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安黎美文欣賞《日閒杆》

著名作家安黎美文欣賞《日閒杆》

日閒杆

文‖安黎

1

“日閒杆”是陝西方言,翻譯成普通話,就是不務正業;用民間俚語表達,就是扯淡。

“日閒(陝西話的讀音是han)杆”的字面意思是粗俗的,帶有幾分流氓習氣:無所事事之中,為打發無聊,就抱住一根木杆,用敏感部位在杆上蹭來蹭去,以尋求自我刺激和興奮。

“日閒杆”屬於自娛自樂的行為藝術,直白而直觀,人們不難將其一眼識破,但還有一種“日閒杆”,不但隱蔽得很深,而且還被喬裝打扮,改頭換面,儼然以正襟危坐的崇高面目出現。

2

一個人躲在自家的屋子裡“日閒杆”,哪怕對身體有害,只要無涉於傷風敗俗,無疑屬於他自由權的一部分。因為,他對自己的身體,擁有天然的支配權和處置權。

但他一旦走出家門,於眾目睽睽之下“日閒杆”,那就不成體統,令人頗為不齒,因為他不但會噁心到他人,而且會汙染和敗壞社會的公序良俗。

3

個體的“日閒杆”是無足輕重的,甚至是不值一提的。真正令人擔憂和驚懼的,是全民化的“日閒杆”。

於社會財富的累積無絲毫增添,於國家的進步無點滴推動,於民族的文明無任何助益,於世道人心的改良無些許滋補,甚而像插秧那般埋首躬身地倒著走,卻沉醉於“日閒杆”的集體狂熱而不可自拔。

4

不是所有人都服用了蒙汗藥,都沉睡不醒,而是大家都在拿著明白裝糊塗,都在競相裝睡。

你知道自己是在“日閒杆”,我也清楚自己是在“日閒杆”,但受之於圓滑世故的禁錮,止步於引火燒身的膽怯,卻無人有勇氣將“皇帝的新衣”一語戳穿。

5

個人化的“日閒杆”至多是虛度光陰,但集約化的“日閒杆”,卻會帶來民脂民膏的巨大消耗一一事實是,每一個銅板上,都沾滿了勞動者的汗漬和眼淚。

人人皆醉心於“日閒杆”,猶如滿世界的農夫皆迷戀於賭博,必然導致廣袤田疇的荒蕪一一土地不耕不種,糧食顆粒無收。

彷彿戀愛,當對某一個鐘情的對象烈火焚心時,則意味著對其他人的無動於衷。沉溺於“日閒杆”,“我的眼裡只有你”,必然導致正經事務的乏人問津:監管化為了聾子的耳朵,睏乏者貧弱者難以得到有效的救助,人心的罌粟花愈發地妖嬈瘋長,道德的遮羞布愈發地千瘡百孔……長此以往,滿目瘡痍,綱常失序,一個民族會在自虐中遭到主流觀念的排斥與遺棄,淪為世界的精神孤兒。

6

一人“日閒杆”,那是一種個人愛好;一族“日閒杆”,且那麼地認真,那麼地你追我趕,那麼地自我高潮,肯定是一種需要療治和調養的疾患。

2018年8月6日

《別樣的發現——安黎精短散文彙編》於2017年9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收錄了作者近些年寫作並刊發於各類報刊的精粹散文近百篇,所收錄的文章,大多僅限於一兩千字的篇幅。

文章雖短,但字字珠璣,充分體現出“語言石匠”敘述之考究,字詞之精到,辭藻之雅緻,文華之富於張力和魅力,可謂咀嚼耐人尋味,反芻發人深省,既具有啟悟人智慧促使人向善的陶冶之功,又具有撼動人心的撬動之力,極具思想的厚度和藝術的高度。

著名作家安黎美文欣賞《日閒杆》

安黎簡介:1962年出生於陝西省耀縣農村,現為《美文》雜誌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理事、西安有突出貢獻專家。新書《時間的面孔》由《文伍書系》創辦人陳文伍策劃推廣和代理出版,另出版有長篇小說《痙攣》、《小人物》,散文集《我是麻子村村民》、《醜陋的牙齒》、《不在路上走》,小說集《醜腳牙踩過故鄉路》、詩集《走進人的叢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