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社:海外華人依法經營應從舌尖上狠下功夫

歐聯社:海外華人依法經營應從舌尖上狠下功夫

檢查人員展示從華商經營的海鮮商店查獲的大閘蟹

歐聯網12月30日電 歐聯通訊社12月30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尊重當地民俗、依法經營,不應成為海外華人社會的口頭禪,華人社會要贏得長遠發展,守法經營是關鍵。而守法經營不僅需要腳踏實地的營商,照章履行納稅義務,更需要海外華人從舌尖上狠下功夫。

評論摘編如下:

當地時間12月28日,意大利食品衛生檢疫局、佛羅倫薩憲兵食品安全檢查大隊進行聯合執法檢查,突擊檢查了位於佛羅倫薩市與比森齊奧營市交界處一家華商經營的海鮮商店。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商店正在銷售走私進口的大閘蟹。警方隨即對華商做出罰款3500歐元決定,勒令商店停業整頓。並提請檢察機關以涉嫌銷售非法物種等多重罪,對涉案華商進行司法訴訟。

據報道,大閘蟹是意大利明令禁止進口的物種。法律規定,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販運、養殖和銷售大閘蟹。意大利當局認為,大閘蟹具有嚴重生態平衡破壞作用,對本土物種威脅性極大,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導致本土生物鏈的斷裂。

近年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SSG)已將大閘蟹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其穴居性對堤岸和排水系統破壞力,令歐洲各國十分頭痛。德國為了捕殺大閘蟹將其作為動物飼料,曾耗費了巨大財力,但效果甚微。

荷蘭是盛產大閘蟹的王國,到目前為止,歐盟成員國依然禁止進口荷蘭大閘蟹。10幾年前,荷蘭大閘蟹一度成災,當地人用10只大閘蟹僅可以換一盤中餐館的廣東炒飯。至今荷蘭人還一直感謝華人的幫助,華人不僅吃掉了荷蘭大閘蟹“災患”,而且還為荷蘭貢獻了豐厚的利潤。

新年臨近,華人的舌尖問題再一次受到了眾多商家的關注,為了滿足華人的舌尖要求,謀取高額利潤,一些華人商家、甚至是本地商人,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的確,40歐元1公斤來自亞洲的大閘蟹,對於商家來說,或多或少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華人的舌尖問題是意大利商家多年來廣為關注的問題。為了滿足華人的舌尖需求,中國時令蔬菜早已堂而皇之的進入意大利華人社會“菜籃子”工程,甚至中國蔬菜大有產業化的發展趨勢。殊不知,中國蔬菜在意大利產業化的背後,又將意味著什麼?

歐聯社記者經向意大利動植物檢疫部門確認,迄今為止,意大利政府尚未批准任何中國蔬菜種類進口。也就是說,意大利大面積種植的中國蔬菜,其種源絕非正規進口,其“灰色”成分不言而喻。

任何國家對於保護動植物生態平衡均具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某媒體曾報道,某某華人成功在意大利種植中國楊梅獲得成功;某某華人在中國家中院牆內成功培育了意大利橄欖樹;某某華人正在意大利大面積開發中國蔬菜基地。試問,這些物種的種源又是從何而來?

幾天前,中國駐佛羅倫薩王輔國總領事慰問當地華商,在向華商和僑胞祝賀新年的同時,王輔國總領事不厭其煩的始終在講兩件事,無外乎“注意安全”和“依法經營”。不可否認,安全問題是目前意大利華人社會廣受關注的大事,同樣守法經營、灰色經濟依然是華人社會難以迴避的軟肋。

毋庸置疑,海外華人逢年過節吃些可口菜餚、品嚐一些久違的家鄉風味無可厚非。但是,僅僅為了解決舌尖上的問題不惜鋌而走險,對華人社會整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似乎有些過大,得不償失。

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創造了人類的奇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海外華僑華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踐行者,更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海外華人事業的進步與發展,需要祖(籍)國的支持,同樣中國人的國際聲譽、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更加需要海外華僑華人與國人共同呵護。

尊重當地民俗、依法經營,不應成為海外華人社會的口頭禪,華人社會要贏得長遠發展,守法經營是關鍵。而守法經營不僅需要腳踏實地的營商,照章履行納稅義務,更需要海外華人從舌尖上狠下功夫。(博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