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開外籍人士開戶看人才國際化

2018年8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的決定》和《關於修改的決定》,進一步放開符合規定的外國人開立A股證券賬戶的權限,修改後的兩則管理辦法將於2018年9月15日起正式施行。

一、本次修改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修改《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原有規定的中國公民、中國法人、中國合夥企業等投資者範圍基礎上,增加“符合規定的外國人”作為投資者類別之一,並規定外國人申請開立證券賬戶的具體辦法,由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制定,報中國證監會批准。根據這一修改,目前將允許在境內工作的外國自然人投資者開立A股證券賬戶。

二是修改《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將可以成為股權激勵對象的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範圍,從在境內工作的外籍員工,擴大到所有外籍員工。

二、首批惠及61個國家和地區民眾

在境內工作的外籍人員開立A股賬戶有一個前提:投資者歸屬國(地區)證券監管機構須與中國證監會已建立了監管合作機制信息。中國證監會已同61個國家和地區的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了67份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並於2007年5月簽署國際證監會組織《磋商、合作及信息交換多邊諒解備忘錄》(MMoU),開始在雙多邊監管合作框架下,開展與境外監管機構的跨境監管執法合作。這也就意味著此次開放將首先惠及這61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

三、外籍人士開戶的政策變遷史

2016年8月13日以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外籍人士不可開立A股賬戶。

2016年7月13日,證監會下發《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26號,2016年8月13日起實施),第八條明確規定下列員工可以成為激勵對象:在境內工作的外籍員工;任職上市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或者核心業務人員。在此之後,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該辦法為境內工作的外籍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 但是對於境外工作的外籍人士來說,因其實際工作地、居住地、繳稅地均在境外,參與股權激勵將涉及A股的跨境發行,存在一定障礙,就不能作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對象了。

2018年9月15日起,將允許在境內工作的外國自然人投資者開立A股證券賬戶,將可以成為股權激勵對象的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範圍,從在境內工作的外籍員工,擴大到所有外籍員工。

四、放開外籍人士開戶對人才國際化的重要意義

在資本市場領域放開外籍人士開戶,允許外國人開立A股證券賬戶參與我國證券市場交易、允許對外籍人才實施股權激勵,是吸引境外優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對我國人才國際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增加對外籍員工的股權激勵,可以吸引更多優秀外籍人才

人才競爭國際化。當今國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得天下人才者得天下”,佔領人才高地已成為各國競爭制勝的關鍵。人才短缺是世界性的現象,國際性的人才爭奪已經演變成為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中國在國際人才爭奪戰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一直是人才的輸出國,是國際人才爭奪的重要目標。引智是中國主動應對並參與國際人才競爭的重要一環,是中國參加全球人才爭奪大戰的有力武器,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引智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增加在國內工作的海外自然人對A股的投資和資產配置

與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比較來看,目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遠遠低於海外主要資本市場,這對於看重基本面分析、看中上市公司業績的外資來說,A股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此次開放外籍人士開戶,對於A股來說,首先在目前市場震盪的環境下,可以吸收增量資金,增加海外自然人對A股的投資和資產配置,並通過借鑑境外市場經驗做法,不斷完善我國證券賬戶開立制度,進一步提高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水平,有助於豐富資本市場投資主體,拓寬資金入市渠道,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

有利於促進外籍專業人才在中國境內工作、創業並深入參與中國經濟。

此次新規將繼續促進A股市場乃至金融賬戶國際化,與促進外籍專業人才在我國境內工作、創業並深入參與我國經濟相配合,可有效解決部分上市和股權激勵中因國籍原因而產生代持的灰色地帶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