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明已募集超百萬資金抄底A股 “明星”光環能否延續?

2018年,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可以說是悲慘的一年,截止至12月21日,三大指數2018年全年累計下跌超過20%。這一年,整個基金業哀鴻遍野,相關統計顯示,鼎薩投資、匯利資產、明達資產等多家知名私募年內虧損超過20%,私募大佬葛衛東創立的混沌道然旗下數只產品淨值更是跌破0.6元。偏偏此時,有位大佬卻自立門戶,不足一月便募集近120億“兵馬”,枕戈待旦欲殺入股市,他便是東證資管明星投資管理人陳光明。

陳光明已募集超百萬資金抄底A股 “明星”光環能否延續?

8年賺了700%

陳光明曾就職於東證資管,1998年加入,將近20年的時間,一路從研究員做到投資經理最後坐到董事長的位置。陳光明在東證資管的20年,業績牛的不行。他管理的東方紅4號,8年來的收益高達700%。

據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紅4號積極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成立於2009年4月,為靈活配置型基金。陳光明管理期間產品規模穩定在8億左右,股票倉位60%至90%。除股票外,產品階段性投資基金(主要為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債基)和債券。產品重倉股集中度極高,重倉股市值佔股票投資市值比例不低於 70%,主要以大市值股票為主。在陳光明任職的9年間,產品超額收益率433%,除2014年、2012年外,幾乎歷年收益均超越滬深300。

從歷史持倉來看,重倉頻率最高的分別是伊利股份、恆瑞醫藥、宇通客車、格力電器、老鳳祥、雙匯發展、中國平安、萬華化學、貴州茅臺、海康威視、青島海爾等。經測算,伊利股份、恆瑞醫藥、格力電器持有期長且持有收益突出,持有收益佔所有重倉股持有收益的 30%,其中伊利股份持有收益佔所有重倉股持有收益的 15%,除此之外,外高橋、海康威視、國投電力、宇通客車、萬科 A 和中國平安的收益貢獻度也較大。

陳光明已募集超百萬資金抄底A股 “明星”光環能否延續?

今年3月8日,陳光明離開了待了20年的東證資管,隨後於今年10月創辦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證監會10月26日公告顯示,已於10月23日核准設立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註冊地為上海市,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

截止12月2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基金專戶產品公示信息顯示,陳光明掌舵的睿遠基金又有2只產品完成備案,至此完成備案的專戶產品數目已增加至20只,產品規模共計119.71億元,投資者合計2643戶。

由深度價值投資向成長價值轉變

如何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向來是業內一直在討論的話題。陳光明認為,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不虧錢和時間長。圍繞這個目標,價值投資團隊不應追求短期內的高收益,但憑藉長期的複利增長,足以讓回報可觀。價值投資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2016年三季度末,他所管理的大集合東方紅4號,持有的都是標準的價值股。東證資管的其他產品,也大多是這個風格。

“無論做實業還是做投資,只要你是實實在在的、不是想從博弈的角度來賺錢、不是完全不去創造價值、不是隻想著轉移價值的話,那麼無論做實業還是做投資都是一樣的。”

至於被問及為何做價值投資?陳光明坦言,做價值投資,晚上睡覺會比較踏實些。價值投資有一點好處是,如果你選出好股票的概率比較高,那麼股票放在那裡就會有很多的收益實現辦法,並不一定要等到一波行情來了或者哪個風格輪到你才能賺錢。

但是陳光明在一次分享會上表示,這幾年已從深度價值向成長價值的方向在轉變。“當然,就是如果被投企業確實不錯,那麼就不僅僅是一個價值迴歸的過程,好的公司會持續創造價值。成長價值投資最大的挑戰,在於你對人的判斷,這種成長價值股對企業領袖要求比較高。我特別看中企業家精神,越是偏成長價值投資,越對人的依賴非常大。”

陳光明已募集超百萬資金抄底A股 “明星”光環能否延續?

可否再續投資“神話”?

儘管投資者對陳光明自創品牌充滿期待,但是睿遠基金是個新團隊,磨合是否順暢是個未知數。據資料顯示,剛成立的睿遠基金具有超豪華團隊。獲批公告顯示,該基金四名合夥人陳光明、傅鵬博、劉桂芳和林敏分別持股55%(出資5500萬元)、32.51%(出資3251萬元)、7.5%(出資750萬元)和4.99%(出資499萬元),陳光明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傅鵬博是興全基金原副總經理、明星基金經理,擁有24年證券從業經驗。他在管理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基金的9年裡,業績回報率高達427.22%;劉桂芳曾任國泰君安合規總監、副總裁、首席風險官;林敏此前是招商銀行總部財富管理部、零售銀行部財富產品負責人。

同時,投資業有個理論叫路徑依賴理論。理論表示: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言下之意就是,今年你成功盈利了,你會一直按現有的方式進行,但是市場卻是多變的。

基金業最知名的基金經理可能就是王亞偉了,所謂基金男神,但是他奔私後,業績平平,以11月份的業績記錄看,王亞偉的千合資本今年以來是虧損31.43%。千合資本旗下41只產品中,今年以來收益數據可查且仍在運行中的基金一共20只,其中16只年內虧損,王亞偉管理的昀灃、昀灃3號年內虧損均超過35%。

2015年媒體稱為基金一姐的王茹遠,奔私後沿襲其一貫的所謂全通教育一類成長股風格,給新客戶帶來損失慘重,近年來基本銷聲匿跡了。

過去,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就是依靠這種獨具一格的、集中的持股風格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那麼在以後,他們往往會延續甚至強化這種風格。

但是,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市場是複雜多變的。如果回憶一下A股各年度的投資風格,你會發現,可以說是一年一個風格,2013年炒移動互聯網、2014年炒金融地產、2015年炒新興成長、2016年炒新能源、次新股、2017年炒白馬藍籌,每年的風格都在切換。以A股風格轉換之快,一種風格打天下,過猶不及,去年的冠軍,今年可能就墊底。

因此,小編認為,投資過去成功不代表現在及將來投資會一直成功,投資需要不斷的學習。股市是多維度的,基本面只是其中的一維,投資很多時候是在情緒、夢想的維度展開,因此明星效應的追隨需要謹慎,畢竟陳光明自己也曾經說過,人多的地方是不能去的,何況不合理的東西還有這麼多人去效仿。

(來源:巨豐財經綜合興業證券、倉都加滿、第九屆中歐私人財富投資論壇)

大數據剖析資金動向!獲取更多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盡在“聚股票”公眾號(ID:jugup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