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I·觀點|孫德剛研究員就美國從敘利亞撤軍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

2018年12月27日,上外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研究員就美國從敘利亞撤軍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見《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12月27日第6版),全文如下:

美國真“撒手不管”敘利亞了?

MESI·观点|孙德刚研究员就美国从叙利亚撤军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了!據法新社消息,美國國防部已正式頒佈行政命令,美國將從敘利亞撤出軍隊。消息一出,舉世震驚,不僅美國的盟友坐不住了,美國國內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那麼,撤軍是否意味著美對敘“撒手不管”了?誰將填補美撤軍後留下的權力真空?未來中東局勢又將何去何從?

突然撤軍驚了誰?

12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美國已經贏得了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戰爭,並將撤出美國在敘利亞的2000餘名駐軍。

美方官員隨即透露說,撤軍將在60天到100天完成。有消息稱,即將卸任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已經簽署執行令。

對於美國的決定,俄羅斯第一時間表示歡迎。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美國宣佈從敘利亞撤軍,將為敘利亞帶來“真正、實際的政治解決前景”。

但是美國盟友很受傷。法、英、德政府相繼表示,美國的決定將不會影響他們對敘的軍事介入,他們將繼續和其他盟友合作,打擊在敘極端勢力。

“特朗普撤完駐敘美軍後,駐伊拉克、阿富汗和韓國的美軍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目標?”韓國《中央日報》發出這樣的疑問。《韓國日報》也稱,從美軍撤出敘利亞來看,如果韓國不能大幅提高分擔費用,不排除美國消減駐韓美軍的可能。

反對抗議也在美國國內應聲而起。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驚呼,“這是送給俄羅斯和伊朗的聖誕大禮。”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科克爾稱,這不僅增加了“伊斯蘭國”死灰復燃的可能,而且將使中東盟友今後不可能再信賴華盛頓。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內反對撤軍的聲音很大,原因很複雜。首先,部分國會議員批評總統在做出這一決定前未充分與國會溝通;其次,強硬派認為美倉促撤軍,正中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下懷,導致俄進美退;再次,親以勢力認為,撤軍決定使以色列陷入孤立境地,甚至向伊朗發出錯誤信號,誘使其加強在東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導致“伊進以退”;最後,部分民主黨人士認為,撤軍會導致“伊斯蘭國”捲土重來,美國盟友——敘利亞庫爾德人也遭拋棄,恐被迫向敘政府屈服。

戰略超脫為了誰?

談及突然撤軍敘利亞的原因,特朗普表示,打擊“伊斯蘭國”是美國政府“讓美軍留在敘利亞的唯一原因”,“伊斯蘭國”如今已被“剷除”,美軍應該“回家”。

此外,從敘利亞撤軍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之一。他多次抱怨其他盟國沒有擔負相應的反恐任務,並稱現在“是讓其他國家投入戰場的時候”。

然而,美國政府的說法顯然難以服眾。俄羅斯《消息報》引述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沙馬諾夫的話稱,特朗普稱美軍在敘戰勝了“伊斯蘭國”,不僅國際社會不相信,連美國國內及其盟友也不相信。

“這是美對敘採取戰略超脫策略的轉折點。”孫德剛認為,近年來,美在對敘政策上經歷了四個階段:2011-2014年,奧巴馬政府通過經濟和軍事援助,支持敘反對派,與阿拉伯、土耳其和歐洲盟國一道,組建“倒巴沙爾”統一戰線;2014-2016年,隨著“伊斯蘭國”肆虐沙姆地區,反恐成為美在該地區首要任務,美加大軍事介入力度,並向敘利亞和伊拉克增派多達1萬名特種部隊和軍事訓練人員;2017-2018年,特朗普執政期間,“伊斯蘭國”作為實體已被打垮,美降低對敘反對派的援助力度,同時美以敘政府使用化武為由,兩次空襲敘境內,開啟了“空中干預模式”;如今,美對敘政策恐將進入第四階段,美宣佈從敘完全撤軍後,鼓勵土耳其和部分阿拉伯盟友衝鋒在前,美保持戰略超脫。

而在美國政府宣佈從敘撤軍兩天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願意“接盤”,繼續在敘打擊“伊斯蘭國”和庫爾德武裝。

孫德剛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滿足中東盟友土耳其的訴求。在當前美土關係改善的背景下,美默許土軍隊進入敘利亞,建立勢力範圍,以“回報”土在卡舒吉被害事件上對美配合。二是本著“美國優先”原則,特朗普政府對中東權力平衡、民主拓展和擴大美國在敘利亞主導權興趣不大,因此從“收益—成本”出發,試圖減少軍事開支。而土軍隊要求南下,與美撤軍的訴求一拍即合。

解局中東依靠誰?

“美國外交戰略大轉移”,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將對中東地區局勢影響深遠。孫德剛認為,首先,俄羅斯和伊朗將進一步擴大在敘政治和軍事影響力,土將在敘庫爾德地區填補美國撤軍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三國將對敘戰後秩序安排發揮關鍵作用,但彼此矛盾恐將上升;其次,由於缺乏美國的領導,沙特、埃及、阿聯酋、約旦等組建“阿拉伯版北約”的難度增大;最後,敘庫爾德人在喪失美支持、同時面臨土打壓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尋求對敘政府的妥協。

那麼是否可以因此認為,美國打算將整個中東棄之不顧?

答案是否定的。孫德剛認為,美從敘撤出2000人,並未改變美在中東整體軍事佈局。時至今日,美仍然是中東地區部署軍事基地和駐軍人數最多的國家,包括在土耳其、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巴林、沙特、阿曼、吉布提、以色列、阿富汗等國共部署了5萬多人。美將在中東關鍵地區——海灣、地中海和紅海地區繼續維持強大軍事存在。同時,美將繼續執行“減少投入、戰略超脫”政策,鼓勵盟友發揮更大作用。

未來美國將如何佈局中東?中國中東學會會長楊光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一是重新界定其在中東的戰略利益,維護在中東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下降,反恐、遏制伊朗、保護以色列和約旦將成為其核心利益;二是要發揮巧實力,讓其他國家分擔中東地區穩定的成本;三是美儘管已經不再“一超獨霸”,但依然要發揮主導作用。

中東未來將走向何方?楊光認為,該問題需要放在更大的歷史維度上看。

“中東地區的國家大都是從曾經的奧斯曼帝國中獨立出來的。今年是奧斯曼帝國解體100週年,也是中東地區國家開始民族國家建設100週年。過去100年間,雖然中東有土耳其、伊朗、沙特、埃及等大國,但沒有一個成為中東命運的主宰者。”楊光分析,100年間,中東一直是大國博弈的角逐場,其和平穩定,都是依靠外部大國強行維持。蘇聯解體後,中東進入美國“一超獨霸”的時代。

“中東和平正面臨百年未有的挑戰。”楊光認為,隨著美國力量在中東不斷收縮,美“一超獨霸”的歷史恐將終結。可以預期的是,沒有一個大國有能力維持中東穩定局面,也沒有幾個大國願意聯起手來維護中東地區和平,多極化將為中東局勢增添更多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