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在托爾斯泰的構想中,《復活》應該是一部以農民為正面描寫對象的小說。不過,他所說的那些農民和大多數國人想象的並不一樣,而是一種更加悲慘的存在,更準確地說,是理論上被解放的農奴。

只要翻開歷史書就會發現,農奴制在俄羅斯存在時間不僅漫長,而且十分不人道。在長達幾百年農奴制的統治下,俄國的農奴過著一種和牲口差不多的生活——這並不是比喻,直到19世紀,農奴買賣還是合法,在俄國報紙上到處能看到和牲口打包出售農奴的廣告,還一本正經地介紹他們的賣點:人能做鞋、能吹笛子或者能唱低音,而馬是三歲齒。可想而知,在這種制度之下,托爾斯泰筆下的“農民”命運有多麼悲慘。

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在《復活》中托爾斯泰寫道,女主角瑪斯洛娃的母親在生下她之前已經生下5個私生子女,由於無力撫養全部餓死,全靠主人的一時憐憫才讓瑪斯洛娃得以倖存。這並不是托爾斯泰的藝術想象創作,是他在鄉下親眼所見的現實。而書中貴族少爺聶赫留朵夫誘姦了瑪斯洛娃後,還內疚付給她100盧布,如果在現實中,這已經算得上是非常有良心的老爺(俄國對地主的習慣性稱呼)了。要知道,當時老爺對莊園的女奴隨便佔有玩弄之事,簡直如同讓男性農奴為自己幹活一樣天經地義。就拿托爾斯泰來說吧,他不是也在日記也有著諸如:“美好的一天。在花園和井邊與農民婦女做愛。我好像著了魔一樣”(托爾斯泰日記,1858年4月21日)的記載,還和莊園裡的農奴女子生了一個私生子麼?

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如此不人道的生存環境,自然造就了農民對老爺們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托爾斯泰更是借主角之口,說出當時俄國所有改良農奴制努力不成功的原因:男主角聶赫留朵夫最初想設立村社公積金為自家農奴減輕負擔,結果大部分農奴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不等聶赫留朵夫把話說完就不歡而散——因為根據他們祖祖輩輩的人生經驗,地主每次提出新建議,都是為了用更狡詐的手段來欺詐他們。

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地主自發改良不可行,那麼用國家機器來廢除農奴制又如何呢?1861年,也就是托爾斯泰33歲那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下令廢除了農奴制。佔全國人口近四成的2250萬農奴有了人身自由,可向國家貸款從地主手中購買土地。廢除農奴制之後,俄國工業迅速發展、教育開始普及,醫療福利得到改善。電燈取代煤氣燈開始照耀著俄羅斯城市的夜空,工廠內轟鳴的蒸汽機取代了各類人力和水利設備。就連夢幻般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得以破土動工——帝俄儼然就要再度崛起。

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然而,這個盛世帝俄,在托爾斯泰《復活》中卻是另一幅景象:專制的沙俄政府上到沙皇下到普通官吏,無一不是黑暗殘暴,遍地都是冤獄,“真理讓豬吃掉了”。土地不足的農民成群結隊地在外打工,僅僅因為身份證過期就被關進監獄;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在爛醉之後偷了價值3.67盧布的擦腳墊就被告到法庭;瑪斯洛娃被判處流放,卻首先想到的是找個男人,讓自己吃胖一點。城市如此,農村更慘,“兒童紛紛夭折,婦女擔任力不勝任的工作”,人們只能“四處討飯”,而地主、貴族和官僚老爺們認為,出現這種原因是因為農民“索性不做活了”,總而言之,就是因為他們擺脫不了窮人思維的活該……

俄國農奴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沙皇廢除真的管用麼?

這是托爾斯泰在虛構抹黑嗎?恰恰相反,現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只是在理論讓農奴獲得了政治上的解放和經濟上的長遠利益,還允諾他們在還清貸款後就永久擁有土地。然而這一切都是理論上而已。由於土地具有升值價值,地主根本不會多賣,因此,即使這些農奴申請貸款買地贖身,也根本不可能買到能養活自己家人的土地。最終,這場喧囂一時的“解放”和“改革”不僅讓42%的前農奴背上了龐大債務,還讓他們和前農奴主的解除了人身依附關係——這意味著這些農奴連從地主獲得微弱救濟渠道都失去了,而在過去,出於傳統道義和經濟的考慮,地主還是會提供最低限度的人道救濟,以免作為自己財產的農奴完全破產。對於這些根本撐不到沙皇允諾長遠利益兌現的破產農奴來說,唯一出路就是湧入城市打工。當城市也提供不了足夠的就業崗位時,他們也只有墮落沉淪了。

而這種悲慘的現實,也正是《復活》中女主角,瑪絲洛娃所經歷的一切。《復活》中瑪絲洛娃的必然墮落,也正是當時所有俄國前農奴所不得不面對的時代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