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丨高效預習、複習方法,值得借鑑!

在孩子小學低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比掌握多少書本知識重要的多,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通過好的學習方法來養成,我們都知道學習要做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但有哪些具體有效的學習方法可用?

預習、複習,這些工作開始時收效很小,不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課業逐漸增加時,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那麼,如何做好這些就是每一位家長應該著力引導的內容了。今天,小達老師就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要如何預習與複習,分享給大家幾個方法,看能不能幫到您。

01 語文預習 “看”

就是對要學習的新內容先從頭到尾默讀一遍。別小看這個內容哦!對新內容的默讀可以對新知識有個初步的瞭解,並在大腦裡形成初步的認識。

1、默讀全文,標出自然段。

對於未來孩子的學習,默讀本身也是必須鍛鍊的一個內容。

例如,在理解考試題目要求時,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關鍵點全憑孩子的默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才把默讀放在第一位。

2、把要求認識的字和會寫的生字在課文中用喜歡符號圈出來,讀三遍。

語文預習 “標”

把課後的會寫字會認字用不同的標記標在課文中,也可以標註出自己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字詞。

1、把生字描紅,預習要求會寫的生字,查字典理解字義。(包括:音序、部首、除部首再查幾畫、組詞三個)按老師給的列表認真完成。

2、用“——”劃出課文中的新詞,(包括本課新出現的成語,不懂的詞語)先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再查字典對照,把詞義寫在課本的空白處。

標註過程本身就是孩子對自己認為的難點進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過程。

上課40分鐘很難保證低年級的孩子能時刻專心致志,他在預習階段標註好了重點詞語,即使他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這些字詞時留意記錄。

語文預習 “讀”

大聲認真地將課文讀三遍,讀正確,讀通順,同時再次標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句或者段落意思。把你認為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優美、值得學習、借鑑的詞句用“~~~”畫出來 ,多讀幾遍,也可以寫一寫。在不理解的地方用筆標出來,畫上問號。

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鍛鍊孩子朗讀能力的時候,帶著感情朗讀課文本身就是對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鍛鍊,您說是不是?

語文預習 “組”

就是給課後重點的字組詞。這個階段可以藉助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完成,不僅對重點詞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學習工具也得到了鍛鍊,是不是一舉兩得呢?

語文預習 “思”

就是嘗試著回答一下課後的問題。我們說過,學習課文本身就要源於課文但高於課文。

升入三年級了,預習的要求也有所改變了,讀完後,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用一句話或幾句話概括。(比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繪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等等。)(用鉛筆)

請家長輔導孩子們按照新的預習要求預習,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聽課課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四五六年級打好堅實的基礎,預習後,請家長檢查,簽字。

02 語文複習 “讀”

熟讀課文(直到能背誦為止,尤其是精彩文段、古詩,以便積累語言。)

語文複習 “說”

主動向家長彙報課堂學習情況:學習語文的心情、老師課堂講述的內容、舉手發言的情況、同學介紹的小資料、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等。

語文複習 “寫”

鞏固字詞,讓爸爸媽媽聽寫字詞或者自己背寫之後檢查改正並牢記。

勤練作文,就你今天一天的學習說幾句話,要求語句通順,也可以寫寫。

03 轉折關鍵期要掌握好

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點,關鍵期,會學的孩子和不會學的孩子在成績方面會拉開很大的距離,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打好基礎,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語文課本只是一個大綱,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不多的挖掘和拓展。問問題就是最好的拓展方法,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以輔導,也可以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問老師,而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孩子才是最感興趣的。

當然,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有很多的預習方法可以借鑑,如果在剛開始培訓孩子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能與孩子一起演繹一下課文中的內容,那就再好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