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產業鏈模式佈局看中醫藥龍頭康美藥業的“韌勁”

路遙知馬力,成立於1997年的康美藥業是一家中醫藥全產業鏈企業,業務範圍涵蓋中藥飲片製造、中藥材貿易、中藥材市場經營、醫藥電商和醫療服務等領域,目前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大健康產業版圖佈局和產業體系的構建。從為業界稱道的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到400多項國家標準的承製;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到全國“智慧+”大健康平臺的燎原之勢;從“智慧藥房”到各地公立醫院的改革;從不乏這家中醫藥龍頭奔走的身影,也見證著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健康中國”不斷踏實的腳步。

守正出奇 中醫藥產業基礎業務數據亮眼

康美藥業最近的業務數據顯示,2018 年上半年,公司堅持圍繞中醫藥全產業鏈、大健康產業兩大發展主題。康美藥業目前是國內業務鏈條較完整、醫療健康資源較豐富、整合能力較強的中醫藥企業之一,公司與全國2000 餘家醫療機構、約 20 萬家連鎖藥店建立了深度業務合作關係。中藥板塊是康美藥業目前營業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板塊,而其中藥飲片業務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產銷規模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1年上市之後,康美藥業的盈利能力就一直在持續增強。2001年,康美藥業淨利潤為2916萬元,在此後的16年內,其淨利潤每年都保持增長。2017年,康美藥業淨利潤已經達到41.01億元,是2001年淨利潤的140.64倍。據統計,上半年共有7家醫藥企業淨利潤超過10億元,分別是白雲山、康美藥業、新和成、恆瑞醫藥、雲南白藥、華東醫藥和藥明康德。

1-6月實現營業收入169.59億元,同比增長27.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05億元,同比增長21.06%……康美藥業(600518.SH)此前發佈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上述兩項數據增速再度超過20%,這也是繼2017年年報、2018年一季報後,康美藥業又一次實現兩項數據雙雙增長超兩成。與此同時,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0.528元/股,增速達到20.82%。

科技引領 重磅打造“智慧+”大健康平臺

多年來,康美藥業致力於推進中國中藥“智造”,是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除了夯實中醫藥全產業鏈,康美藥業也積極發力“互聯網+醫療健康”,率先推出的康美智慧藥房被認定為國家“‘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智慧藥房)標準化研究基地”,並上升為行業標準。廣東、山東、天津、甘肅等地也陸續出臺相關舉措,推廣智慧藥房,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藥事服務。旗下康美健康雲公司的自助體檢健康一體機KM9020、便攜式多功能健康監測設備KM-9030和互聯網在線醫療服務等智慧養老產品,入選國家工信部、民政部、衛健委《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為“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提供了具有全國示範意義、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8月13日,康美藥業正式對外發布由“智慧藥房、智慧藥櫃、藥葫蘆”三大核心產品構成的康美“智慧+”大健康平臺。對於智慧藥房O2O業務,康美藥業表示,公司一直持續加大“智慧藥房”的資金投入,全面快速推進“智慧藥房”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普寧、昆明、重慶、貴陽的落地實施,同時積極啟動廈門、梅河口等更多城市中央藥房的搭建,逐步形成城市群中央藥房,保持先發優勢,快速形成公司在移動醫療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瞭解,康美“智慧+”大健康平臺的產品可以在不同場景中服務不同的消費者。“智慧藥房主要在醫院為患者提供取藥服務,解決患者候藥取藥等待時間長的難點和痛點。智慧藥櫃滿足社區、學校、車站、機場及CBD等消費者的用藥需求,即時購藥可以有效減少家庭備用藥箱的需求,降低過期藥及浪費藥的問題,更可以徹底解放家庭藥箱,攻克配藥“最後一公里”難題,並可以通過條碼管理進行全過程溯源,從而做到安全用藥。而藥葫蘆可以實現足不出戶、送藥上門的全藥事服務和輕問診的診療服務。”三款核心產品功能服務各有側重、相互聯動,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覆蓋醫藥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真正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目前康美已經逐步實現了以中藥飲片生產、銷售為核心,通過互聯網鏈接中醫藥全產業鏈各個環節,並藉助智慧藥房、智慧藥櫃、“藥葫蘆”App,打通了從“藥”到“醫”全過程。

因地制宜 積極踐行“健康中國”“精準扶貧”戰略

今年以來,依託康美藥業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產業資源,多個合作項目得到了快速落地:1月14日,康美通城健康城正式啟動;5月9日,康美在滇首個“健康小鎮”項目落戶麗江; 6月19日,由康美集團聯合旗下康美藥業計劃投資約300億元的國家級大健康產業示範區重點項目康美昆明健康城正式啟動。10月11日,康美甘肅隴西健康小鎮也宣告啟動,這意味著康美已經成功打造候鳥式醫養閉環新業態,逐步在全國範圍形成覆蓋廣泛、輻射深遠的產業新佈局。 康美藥業一直秉承“心懷蒼生,大愛無疆”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在雲南、貴州、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廣東等多地開展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約30萬畝,通過中醫藥精準扶貧項目有效帶動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實現穩定脫貧、長期收益,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努力促進中醫藥產業扶貧從“輸血扶貧”轉向“造血扶貧”,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

以雲南昆明東川區為例,康美藥業在東川區雲坪村種植當歸380畝,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層黨組織”的扶貧模式,貧困戶獲得土地流轉增收、效益分紅創收、務工保收等三項收入,帶動7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東川區坪子村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80畝,幫扶4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共帶動822戶農戶種植中藥材。丹參、黃芩、黃精、天門冬等中藥材長勢喜人,即將迎來大豐收。

除此之外,康美藥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積極參與到多地的公立醫院改革之中,並投入資金和資源,如在投資管理梅河口市中心醫院、開原市中心醫院後,又投資管理通城縣人民醫院、通遼市醫院等。與此同時,康美藥業還表示,將繼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參與度,發揮多方優勢,促成雙贏合作。

信用評價穩定 金融扶持等政策相繼助力

10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在京舉行簽約儀式,與康美藥業、新希望等多家民營骨幹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並與部分民營骨幹企業簽署《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工行與民營骨幹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落到了實處,體現了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力度,給企業發展吃了一顆‘定心丸’”。

今年6月,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決定上調康美藥業的主體信用級別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該機構表示,上調康美藥業的信用評級,主要基於2017年以來,康美藥業中醫藥全產業鏈經營進一步發展,中藥飲片收入大幅增長,行業龍頭地位穩固,醫藥物流配送及藥品器械代理促進藥品貿易和醫療器械業務快速增長;獲批廣東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投資管理醫院、推進智慧藥房、佈局智慧藥櫃等將進一步促進業務的未來發展,良好的外部環境亦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後,在今年7月康美藥業發佈總價值高達135億元的投資公告後,中銀國際在研報中稱,康美藥業本次投資以中藥飲片為核心,以智慧藥房、智慧藥櫃為抓手,以藥葫蘆為服務平臺,做好做大做強中醫藥全產業鏈,高粘性C端商業模式逐步形成。中銀國際預計,77億元智慧藥房建設直接帶來中藥飲片增量銷售收入將超過100億元、淨利潤貢獻有望超過20億;而合計投資30億元的普寧中藥產業園項目和昆明大健康產業園項目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中藥飲片巨頭地位。

康美藥業也表示,“公司堅持圍繞中醫藥全產業鏈和大健康產業兩大發展主題,構建中醫藥全產業鏈精準服務型‘智慧+’大健康產業服務體系,推動大健康產業升級;完善公司核心價值體系,提升康美品牌影響力。”這兩大發展主題,也不難看出作為中醫藥龍頭的康美藥業充足的底氣和不懈的韌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