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時裝攝影常用的布光方案有很多,按照不同光效分佈大致有倫勃朗式布光、側向立體布光、碟形布光、平面布光、強調結構輪廓的布光等經典布光方法。除此之外,依據模特氣質和時裝特點對燈光進行靈活運用,可以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種布光方案。

倫勃朗式布光

倫勃朗式布光是傳統、經典的立體布光方法,因荷蘭畫家倫勃朗慣用的繪畫用光而得名。倫勃朗式布光的特殊之處在於,光線從一側射來,照亮了1/4面部的全部和3/4面部的局部,主光照射形成的暗形出現在離拍攝者較近的那半邊面部。布光時將主光放在照相機的左邊,主光照在鼻子上形成的暗影從鼻子一直延伸到嘴邊,同時還在面頰上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光區。倫勃朗式布光常用來表現經典的時裝形象,具有一種莊重、有力、神秘、古典的個性特徵。由於這種布光法的目的是塑造戲劇性的肖像,所以陰影要濃重一些才好,輔助光可以相應減弱,為了使被攝者的輪廓顯現,還可以使用發光和輪廓光來進行形象的勾勒與強調。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相機Nikon D700,焦距60mm,ISO200,光圈F14,快門1/160s)

側向立體布光

側向光線能利用人物形體的轉折形成凹凸的光影效果,表現出人物的輪廓構成和明暗反差,典有強烈的立體效果和生動、活潑的藝術魅力,適合表現時裝的轉折起伏和藝術特點,是時裝攝形常用的經典布光方式之一。

時裝祖形側向立體布光按照角度不同,最常用的有45°前側光和90°正側光兩種。45°的前側光在時裝攝影中使用廣泛,它既有一定的照明面積,也使面部有了凹凸的立體感,影調層次、線條輪廓等都更為豐富。90°正側光能夠形成明暗分化的效果,能夠展現強烈的時裝對比效果,其有獨特、個性的藝術魅力。採用側向立體布光時,模特面部要儘量朝向光源。側向立體布光多用於打造中間調性的畫面效果,畫面不宜太亮或太暗,布光時應注意對光比的控制和暗部影調層次的體現。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45°前側光)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90°正側光)

蝶形布光

蝶形布光也稱高布光,主光燈位較高,從被攝者的正前方向下照射,這種布光方法以能在被攝者鼻子下面形成一個漂亮的蝴蝶形陰影而得名。蝶形布光適合強調被攝者的五官輪廓、臉型以及雙頰結構,可以掩飾面部的皮膚瑕疵,使人物頭像更加嫵媚動人,最適合表現女性正面或3/4側面特寫和妝面。

蝶形布光時,先把主光直接放在被攝者的正前方,然後把燈光往上移,當蝶形陰影在鼻子和嘴唇之間形成的時候停止移動燈光,通常這就是主光最適當的位置。對臉型偏瘦的人,讓蝶形陰影落在鼻子下方1/4處,這樣可使雙頰受到更多的光線,進而產生豐滿的效果。對於臉型腳胖的人,讓碟形陰影落在鼻子下方2/3處,就可以使雙頰的兩邊產生較多的陰影,從而使面部看上去偏瘦一些。另外,碟形布光應注意結合底光或添加反光板來控制暗部陰影,可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焦距70mm,ISO100,光圈F13,快門1/125s)

平面布光

平面布光是指對主體進行光線的均勻照射,具有簡潔明快、光線均勻、層次豐富、影調柔和、亮麗唯美的光效特點。平面布光可以兼顧時裝攝影多人組合的受光效果,適於人物和服裝材質的表現,是時裝攝影和婚紗攝影常用的布光方法之一。

平面布光注重:平、柔、潔、美。所謂“平”,是指光量平衡與均等;所謂“柔”,是指光線柔和、細膩;所謂“潔”,是指用光簡潔、乾淨;所謂“美”,是指用光講究美化、修飾。平面布光時通常要採用多盞燈和若干反光板,燈光儘量靠近被攝體,最大限度地使用散射和反射光線,使燈光均勻、平衡地照亮主體,以達到乾淨、明亮、唯美的畫面效果。按照光位的不同,常見的平面布光有V形平面布光、左右平面布光、上下平面布光三種形式。另外,使用環形閃光燈正面閃光拍攝,也可以快捷地昔造出亮麗、時尚的平光效果。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焦距70mm,ISO100,光圈F10,快門1/125s)

強調結構輪廓的布光

時裝攝影常採用硬朗的高反差布光來強調主題的結構輪廓。為了更好地強調結結構輪廓,布光時多采用反差分明的硬光和儘量減少中間影調的方法來塑造拍攝形象。注重強調人物的結構輪廓與背景的關係,能夠塑造出幹練、神秘的人物形象,適合表現粗獷有力的時裝效果。強調主體結構時多采用側光成夾光的形式,即兩側燈光相對照射,形成光質較硬、結構明顯的強烈效果;強調主體輪廓時多采用逆光的形式和側逆光的形式,並在主題前放置反光板對面部進行補光,從而形成清晰、有力的人物形象。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焦距44mm,ISO100,光圈F11,快門1/160s)


時裝攝影常用的5種布光方案


(焦距75mm,ISO200,光圈F9,快門1/125s)

以上這些布光方案是時裝攝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雖然過於程式化但行之有效,如果拍攝者能在此基礎上進行靈活地補光運用,或尋求一些新的補光變化,就會創造出更多、更豐富多彩的補光方法。

內容由互通lightroom教程網提供,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還望不吝分享和點贊,小編溫馨提醒關注主頁可訂閱每天更新,你的分享點贊是小編持續分享的動力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