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文丨燒腦廣告(shukewenzhai)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在今天爆紅,提醒著我們,生活還有另一種可能。

視頻媒體、綜藝節目,就連爭分奪秒的廣告行業也慢了下來。

最近,看到了一個名為《不負此生》的“慢廣告”。這個不到六分鐘的廣告,令人回味無窮。

https://v.qq.com/x/page/l07602ydihd.html

記錄,還生活本真

短視頻如快餐一樣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製作精良的影片,仍可以用鏡頭語言講述好故事。

廣告開頭,黑白的色調下,三個背影快速切換:飛機艙門,跳傘員背影透露著踟躇;鄉間,一位青年眺向鎮子,狂風吹起了他的頭髮,似乎有點茫然;辦公室裡,時鐘噠噠走著,黑暗淹沒了仍在加班的人。

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累、無助、疑問、困惑、躊躇,短短几個鏡頭就定下整個視頻的基調,也勾起了人們的回憶。而後對三個故事的闡釋,鏡頭語言與演員情緒相得益彰。

無論是昏黃的燈光下女孩沉默的臉;還是年輕村官的熱情洋溢與冰冷的石牆的對比;亦或是KTV和實驗室裡兩種不同的熱鬧,雖有藝術加工,但鏡頭仍盡力還原生活的本真,戲劇衝突並未喧賓奪主。


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為了某個目標,努力的堅持,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影子。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與其說是劇情設置,不如說《不負此生》很好地將生活濃縮了。

文案,層層推進情緒

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用鏡頭講故事,但《不負此生》的幾句文案,穿針引線,頗為點睛。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沒人知道堅持下去會怎樣”。


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以往我們看見的成功,雖然並非一蹴而就,但主角們總能逢凶化吉,前面的苦難好像只是點綴。但這則廣告卻將更多的鏡頭放到了主人公的迷茫與痛苦上,這更符合普通人的經歷,也更容易引發共鳴。

三分鐘的情緒積累,一句“走心”的文案,讓觀眾由“看客”的身份脫離,視頻開始與觀眾溝通:大家都是普通人,誰不是一邊咬牙堅持,一邊心裡發虛。面對外部的不解,我們還能咬牙堅持,但來自內心的質疑,往往讓我們停下腳步。正如影片中所說的那樣,很多時候,最大的障礙反而是自己。

通過三個主人公的故事,《不負此生》凝練了當下人們迷茫的困境,並通過文案,穿針引線般串起品牌和大眾,建立情感聯繫。

留白,視頻之外還有真實人生

更難得可貴的,是廣告並未以說教的口吻,指導觀眾的人生,而是留下了開放性的問題,用以一種溫和的、循循誘導的口吻說道:

無論你選擇什麼,希望你不負此生。

明明三個故事如此熱血,但文案卻分外剋制,不煽情。這種留白,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

這支短片作為魯南製藥建廠50週年的廣告片,選擇舒緩,不功利的步調,顯得極為恰當。

而影片背後也隱含了一個企業的真實經歷和企業精神。

片中科研人員趙晶晶的故事,正是取材於魯南製藥的真人故事。


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她是一個普通科研人員,也曾拒絕過國外的高薪工作。和影片中一樣,在科研開發的過程中,她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一邊是燃燒的經費,一邊是停滯的進度,陷入了低谷狀態。

而在此時,魯南製藥前董事長——趙志全卻不斷鼓勵和肯定她,獨自扛起經費問題,批下長假讓她休息調整。在重拾信心後,整個科研團隊終於獲得了成功。


人要活成什麼樣子?魯南製藥用真實故事說出了答案……


可以說,片中研發人員的故事,就是魯南製藥的化身,而品牌今天的成就跟趙志全同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他用盡一生,將一個瀕臨破產的藥廠做到全國藥企前列。每年超高投入研發費用,有時高達18%,只為讓中國人能夠使用上那些與昂貴的進口藥同樣療效的優質藥。他去世時,臨沂有一萬多人趕去送別,十里長街,這才是真正的藥神。

廣告不是選幾個熱血的故事講講“大道理”,而是用企業員工真實的經歷,趙志全的一生去詮釋“不負此生”的主題。因為真實,所以分外動人。也讓我們在看視頻之餘,更多的思考自己的人生。

看完《不負此生》,燒腦君覺得,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觸動人心有時候可以很簡單。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只能疲於應對層出不窮的麻煩,漸漸變得麻木,很少再有為某些目標全力以赴了。但我們內心深處,其實也渴望著某一刻,為自己,為他人拼盡全力。

不因他人的不解和自己心底的質疑否定初心,在繁雜中找到自己。我想,這就是它打動我們的原因吧。

今日互動:

你最近一次拼盡全力,是什麼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