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中國歷史上的夏朝,就像個失蹤人口一樣的存在,明明知道有,就是找不到。

用中外結合的方式,來重新審視中國歷史上的夏朝,為了保證不被認定為抄襲(把自己在悟空的內容,放到自己的頭條號上,笨笨的頭條都認為我在抄襲),本文的簡本放在悟空問答。

其實中華的歷史很長,應當還不止5000年,但是文明史就可能真沒有5000年。

先來叨叨中國人的歷史吧,在新疆的小河墓葬中,埋葬在最下層的遺骸中,已經被檢驗出有南方的基因,也就說約4000年前吧,中國人就已經擴散到新疆地區了,若沒有一定的人口基數,這樣的擴散是不會發生的。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小河墓地

研究中國歷史最方便的一點,就是中國有完備的歷史記載。在中國的竹書紀年、史記等重要文獻,都記載了夏朝的存在,可就是苦無考古證據,在出土的商朝甲骨文中,竟然就沒有“夏”字(也有可能是沒被認出來),很難想象在整個商朝時期,居然就沒一個字提到前朝的夏朝。

當然,一個成熟的商朝,是不會憑空出現的。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良渚現場

到目前為止,對發現的二里頭、良渚和陶寺等遺址,都做了深入的現場考古和發掘。對這些遺址都已經發掘了幾十年,在發佈了無數的考古報告後,就是沒能拿出夏朝存在的過硬證據。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陶寺遺址現場

到了此時,連外國人都開始嘰嘰歪歪了。他們先是提出,長期以來在中國的考古界,就一直痴迷於對夏朝存在的先入為主觀點,很可能夏朝就是不存在,只是周朝人為了證明自己取代商朝的合理性,而偽造出來的一個朝代,既然商消滅夏是合理的,那麼周滅商也是合理的。或者說夏朝,其實是以“春朝”、“冬朝”的方式存在。而不是歷史書上寫的夏,相比商朝迅速的考古證實過程。經過了大量投入和長期堅持的考古努力,還不能發現夏朝,是不是該改一改思路啊?

這些個英國洋鬼子,居然說的有板有眼。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許宏(左邊第一個)

然後就是最有希望的二里頭遺址。其實本人非常欽佩發掘二里頭遺址的的幾代考古學者,還是現任隊長許宏的粉絲。針對二里頭遺址,洋鬼子也提出了不少意見,尤其對原先宮殿位置(靠夯土判定)的建築物,就提出了尺寸和規模太小的問題,究竟這個建築物,是一個商量國家大事的宮殿,還是一個祭祀用的廟堂,現在並不能下定論。同時還認為在二里頭遺址中,很多墓葬的規模和隨葬品質量上,還稍遜於陶寺或良渚的規模和水平。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二里頭宮殿主殿

黑框框裡面就是宮殿位置,每一個房間大約50平方米,合計不到200平方米。

“夏”朝存在嗎?或許它應該被叫做“冬”朝

高空俯視

剩下還有實驗室的精度問題,有資料說,中國一些實驗室的檢驗方法精度,存在高達32%的偏差。

“夏”是真實的存在嗎?完全有可能,但還不能斷定,“夏”朝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究竟是不是叫做夏?也未必可知

用民國時著名史學家顧頡剛的觀點做個總結:不輕易去否認夏朝的存在,但要更多的依靠考古、而不是靠文獻,去考察和了解夏朝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