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站VS电商平台,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近一段时间,建独立站的呼声逐渐增高,在呼吁建独立站的人看来,此时正是建独立站的大好时机:

1流量价格持续上涨

Facebook的流量成本,从2017年到2018年,平均涨幅约50%~100%。寄希望于持续依靠购买流量而保持盈利的难度,会越来越高。Amazon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广告平台,居于Google和Facebook之后。Facebook和Google的广告总量远大于美国线上广告的1/2,但是Amazon的广告增速比现有公司快6倍。下面第一张图是排名前5位的线上广告平台,第二张图是Amazon、Snap Inc.、Facebook、Twitter、Google的广告收入。从这两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Amazon的广告收入还是广告增速,排名都很靠前。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是由千百万个Amazon卖家做出的贡献。据测算,Facebook的流量费在2017—2018年间,上涨幅度为50%-100%,这项支出对很多中小卖家来说,是无力承担的。

独立站VS电商平台,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独立站VS电商平台,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2树立品牌已经成为电商的趋势

亚马逊高级副总裁Russell Grandinetti对于品牌的建立,曾经这样说过:在2019年,我们将致力于品牌出海,帮助企业更高效的建立国际品牌,开创中国品牌的黄金时期。2018年12月6日,在宁波举行的2018年亚马逊全球开店卖家峰会上,亚马逊传递的信息很直接:创新好产品、品牌出海以及建立品牌。Forrester发布的2019年预测报告中对于B2C部分,认为营销将有更鲜明的品牌立场,更多的品牌开始表明明确的立场来吸引相似价值观的消费者。

3卖家自身的需求

对于很多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建立品牌也成为自身的迫切需求。经过几年的高速和野蛮发展,跨境电商逐渐走向了有序和平稳期,各国的政策加大了管控,平台的政策也更为严格,作为依附于平台的电商卖家,话语权也越来越小。而且还面临着复购率低等问题的困扰,建立品牌更是奢望。

4基于卖家与平台关系的考量

买家与平台的不对等关系,使卖家在与平台沟通时,完全处于劣势地位,电商平台在处理买卖双方的矛盾时,有时为了维护平台的声誉,也并不是总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处理问题,这时,受伤的往往是卖家。再者,平台动辄就以封号为处理原则,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心头。

另外,资源积累、产品差异化、运营自主性和较高的产品售价等方面也是独立站吸引卖家的重要原因。

独立站VS电商平台,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独立站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

1独立站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搭建网站并不现实,比较实用的解决方案是先花少量的成本采购一套基本符合项目前期需求的源码软件搭建起平台,在运营到一定程度后,外包进行二次开发。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前期启动成本低,且可控。

2网站装修

通常意义上的网站装修是指网页的排版、产品图片的美化等,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并不复杂,有专业设计基础的人都可从事。被很多人忽略的是,网站装修另外的意思是网站的界面设计,这是指对话框、操作按钮的美观度和方便性。除了需要较高的设计能力之外,还需要技术员对网站代码的编辑,这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了,还需要对客户操作流程等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才可以。

3网站引流

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吸引众多卖家入驻,就是因为自身巨大的流量。Google和Facebook之所以持续在电商平台上发力,也是基于流量变现的考虑。对于独立站来说,引流就成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4物流

无论是国内直邮还是找靠谱的货代,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今天,国家间的往来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复杂的是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的尾程物流,这才是让跨境电商头疼的事。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着相对发达的尾程物流,但是向中东、印度、东南亚诸国等,要么是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要么是岛屿众多,需要水陆兼备。同时,不同的人文环境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独立站VS电商平台,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5收付款

对于独立站的收付款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支付安全问题了。DHpay、Stripe、PayPal都是国际上大家最常用的支付提供商。这些支付平台大幅简化境外线上付费过程,让消费者只需要填入Email、信用卡、验证码就可以结账,安全性也有了保障。不过,网站本身的安全性却不是上述支付公司可以解决的,还需要运营者加大对网络安全的考量。

据亿恩网报道,在其8月份召开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站台独立站的嘉宾翻了一番。对此,亿恩网评论为“喜忧参半”,喜的是卖家的品牌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忧的是大量独立站的建立,是否超过了市场的容量。

其实,早在2010年左右就有过一次独立站的高潮,但是,随着独立站出现的侵权、仿牌、盗用图片等不良行为,导致了欧美国家对独立站的大力打击。紧接着,2012年下半年Visa卡组织关闭全部中国通道,2013年起Google开始不给小的独立站流量,这两项措施对独立站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呈现的状况是,支持独立站的人有很多言论都夸大了独立站的优势而掩盖了独立站的劣势,不看好独立站的人也有很多言论夸大了独立站遇到的困难。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权衡一下两者的利弊,就不难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在电商平台上遇到了运营困难,并不代表在独立站上就可以轻松解决,而且,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营方式和自身情况,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做电商平台的做电商平台,适合做独立站的做独立站,切忌“跟风、盲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