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香港的“四大天王”可謂家喻戶曉,而在臺灣,同時期也有“四大天王”,名頭可能沒那麼響,但論實力卻絕非浪得虛名。臺灣四大天王包括齊秦、王傑、周華健和童安格,他們個個唱作俱佳,身懷絕技。很多人說,相比香港的娛樂天王,他們才是真正的音樂天王。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這四大天王當中,誰又是最厲害的呢?這個問題相當令人頭疼,誰都不弱啊,怎麼辦?在下結論之前,我們先來逐個分析一下吧。

齊秦

其實在許多音樂人及樂評人眼裡,齊秦地位是很高的,甚至有人覺得齊秦僅次於羅大佑,應獨列一檔,高於其他三人。這一點我只能說部分認同。齊秦確實很牛,在那個年代影響了內地及其他地區很多華語歌手和音樂人。齊秦年輕時是個真正的浪子,比王傑還浪的浪子,坐過三年牢,幹過苦力,參過軍,就是沒受過正規音樂訓練。他的成功得益於過人的音樂天賦,天生極好的音色,自己摸索寫歌還寫得很棒,在坐牢時就寫出了《外面的世界》,後來更是接連創作了《大約在冬季》《狼》等不少流行經典。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所以,齊秦在四人中天賦最高,黃金時期在歌壇影響力最大,但不足的是持久性,包括嗓子和影響力,黃金時期過後回落較明顯。

王傑

王傑年輕時期的經歷也很辛酸,從香港到臺灣,什麼苦都吃過,最後還是想當歌手,經人介紹進入飛碟唱片,結果一不小心就一飛沖天了。當然,王傑的音樂天賦也是很高的,嗓子也好,他的躥紅速度以及創造的唱片銷量,別說在四人中,在整個華語樂壇都是奇蹟般的存在。但我也要說,王傑的成功相對其他三人,機遇性稍強一些,不否認他的實力,但他運氣確實比較好。當初被李宗盛拒絕,反而因禍得福,後來去到飛碟,在幕後“三架馬車”(李壽全、陳志遠、王文清)的鼎力支持下,創造了驚人的銷量神話,這是誰都沒料想到的。論創作,王傑在四人中其實是偏弱的,而唱功,雖然厲害,也不能說完勝其他三人。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整體而言,我覺得王傑是最傳奇的一位,但不少網友因此而神化他,略有高估的嫌疑

周華健

周華健在四人中屬於大器晚成的典型,相比齊秦的天賦、王傑的“傳奇”,他更多是靠自己的努力和積累,最終實現厚積薄發、後發制人,成為所向無敵的國民歌王、天王殺手。他的嗓音渾厚大氣、極具穿透力,相比齊秦、王傑更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他跟隨李宗盛羅大佑多年,創作力得到顯著提升,但也僅略勝於王傑,在齊秦與童安格之下。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所以,周華健是一位靠努力成就自己的歌王,也是四人中生命力最強的“長青樹”。

童安格

在四個人當中,似乎童安格的存在感一直比較低,不少80末90後都只認識前面三個,不知道童安格這個名字。這是否意味著他實力最弱呢?那就大錯特錯了。童安格絕對是最被低估的一位,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是最高的。他的創作功底是四人中最紮實的,他的演唱同樣無可挑剔。他的作品幾乎每首皆由自己作曲,也負責大部分歌詞創作,這一點就已力壓其他三位。歌曲質量方面呢,經典不要太多:《耶利亞女郎》《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忘不了》《愛與哀愁》《讓生命等候》《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把根留住》……童安格的唱作才華真的令人驚歎,之所以影響力不及其他三位,是因為早在1996年就隱退歌壇,移民去了加拿大。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綜上分析我們看出,臺灣這四大天王,在各個方面的對比基本是這樣的:

創作方面,童安格>齊秦>周華健>王傑;唱功方面:早期算是各有特色,四人打平吧,後期就只有周華健比較堅挺;影響力:早期-齊秦>王傑>童安格>周華健,後期-周華健>王傑>齊秦>童安格;樂壇成績方面(唱片銷量及演唱會):王傑與周華健高一檔,齊秦與童安格低一檔。真的是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啊,要來一個綜合排位,真的很難。不信,你試試?

臺灣四大天王究竟誰更高一籌?王傑可能被高估,他最被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