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紀實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見到了光明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導語

2018年12月26日,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京召開了《媽媽,快拉我一把》作品研討會。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李巖、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黑龍江省作協黨組書記李紅、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長周勇、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副總編輯應紅,以及法學專家皮藝軍、李玟瑾等嘉賓與會。

本文節選自張雅文《媽媽,快拉我一把》研討會速記(摘選)

地點:中國作家協會十層會議室

主持:應紅 李朝全

何建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這部作品是張雅文非常重要的一部力作,關心、關注下一代,特別是關心、關注有一些問題的下一代,一直是我們文學創作,包括報告文學在內的特別關注的題材。我在想雅文起了這個題目——《媽媽,快拉我一把》,看起來是一個對孩子的教育的問題,其實關心到一代人的事業。報告文學作家的作品一直在不斷地催奮人們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這也是她與老伴身體力行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覺得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雅文這部作品《媽媽,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或者“媽媽,快拉我一把”,這句話其實在提醒我們整個社會、我們國家、我們這個時代要特別關心下一代的成長,我想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僅是公安、政法方面,而是我們整個社會都要關注的問題。

李巖(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當前未成年犯罪成為世界性的問題,因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在中國也是如此。

在司法部各地監獄局,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作家協會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張雅文老師跑了十一個省市的未成年人管教所和三所女子監獄,與242名未成年犯、監獄的警官、專家學者面對面地交談,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後來又經過近一年的嘔心瀝血的伏案寫作,完成了這部《媽媽,快拉我一把》的長篇紀實文學。

這部作品實際上寫的是高牆內的故事,但是我們出版這部作品的希望是用高牆內的鐘聲敲響高牆外千千萬萬個家庭和孩子的心靈,對社會起到一種警示作用。從這部作品裡面我們痛心地看到高牆裡一個個稚氣未脫的犯罪少年走入迷途,有的是因為缺失了親情和溫暖,有的是因為缺少了家庭教育,有的是因為生存環境不好,有的也是因為家長的過度溺愛,還有的是考試分數的高壓、校園欺凌等等。

作者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良知,歷盡艱辛走到未成年犯管教所少年的身旁,傾聽失足少年講述陷入迷途的心路歷程,感受他們身陷鐵窗的痛苦煎熬與內心掙扎,為花季少年的無情凋零而深感痛心。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日劇《別讓我走》劇照

臧永清(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雅文老師是我們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老作者、老朋友,在我們這裡出過三本書,一本是《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一本是《蓋世太保槍口下的女人》,還有這本《媽媽,快拉我一把》。這本書我是認真看了。我感覺張老師用母親的心、作家的筆寫完了這本好書,她是用真情投入到寫作中間,所以每一位讀者都會被她那種濃濃的母愛、寬厚的胸懷所感染,我想這是我讀了張老師作品之後的感受。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電影《殺人回憶》劇照

李紅(黑龍江作協黨組書記):回顧雅文老師幾年的創作實踐我們感到,首先雅文老師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她的作品幾乎都是現實主義的重要題材,她更多關注的是國家和民族甚至是世界的現實和未來,比如《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活著,為了天堂的鐘聲》《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她用手中的筆去揭開某一特定時期人類的命運,世界的走向和歷史的真實,去展現生命的真諦、人性的光輝和精神的力量,所以她的作品往往給人帶來恢弘沉重的感受和直抵人心的震撼。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日劇《別讓我走》劇照

梁鴻鷹(《文藝報》總編輯):這部來自生活的大書雄辯地證明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張雅文在自己的採訪當中見證了未成年犯罪的這個世界之大,觸摸了青少年生活這種現實的複雜,她也感受到幹警內心世界的博大,他們的奉獻和博愛。

同時這也是一部超越社會學意義上的人生警示錄,作家在傾聽對話、實錄的過程中,看到一個個失足少年走過的畸形的人生之路,記錄下未成年人犯罪的這種誘因和悔改,深刻揭示了犯罪給家庭、社會和個人帶來的危害。雅文大姐向來不辜負生活的這種厚贈,她通過對未成年犯的採訪,觸摸到了社會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倫理道德的失範。

她通過採訪對象之口發問,為什麼生下我?我拿什麼立命?是為了補上人生的大課等等,所有的發問都振聾發聵,讓我們思考這個社會、思考每個人身上的責任。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電影《熔爐》劇照

李炳銀(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雅文的作品我幾乎全都看過了,包括1988年的《走過傷心地》,她的創作很好地體現了報告文學的格調和風格,這就是關心大事、關心國家民族和民生命運的事情,不是侷限在自己的喜怒哀樂,不侷限在自己的人生的冷暖,所以這種對國家、對社會的情懷一直是她作品有力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果說要解決問題的話,光媽媽拉我一把是拉不回來的,從這一點講雅文這部作品既給了我們很大的刺激、給我們很大的警惕,但是更多的我們還是應該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追究。魯迅在1919年寫過一本《我們現在怎麼做父親》,那個時候他認為封建社會父權很重,孩子沒有自由,孩子都被禁錮了,他希望給孩子自由。但是他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傳統帶給孩子教育的一種壓力,我們今天呢?魯迅的話還沒有過時,不過社會環境變了、文化環境變了,人們生活的價值標準變了,我覺得仍然還有一個“怎麼樣做父親、怎麼樣做母親”的問題存在。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電影《熔爐》劇照

周勇(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長):專家對這本書從文學價值、社會價值方面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特別贊同。比如說書中很多案例是反映了很多青少年罪犯來自於留守兒童,來自於流浪兒童,這確實是我們研究中很關注的,如果不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話,就像剛剛說的養而不教,他們出去打工,就會有更多的留守兒童。

這本書從第一章到第七章主要是探討的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第八章到第十一章專門來描寫未管所裡面的警察在未成年犯的改造方面做的許多工作,我們看到這樣的內容特別有共鳴,對張老師特別表示感謝和敬意。

皮藝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這本書裡的“媽媽”不僅僅限於父母,這個“媽媽”是整個孩子的外部世界,孩子是世界裡面最無助的那個。我曾經參加過反家暴法的活動,去了以後我一看,這是一個針對婦女的家暴的法律。我說為什麼沒有孩子?為什麼沒有老人?為什麼沒有丈夫?因為丈夫也可能成為家暴的對象。所以從大的宏觀角度,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部書的意義,“媽媽”是一種擴大解釋,沒有這種擴大解釋這本書只侷限於一個一個的家庭悲劇,這就有點小氣了。

李玫瑾(中國公安大學教授、博導)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有文學的意義,也是一個社會的調查,同時它裡面有豐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給我們理性的喚醒。這本書寫的是社會的病態和社會的傷疤,它會觸及我們最脆弱、最柔軟的一些東西。

這部書涉及人性的問題,涉及千家萬戶安定與和諧的問題,也涉及人類最柔軟的情感。這本書下一步能不能找一些好的編劇,把它改編成優良的影視作品。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張雅文:我在未管所認識一個是1.95米的籃球少年,他想當作家。我說你想當什麼作家?他當時說想當網絡作家。我就說:“孩子,你聽奶奶話,你的優勢不在網絡,而是在於你真實的現實,你可以寫現實,我來幫你。”他就真的以他的人生經歷寫成了紀實作品。

採訪那天晚上我就把《北方文學》的主編,還有司法廳的三位處長找到一起,我就問主編,假如這兩個孩子能夠寫出作品來,你們能不能發表?我們不只看他的作品好壞,只是為了拯救這個人。當時主編欣然同意。

幾個月後,那個少年真的寫出來了,並刊登在《北方文學》。

後來,我的新書發佈會和他的作品研討會同時進行,這個少年坐在臺下,旁邊還有一位老人坐在旁邊,我就看到那個老人一直在哭,後來知道這就是他的爸爸。這個的孩子發言不僅感動了那些少年犯,也對我們社會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啟發。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媽媽,快拉我一把》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走進高牆,與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面對面地交談,讓他們回溯自己走過的迷途,講述他們或殘缺不全、或缺失親情、或缺少家教的家庭,透視他們的生存環境,給世人以警示。

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歷盡艱辛,走進全國未成年犯管教所,傾聽未成年犯講述陷入迷途的心路歷程,感受他們在鐵窗之內的痛苦煎熬與內心掙扎,為花季少年的無情凋零而深感痛心……

真實的人物,真實的記錄,痛徹的追悔,真心的告白。作品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誘因與誨改,深刻揭示了犯罪給家庭、社會及個人帶來的危害。尤其是對監獄警察的責任與擔當、勇氣與堅定的書寫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深刻的社會意義與教育意義,觸目驚心的成長雷區,堪稱每一位父母與教育工作者的教科書。

一篇纪实作品,他灰暗的人生见到了光明

張雅文

1944年出生。曾是國家一級速滑運動員,現為國家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多次自費赴韓國、俄羅斯、亞歐等國家採訪,出版《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百年鐘聲——香港沉思錄》《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韓國總統的中國御醫》《玩命俄羅斯》《生命的吶喊》《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等二十餘部作品,也是《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不共戴天》等五部一百二十餘集電視劇的編劇。

其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多項大獎。多部作品被譯成外文,傳播海外。2015年6月24日,習近平主席將其英文版反戰小說《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作為國禮,贈與比利時國王菲利普。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購書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