出口,敗也出口//

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富庶的國家,卻在1980-2018年的四十年間出現了3次債務危機,從世界排名前十的發達國家變成了拉美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那麼這一百年間,阿根廷究竟經歷了什麼?

所謂成也出口,敗也出口。在國際化的大分工中,當一個國家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就會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這就是經濟學上說的“荷蘭病”。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在人們發現“荷蘭病”以前,阿根廷其實已經陷入了“荷蘭病”的陷阱中。阿根廷優質的牛肉、羊毛,農產品等畜牧業產品在歐洲、北美受到了人們熱情的歡迎。為阿根廷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的同時,也影響了阿根廷的工業發展。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在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業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業和簡單的裝配業為主。50年代以後,政府才開始重視重工業、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農牧業在20世紀初以前使阿根廷成為富國,但同時也使它在工業化道路上慢了一步。

另一方面,對外貿出口的依賴也導致了阿根廷自身經濟體系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當阿根廷的農產品出口遭到嚴重打擊,阿根廷經濟就出現了歷史性的大危機。

阿根廷放棄了一直實行的自由經濟政策,實行工業自主化的政策,但為時已晚。國內政治動盪和軍政府奪權,也影響了阿根廷的經濟發展。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阿根廷稚嫩的工業還沒有發展壯大的時候,一些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卻已經積重難返。比如:國有企業經濟佔比較大、效率低下;政府的機構臃腫,行政腐敗;社會的高福利與經濟發展速度不匹配等等。特別是阿根廷還經歷了軍人政府,讓國家的經濟更加難以為繼。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到了20世紀70年代,阿根廷已經開始出現了多次貨幣危機,不得已只能大規模舉債。1980年開始美元進入加息週期,美元指數連續上漲,阿根廷出現嚴重的美元流失,國內通脹飆升,債務危機爆發。

作為拉美債務危機的一部分,阿根廷在這次危機之後國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轉移國內矛盾,阿根廷發動了對英國的馬島戰爭。結果,由於阿根廷自身工業基礎的薄弱,很快就在戰爭中失去了制空權,最終打輸了這場在家門口的戰爭。而後,發動戰爭的軍政府下臺,阿根廷再次陷入了政治動盪中。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雖然後來的政府也希望通過建立高壁壘保護本國工業發展,但是工業基礎的薄弱,讓阿根廷沒有在短時間內發展出強大的工業來。另一方面,國內的富人開始“逃離”阿根廷,一起離開的,還有他們所掌握的財富。

//危機不斷,阿根廷積重難返//

到了2000年,阿根廷再次陷入債務危機的陰影,阿根廷外債總額達1462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外匯收入的4.7倍,當年還本付息佔出口收入的38%。

因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影響,2001年11月,阿根廷政府宣佈無力償還外債,決定實施債務重組。由於政府應對危機,計劃採取緊縮的措施,所以引起了大規模的騷亂和激烈的政局動盪,阿根廷政府放棄了比索盯住美元的貨幣局匯率制度,國內外投資者對阿根廷的信心急劇下降。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阿根廷不僅遇到了債務危機,而且還陷入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通貨膨脹上揚,大批企業倒閉,失業率飆升,經濟大幅下滑。最後阿根廷通過一系列的國際談判和內部改革,直到2005年實現債務重組,長達三年多的債務危機宣告結束。

雖然債務危機暫時算是過去,但是阿根廷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通過有效的改革提高社會效率。反而繼續增加國家公共開支,推行企業國有化、大幅補貼日用品,又把足球轉播權收歸國有等,令國家入不敷出,出現經常性帳戶和財政“雙赤字”。

在債券市場,阿根廷的信用也基本處於破產邊緣,阿根廷央行曾發行過35天短期債券,年利率達到極高的29%,淪為市場套利工具。

2015年年底,隨著美元進入新一輪的加息週期,阿根廷的經濟也開始一落千丈。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2018年初開始,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一瀉千里。8月29日,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安撫民眾的演講被理解為政府向IMF隔空喊話求助,市場信心進一步流失,阿根廷或將再次陷入債務危機。主權債務800億美元,IMF債務500億美元,其他機構債務未統計……阿根廷上空的陰雲,一直不曾散去。

//反面教材的啟示//

政治是經濟的延續。國家信用作為國家貨幣體系的基礎,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深遠。阿根廷通過前期的快速發展,建立起了相對良好的國家信用。遺憾的是,前期的積累並沒有激勵他們利用先發優勢,快速跟上時代的步伐,反而是躺在了“成績單”上不思進取,最終導致受制於人。

“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阿根廷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儘管如此,阿根廷人還不自知,一邊沉浸在先進國家的美夢中不肯醒來,繼續高福利的政策;另一邊不肯提高國內效率,臃腫低效的國有企業繼續消耗著國家財富。內生沒有動力,外部不斷地發生債權的違約,阿根廷終於敗光了家底,經濟也陷入了泥潭難以自拔。

借債本來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身經濟,而非作為一種應急手段。一國如此,一家一人亦如是。經常有些人為了緩解一時資金緊張借貸的情況。但如果長期通過借東牆補西牆,卻沒有造血的功能,那麼災難遲早會再次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