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村從山西天下之中移民而來,移民時將舜王廟隨遷


瓦崗鄉位於河南湯陰縣城東南部火龍崗上,全鄉地勢因呈脊型瓦狀,故名瓦子崗,也稱博望崗。

瓦崗鄉地處火龍崗中段,地薄水缺。境內有邶城遺址,史載為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於此。

寒泉村,據傳,此地是殷紂王祖墳,後來墳中出現一水洞,成為泉。泉水殊寒,便取名寒泉。

《詩經•邶風》中“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即寒泉村。有大、小寒泉(因居大寒泉之南,故也稱南寒泉)對稱而來。

乾隆年間縣誌載:舜廟,在寒泉,村民皆自蒲遷,蒲民載舜德,戶祠之,遷時載主以行,因共為廟以祀之。

蒲即蒲坂,今天的山西永濟縣蒲州鎮。永濟古稱蒲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的核心區域。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蒲坂為“天下之中”。

《路史》中記述:“柱所都蒲坂”,認為上古傳說中的農神,即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於此。

先秦史專家丁山先生考證:能植百穀百蔬的“柱”就是“后土”的省稱,后土祠出現在河東亦是淵源有自。

舜: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

舜是德、孝、仁、誠的首倡身體力行者。大舜廟是中國曆代祭祀先帝的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