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真理是什麼? 真理是哲學家面對人生的意義、存在問題的時候無法繞過的概念。

曾經有人認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感能感知到的是真,其它皆為假。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及檢測手段的先進,發現了我們六根感知以外的東西。比如在遠古時候你說地球是圓的,並且在旋轉,眾人肯定說你是瘋子或者迷信。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了地心說被絕大多數反對,因為他的說法和大多數人已有的認知不一致。後來證實哥白尼是正確的。但它是真理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知道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它也在公轉,在更大的範圍太陽不是中心。這種在一定階段或者一定範圍內正確的東西都不應該叫做真理。

做為被大家認可的能檢驗真理的科學是什麼?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系統。科學只是一個知識系統,它來自過去,它本身也是不科學的,它的檢驗是在一定時空範圍內才有用的。如一個比光速運動還快的東西我們的眼睛是捕捉不到的,科學也無法證明它的存在,同時無法證明它不存在。現在科學家又說有暗物質的存在。這種暗物質達到宇宙質量的90%。科學研究的基礎決定了它也是在一定範圍內是正確的。

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從自然環境轉向我們的社會環境,在這個社會找真理就更不靠譜。曾幾何時,人們把"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當作真理害死了多少人,把"天才出自勤奮"當作真理讓多少孩子痛苦地"頭懸樑錐剌骨"……等太多太多,你現在以為可笑的東西在當時真的奉為真理呢!現在也一樣,我們身邊到處都是:以養生為例今天說這個好明天說那個好,這個專家說個這那個專家說個那,甚至完全相反……人是一種感性動物,容易受集體意識的影響而被牽著鼻子走卻以為自己走在真理的道路上。而真相屬於那些善於思考而不隨波逐流的人,而這是少數人。

我們知道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所以似乎找不到真理,於是我們的哲學就教我們說:真理是相對的。這隻能說是沒有辦法的說法。試想今天對明天錯、這兒對那兒錯的東西配叫真理嗎?真理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永恆的東西。

既然感知到的東西都在變化,我們為什麼會知道有這個變化?用相對運動的觀點看,因為有相對於這個變化的不變才顯示了這個變化。相對於這個變化的那個"覺"才是真理。我們的六感獲取的東西都是變化的,變化的都是生滅不恆常的,六感以外的才是真相。所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關閉六根之後剩下的就是真理,它是寂靜,永恆,極樂,如如不動,是空性,慈悲,是愛。老子形容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原來這個無始無終產生天地萬有的永恆存在才是真理。因為它不在我們知道的世界裡,所以無法被理解和確切描述。

或者大多數人會不贊同以上所說的。沒關係,你所說的也只代表你的知見,它非真知。真理從不妥協,它被少數人了知。

真理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