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陸地作戰時軍隊會擺出隊形、使用陣法,海上作戰時軍艦也需要編組為一定的陣型,以求最大限度凝聚、發揮、增強多艘軍艦的戰鬥力。

1894 年9月17日中午12時5分,“定遠”艦的桅杆橫桁之端升起命令艦隊前行的旗語時,此次作戰應採用的陣型也被同步傳達。總查漢納根戰後在戰鬥報告中記述,選擇何種陣型是由右翼總兵、“定遠”艦艦長劉步蟾決定的。

在北洋海軍中,提督丁汝昌是主抓全局的行政事務官員,北洋海軍的日常訓練、戰術運用等海軍專業技術事務主要由船政學堂畢業的左翼總兵林泰曾和右翼總兵劉步蟾共同處理,二人都是總兵、翼長,林泰曾木訥、文弱, 但家世背景不凡(姑父是原船政大臣沈葆楨、叔公是原兩廣總督林則徐),而劉步蟾性格剛烈、強勢,實際上在軍中的地位凌駕於林泰曾之上。此時, 丁汝昌選擇以“定遠”為旗艦,“定遠”便成了這次海戰中北洋海軍中樞所在的司令艦。指揮海軍作戰並不是丁汝昌的專長,他在艦上的角色類似於督軍,猶如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而身為翼長、總兵,又是旗艦艦長的劉步蟾是北洋海軍此次海戰的真正戰場指揮官。

劉步蟾當天選定的作戰陣型,在戰後北洋海軍所作的戰況彙報中稱為夾縫雁行(“行”讀“杭”音)陣, 在北洋海軍的重要陣型規章《船陣圖說》中可以找到有關這種陣型的說明。

顧名思義,夾縫雁行陣是由“夾縫”和“雁行”兩個要素組合而成的。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北洋海軍主力由雙列縱隊變化為夾縫雁行陣的變陣過程示意圖

所謂“夾縫”,是對陣型中軍艦戰術單位組成模式的說明。在當時,一支艦隊內的基本戰術單位,可以是單艦,也可以是雙艦或三艦,即小隊。艦隊運動、作戰時,一個戰術單位會被作為一個單獨的作戰元素來考量,為求雙艦或三艦為單位的組合在戰鬥時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同單位內的軍艦會排列成一定的艦位組合。其中以雙艦為單位,一艘軍艦在前方,另外一艘軍艦在前艦的左後或右後方45度夾角位置的戰術組合樣式,就譯作夾縫,分列前後的兩艘軍艦在作戰時可以互相應援、配合。在當時的日本海軍中,這種戰術組合被稱為梯陣。

而夾縫雁行陣中的“雁行”,是指多個採取夾縫組合的2艦小隊,橫向排開,形成一個橫隊,如同大雁成行一般,即橫陣,在日本海軍中被稱為單橫陣。

陣型本身只是一種艦船的編隊組合形式,要發揮出威力,還必須輔之以匹配的戰術運用規則。北洋海軍的海戰戰術規則,其實早在海戰之前,甚至在甲午戰爭之前就已經制定完成並傳達給全軍。規則共有三條內容,北洋海軍艦隊在與任何敵方軍艦作戰時都應遵循:

1. Inaction, sister ships, or sub-divisions of pairs of ships, shall as far aspossible remain together,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in attack and defence.(姊妹艦或者同小隊艦,應儘可能協同,互相配合進行作戰。)

2. Aruling principle should be to keep bows on to the enemy. (基本戰術法則是艦艏保持朝向敵方。)

3. Allships must, as a general rule, follow the motions of the Admiral.(所有軍艦必須遵守號令,跟隨旗艦運動。)

僅僅從字面描述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以姊妹艦或同小隊軍艦的組合為戰術單位、採用艦艏朝敵戰法等內容其實都是在強調使用夾縫雁行陣時的戰法。由這一早在戰前就頒佈的戰術規則可知,選擇夾縫雁行陣作為戰鬥陣型,是早已制定的方略,並非是遭遇日本艦隊時劉步蟾臨時起意做的決定。

將夾縫雁行陣和三條戰術規則綜合起來,所呈現的戰法就是19 世紀60 年代後流行於世界海軍中的亂戰,現代又稱機動戰術。海戰中的亂戰,類似於陸戰中的肉搏戰、白刃戰。

在18世紀,風帆時代的歐洲海軍受軍艦的機動力限制,青睞戰列線(line of battle)決戰,其基本模式是,敵我雙方都將軍艦編組為縱隊,兩個縱隊並列,或同向而行,或對向而行,或乾脆錨泊不動,利用舷側火炮互相射擊,以決勝負。18 世紀末,英國海軍首創不排成縱列與敵方進行舷側火力對抗, 而是大膽地將己方軍艦編組為橫隊,直接突入、擾亂敵方陣列,迫使敵方進入近距離交戰的戰法,“數群攻敵,或一群分應,求亂敵陣”。1805 年, 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正是採取了這種戰術,在特拉法加海戰中大敗排列為單縱隊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為英國贏得了海上霸主地位。

19 世紀,進入蒸汽時代後,海軍主力艦朝蒸汽鐵甲艦方向發展。一方面, 軍艦上的火炮佈置思路發生了重要變化,人們不再在軍艦舷側密集佈置火炮,使得以舷側炮火對抗為主要作戰樣式的縱隊戰列線戰法顯得更加不合時宜。另一方面,由於鋼鐵軍艦自身防護力大大加強,而同時期火炮的射速較慢、炮彈的破壞效能較弱,僅憑炮火攻擊難以在短時間內擊沉、重創敵艦。因此,追求突擊、近戰的亂戰戰術受到歐洲海軍界的重視。1866 年7 月20 日,奧地利與意大利海軍爆發了著名的利薩海戰(Battle of Lissa),奧地利海軍艦隊司令馮·特格特霍夫(Wilhelm von Tegetthoff)採用“人”字形的橫隊, 採取亂戰戰法,打亂了編成縱隊的意大利艦隊,通過近距離射擊和撞擊,徹底擊敗了對手。

利薩海戰是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數十年間,世界上發生過的唯一一場大規模海戰,此戰中奧地利海軍的陣型、戰術、戰法,被海軍界奉為圭臬,甚至為了適應在亂戰中進行近距離撞擊的需要,在軍艦水線下的艦艏部位裝上鋒利如刀的撞角,幾乎成了潮流。北洋海軍選擇夾縫雁行陣和亂戰,正是基於這種歷史背景,在19世紀70至80年代成長起來的北洋海軍,可以說就是這種戰術思想的忠實學徒。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北洋艦隊向清廷彙報的演陣圖中從雙魚貫轉變為雁行陣的變陣說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輿1250 號

對北洋海軍所選擇的這種陣型樣式,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大學的重要戰術教材《海軍戰術一斑》曾做過重點介紹。教材中稱,此陣型為歐洲海軍的主流陣型樣式,奉行進攻至上,“提倡戰鬥主義,衝鋒至上”,對各艦的勇氣、航海技能要求極高。現代中國關於甲午黃海海戰的討論中,經常出現有關陣型對與錯的思考,實際上任何一種陣型,從其設計初衷來說都是最佳的,根本不存在錯的陣型,海戰中排列此陣型的艦隊能否擊敗排列彼陣型的艦隊,其要害因素往往在於艦隊是否能夠駕馭得了其選擇的陣型。這一點和圍棋博弈中的佈局定式非常相似,圍棋中開局所用的各種佈局定式,背後都蘊藏著老謀深算,歷史上也都能找到大量憑此獲勝的先例,都是最佳的樣式。然而由於博弈的人棋力不一,其對定式的理解也不一,九段高手能借以大獲全勝的定式,並不能成為所有人獲取勝利的不二法門。

如果僅就北洋海軍的艦船樣式、火力情況而言,夾縫雁行陣和亂戰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北洋海軍包括鐵甲艦“定遠”“鎮遠”在內的主力艦,多是艦艏方向的火力較強,且都裝有撞角,適合進行艦艏對敵的突擊、亂戰。而猶如衝鋒、拼刺刀一般的亂戰,還可以使北洋海軍規避火炮射速慢、彈藥效能差的痼疾,避免進行自身不佔優勢的炮火對戰。當衝近敵方編隊時,北洋海軍即可發揮小規模戰術單位在操控、機動能力上的優勢,以兩兩配合的戰術組合,採用撞角撞擊、發射魚雷、火炮抵近射擊等打法,於亂中取勝。

不過,北洋海軍使用的夾縫雁行陣和亂戰戰術,其實隱藏著極大的危險和不確定性。就如同陸軍的衝鋒、拼刺刀一樣,進行亂戰時必須抓住機會,在儘量短的時間內衝到敵方陣前發起攻擊,以防在衝擊途中遭到敵方的火力壓制和重大殺傷。1894年9月17日從大東溝外海向西南方煤煙升起處駛去的北洋海軍主力,幾乎每一艘軍艦的動力源——鍋爐都接近乃至到了報廢年限,在這樣惡劣的動力狀況下,能否迅速衝到敵軍陣前就成了未知數,倘若無法做到這一點,一旦被敵方炮火壓制,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衝鋒戰術是一種有進無退的戰術,只有不斷地衝擊才有可能獲得勝利,一旦被敵方遲滯或者己方發生潰退,必將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本文摘自《中日甲午黃海大決戰》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