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導 讀

兩年前,OFO還在瘋狂投放新車,口才極佳的羅永浩還在訴說錘子故事,各大互聯網公司更是招兵買馬,形勢一片大好。誰會想到,畫面的切換會來得這樣快。蜂擁退押金的用戶擠爆了OFO辦公室、大叔羅永浩股權竟遭法院凍結、知乎等互聯網企業也被爆出裁員潮。有時,繁榮與衰敗只是硬幣的AB面。世界上沒有100%的事,無論名氣多大,實力多強,都要牢記風險、常懷憂患。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行業的風險、合規問題可能更加致命。小則損害投資者利益,大則觸發系統性風險。無論銀行、保險公司還是借貸平臺、證券公司,如何獲得收益又做好風控,是其長久以來的痛點難題。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成熟,讓產業互聯網更加深入發展,也為金融業帶來優化路徑。科技賦能的新趨勢下,一批金融科技企業成為開路先鋒。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化身條條鯰魚,攪動著傳統行業的創新業態。巨大需求、光明前景下,引來各路資本加持,一時間,新跑道上人聲鼎沸,真正的實力鯰魚不少,渾水摸魚者更多。泥沙俱下之中,該如何辨別呢?小小鯰魚,究竟又憑什麼讓傲慢的金融巨頭低頭學習?誰是那條最大、最亮眼的行業巨鯨呢?

一男子用各種假身份,半年內在各大平臺貸款百萬元,購買了一套房子。一年後,房價漲了一倍多,當他想還款時,卻發現那些平臺大部分倒閉了......

這個最近的熱段子,真實性有待考證,卻爆出一個金融業的待解難題。無論是銀行、金融平臺還是保險公司,財大氣粗的表象背後,實際上也如履薄冰。對“騙貸”、“騙保”等問題頭痛不已,更對如何挑選出優質的靠譜客戶撓頭犯難。如何高質量風控,如何合規運營,成了一道嚴肅思考題。抵抗力弱、風控力低的網貸平臺,傷得最深,今年接連出現的暴雷事件,即是最好例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表示:“傳統的信用服務方式是以資產質押作為信用提供方式。這種方式很難避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所以很難迴避市場風險。它所形成的業務模式和金融產品,也難以完全適應市場發展趨勢。”

因此,裴長洪建議,金融科技要建立一套有別於傳統金融的信用提供方式,新技術手段是支撐。

專家建議也得到資本端的認可。普華永道表示,在互聯網金融向智能金融的轉型過程中,既是一個新競爭者進入、現有行業格局遭到挑戰,進而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贏的過程,也是金融科技全面應用到中後臺產品設計、風控、合規等領域的過程。

從產業端看,表現就更加強烈。科技賦能已成新趨勢,一批金融科技企業成為開路先鋒。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化身一條條鯰魚,攪動著行業創新業態。在這條新興跑道上,各色公司雲集。活力之下,也有幾多混亂,喊口號玩概念的有之,披著創新外衣擾亂市場的也有之,於是,一些優秀企業的身影難免被弱化掩蓋,百融金服便是其中之一。

01

金融大佬背後的“技術控”

《名偵探柯南》中,隱藏在毛利小五郎背後的柯南,破案能力超強,外界的知之者並不多,但在知情者的圈子中,柯南卻有著不小名氣。

在銠財看來,百融金服與柯南的定位十分類似,長期低調務實,紮實的硬實力讓其在業內鼎鼎大名,大多數C端的用戶對其無多瞭解。甚至很多用戶經常使用百融金服技術,卻毫不知情。

此言並非空穴來風。看看百融的服務客戶清單,也許就一目瞭然。

在信貸領域,百融金服的服務對象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300多家銀行,還有捷信、招聯、中銀消費、晉商消費、海爾消費、蘇寧消費等幾乎全部持牌消金公司以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在內的數千家金融機構。百融金服所提供的服務包括營銷獲客、風控、貸後不良資管理等,都是上述機構的核心業務。

在保險領域,百融金服與包括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新華保險、中華保險在內的多家頂級財、壽險公司進行營銷獲客、產品設計等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4年的百融金服,是一家提供客戶全生命週期管理產品和服務、為個人和小微企業推薦合適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大數據應用平臺。目前客戶數(包括各級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等)達數千家。

令人疑惑的是,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金融科技公司,有何魅力實力,成為眾多金融大咖背後的“技術控”呢?

從行業來看,金融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新經濟新常態下,上文提到的風控、合規等諸多痛點問題,在經濟發展換擋期、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升級且分層的影響下,顯得日益突出。面對新環境、新需求,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提供方式,已無法適應當下的時代,這促使大型金融機構放下身段,尋求來自金融科技公司的優質服務。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金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此前,金融科技公司與持牌金融機構更多是一種競爭關係。從近年來看,已成為一種開放合作、協同發展的新型夥伴關係。”

這種行業趨勢,為百融金服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除了發展環境,百融金服自身過硬的科技水平也是關鍵。

02

信用安全的護城邊界

近年來,各種普惠金融政策陸續出臺,小微、零售、消費金融的崛起,使得金融機構的風控手段愈發需要數據支撐,即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評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等。

特別是隨著後工業化、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人們逐漸發現,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的信用都有信任的邊界,都可能出現信用危機。比如個人層面的明星李亞鵬財務失信、溫州製造老闆跑路;企業層面的華信國際、永泰能源債務違約等,可能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風險,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新型信用體系。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楊表示,這個新體系基於現代科技,是利用金融科技來改造升級傳統信用體系;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最新技術,建立起一個一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疊加、點網相連的社群;從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到信息分析和挖掘、提供數據服務,建立一個客戶系統精準信用畫像,從而為金融機構提供簡單、明瞭、可觸達、可視化的風控方案,提升其效率降低風險,拓寬信用安全的護城邊界。

在這一方面,以大數據風控起家百融金服,早已佔領高地。據瞭解,百融金服脫胎於百分點科技,從後者獲取了賴以起步的數億用戶畫像的數據,從而具備了數據上的先發優勢。而豐富的金融、保險行業經驗幫其更好理解客戶痛點,從而利用數據、工具精準推出相應產品,從而快速佔領市場。

例如利用大數據處理和建模能力,百融金服為信貸行業用戶提供包括營銷獲客、貸前信審、貸中管控以及貸後管理在內的客戶全生命週期產品服務;為保險行業用戶提供精準營銷、存量客戶管理以及個性化產品定製等。可以說,這些產品、服務都是行業的核心關鍵領域,甚至影響著一家金融機構的興衰命脈,足見百融金服的硬科技實力。

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百融金服CEO張韶峰

這種硬實力,為百融金服築起了一道護城河。而如何把它不斷加深、拓寬,成為以公司CEO張韶峰為首的領導層長期思考的問題。

行業格局在變,科技水平也在變。普華永道近日發佈《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指出,我國金融服務業在科技助力下,從1.0時代的“信息科技+金融”、2.0時代的“互聯網+金融”逐步向3.0的“智能金融”轉型,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

03

抓住創新的命門

如何迎合時代發展不斷創新,就成了金融科技企業的命門。

在此背景下,百融金服在過去的一年中開始利用技術優勢,營造人工智能場景,以此開拓新的業務領域。

同時,百融金服還將人工智能運用到機構頭疼的“催收問題”上。此前,關於客戶的填單確認、還款提醒、逾期徵詢等業務均由人工操作,涉及某些惡意欺詐拒不還款的“老賴”,往往生出很多無效呼叫,導致人力成本極高。

面對該問題,百融金服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提醒或確認,對於人力成本的緩解具有顯著效果。不同以往的自動語音外呼只單純播放錄音,無法真正聽懂接通者所言,百融金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通過技術實現垂直細分領域的業務對話,並對接通者的回答進行記錄。

可以說,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百融金服解決了目前金融行業的痛點問題,這也是其將創新能力運用到實處的直接體現。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金融與產業研究院院長柴永強表示:“當下,披著金融科技外衣,講故事玩概念的企業很多,真正以科技更實力賦能金融的企業寥寥無幾。大多公司以科技為噱頭,實際業務還是傳統金融,因此整體行業良莠不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百融金服能夠堅持立足科技創新,用踏實務實的底層業務解決痛點,改變行業業態十分難得。從目前來看,金融科技的四大核心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區塊鏈的應用情況各有不同。在金融機構或用戶層面呈現出來的體驗也各異。百融金服的多元化核心技術發展,能為不同細分領域的產品進行差異化賦能,具有較強前瞻性與創新性。”

正如專家所言,目前真正立足於科技的金融科技公司並不多見,畢竟企業的科技水平的提升,需要依託強大的研發能力,華為便是最好例證。在此方面,百融金服同華為一樣,在研發方面從不敢掉以輕心。

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04

研發投入有多大?

對於金融科技公司來說,研發是其立身之本,更是生存發展之命脈。在研發方面,百融金服十分注重與學術、權威科研機構的合作。

梳理其一年的發展路徑,也印證了上述說法。

今年5月,百融金服與五道口金融學院共同成立“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共同研究新經濟模式下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金融行業結合帶來的創新與應用實踐,促進產、學、研、用結合;

7月,百融金服與財新智庫聯合發佈2017年度《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報告》,為城商行指出了“迴歸本源、科技助力”雙核驅動的轉型發展之路;

12月,與廣東粵財金融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組建“普惠金融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通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領域的深度合作,實驗室會建起數字化人工智能金融新生態,為防範金融風險、金融普惠大眾提供更具有價值的智能化金融服務。

除了藉助專業外力,百融金服更多還是修煉“內功”。

據百融金服CRO兼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負責人季元透露,目前百融金服已有近700位大數據、金融精英在做風控、AI相關的技術研發,這是未來百融金服服務中國數百家銀行的基礎。

同時,百融金服的龐大數據也吸引了不少人才。例如,剛剛加入百融金服的美國聖母大學終身教授、科學家李俊表示:“我之所以加入百融金服,是因為他們的積澱非常深厚,這對於AI模型來說是最肥沃的‘土壤’!”

打磨產品對企業而言並非易事,畢竟這需要企業領導者不僅要有創業初心,還要有充足耐心,更需要有對行業的責任心。

這從百融金服副總裁陳雷曾經的一段話中,便能看出端倪。陳雷曾表示:“通過我們這幾年經驗來看,要做大數據科技,做人工智能、做金融業務應用,很重要一個字就是‘養’。很多事情都是養起來的,數據要積累;模型要磨合;人員包括金融業務團隊、開發團隊和智能團隊都需要逐步培養和成長。對於我們很多不大不小的機構來講,如果佈局做一個很成熟的科技公司,成本相當大,而且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很願意在存在不確定性的時間段,跟大家一起把業務進行轉型,把業務做好。

從陳雷的講話中,可以體會到百融金服的行業初心,還有一家獨角獸企業應該具有的打磨、沉澱精神。

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05

獨角獸背後的資本加持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百融金服是如何長久保持研發高強度的呢?雖然百融金服方面尚未公開具體經費,但不難猜測其研發成本絕非小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裴長洪曾直言,金融科技立足的基礎是要有海量數據,需要進行大數據計算,需要人工智能,但是現在大量新的金融科技型企業都是小微企業,實際上很難做這個事情。

不難看出,小微企業實力有限,對於它們而言,保持如此高強度,高耐久的研發投入,可謂天方夜譚。對於百融金服來說,這似乎並不是大的問題,看看其背後的資本力量也許就會明瞭許多。

今年上半年,百融金服完成了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資委下轄的國家主權基金中國國新基金領投,原有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增持。

中國國新是隸屬於國資委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主要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並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其他產業進行輔助性投資等。目前,管理的“中國國有資產風險投資基金”規模超過2000億。

而在此之前,百融金服的A、B、B+輪融資中已獲得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高瓴資本、紅杉中國、IDG資本、聯動優勢等機構的投資。

在本輪融資完成後,百融金服的股東包含了國家主權基金、國字頭金融機構、學術與研究機構、世界頂級投資基金等4類最有代表性的機構。

要知道,這樣鮮亮的股東名單,即使是一些知名獨角獸也很難做到,足以說明百融金服的實力及巨大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融資主要用於三方面:一是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的設施建設與人才引進;二是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智能科技產品的持續研發;三是加大在監管科技產品方面的投入,輔助監管機構防止金融風險。

可見,研發依舊是百融金服未來工作的重心。當然,資本方並非慈善機構,一味單純的投入研發,卻沒有產出回報,相信再雄厚的資本也無法保持耐心。

那麼,百融金服的成績單如何呢。百融金服CFO趙宏強曾透露,2017年其營收同比增長了5倍,並在去年四季度實現了盈利,今年預計可以同比增長3倍。

值得一提的是,百融金服的核心優勢----金融大數據方面,其強大的數據積累建造了更高的業務壁壘。換言之,百融金服領先於後來者的優勢或將不斷加大。相比營收,這對於投資機構而言,顯然是一個更長期的利好。

從技術到研發,從資本到盈利,創下一系列不俗成績的百融金服,還有更長遠的發展願景,這不僅提振了金融科技行業的競爭力,也推動了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進程。

06

賦能金融強國

近年來,普惠金融發展十分迅速。在我國整體金融體系中也愈發重要。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為了幫助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發展可持續。

在此背景下,百融金服也為此做出了積極貢獻。作為發改委“信易+”聯盟成員,百融金服針對小微企業推出了“小微普惠分”評價體系,目前已在部分城市落地,對小微企業做出精準詳實的信用評估,幫助有實力的小微企業與資金對接,實現健康持續成長。截至目前,百融金服每天參與的信用評估服務業務有數百萬筆業務之多。

不僅如此,在與粵財金科共同組建“普惠金融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項目中,百融金服也將小微企業風險全息畫像,作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會長向為國認為,要使中國小貸行業健康向前發展,必須加大數字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為傳統小貸公司插上騰飛的翅膀。數字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未來,百融金服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和經驗優勢,將科技與金融更好地結合,給普惠金融插上數字的翅膀,助力普惠金融落到實處。

百融金服在普惠金融方面的貢獻,也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肯定。12月21上午,國家發改委連維良副主任帶隊赴百融金服調研。

連維良指出,要聚焦解決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創新優勢,開發符合普惠金融要求的新產品、新服務,為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對於百融金服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風控雲等技術參與信用體系建設的努力和成績,連維良副主任給予了肯定評價。

難能可貴的是,對於成績與肯定,百融金服沒有止步。百融金服CEO張韶峰表示 ,百融金服的企業理念是:讓金融普惠大眾。公司致力於在普惠金融領域實現三個目標,即:構建、連接和賦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目前,百融金服正在構建“產業+科技+金融”的生態圈,通過業界領先的“C+B”(企業信用+企業主信用)金融科技平臺搭起普惠金融供需兩端橋樑,並通過數據賦能、資產化賦能、平臺賦能,把資產、資金進行有效地連接,實現賦能。

風控、合規、智能突破!百融金服帶給金融業的改變有多大?

顯然,百融金服正在佈局一盤更大的生態化棋盤,或許每一個落子都孕育著改變業態的可能。

在銠財看來,一直以來,我國都是金融大國,卻不是金融強國。發展普惠金融、建立社會新型信用體系,提升金融業效率是我國重要的金融戰略,金融科技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特別是今年我國的金融業對外開放腳步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成為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關鍵。一個新趨勢表現已十分明顯:即從金融產品生產商全面轉變為金融服務提供者。在這大趨勢下,以百融金服為代表的領軍企業,無疑發揮著催化劑、助推器的關鍵作用。通過技術創新、科技賦能,在產品設計、技術突破、風控管理、精準合規等難題上進行不斷破解,每一個細微進步都或將給行業帶來新的思維路徑,銠財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