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紀實72小時》出現兩極分化的探討,是紀錄片的一件好事

《紀實72小時》(中國版)是由企鵝影視出品,稻來科技傳媒與日本NHK合作出品的一檔社會觀察類紀錄片。該片引進自日方原版《紀實72小時》,節目在特定的地方連續72個小時觀察和採訪拍攝,展現記錄平凡人的故事和真心。

中國版《紀實72小時》出現兩極分化的探討,是紀錄片的一件好事

自2018年6月14日上檔以來,一個半月中這個項目都伴隨著兩極分化十分明顯的社會熱議,尤其是在觀眾質量相對較高的豆瓣與知乎之上:

認為不盡如人意的觀眾,一是認為這部作品採訪生硬,且採訪所佔節目的篇幅太長,讓這個模式採訪意味過濃;二是認為這部作品敘事欠佳,在故事的完成度、完整度上值得商榷;

而認為這部作品瑕不掩瑜的觀眾,則認為這部作品拍出了當代中國的真實影像,記錄了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狀態,真情實感、自然質樸。

1號認為,出現這樣的探討,對於方興未艾的紀錄片行業,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一來說明中國觀眾對紀錄片有更多的關注,無論是批評的或者讚美的,首先他們是對作品有關注的、有看法的、願意發聲的,對比在沉默中杳無音信、毫無回饋,中國的紀錄片行業首先需要的是有市場的迴音,以證明這個行業是有更大的前景、潛在的市場,那麼,各方的資源與人才才更能湧入其中,先後蓄勢、方能發力;

二來說明中國觀眾對紀錄片有更高的審美,無論是來自BBC《藍色星球》系列的頂級視覺震撼,還是就在本土《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帶來的社會熱議,雖然在量上,紀錄片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但在質上,已經培養了這一屆觀眾對紀錄片有更高的期許。由此,也要求原本拍攝條件相對艱苦的紀錄片從業者要儘快跟得上高級審美下的紀錄片發展趨勢,提升職業能力。

那麼,收回探討,回到原點,僅僅對於《紀實72小時》本身,它應該如何更客觀的評價呢?

中國社會的當代影像

在接受媒體採訪中,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表示,各大視頻網站對紀錄片的重視是從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才開始的,至今還不到兩年:“前幾年,各家網站還沒有把紀錄片當成一個重要的內容品類,更沒有專門的紀實頻道。但是這兩年,大家開始加大對這一塊的投入。”

所以,客觀評價,我們在評價騰訊視頻的《紀實72小時》之時,必須要把發展的經歷和發展的潛力聯繫在一起。這是一個由中國視頻網站帶領的紀錄片團隊向有著十年經驗的日本團隊學習、取經的作品。對於中國紀錄片行業而言,這其實是難得一見的好事——在視頻網站對紀錄片予以重視之後,以往相對窘困的紀錄片工作者才得以以合作者、學習者的身份,向全球最優秀的頂級同行正面切磋,這是一個能夠讓中國紀錄片工作者工作能力相對快速提高的方式。

那麼,為什麼用《紀實72小時》這樣一個模式向先進經驗取經呢?

這也與中國目前對紀錄片的政策需求、文化風向有所關聯。《紀實72小時》播出之際,也適逢總局發佈“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的通知發佈,通知強調要充分發揮紀錄片“國家相冊”功能,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留下真實鮮活、生動詳實的紀實影像。6月12日,《通知》發佈;6月14日,《紀實72小時》上檔。恰如《紀實72小時》中國版製片人李潔所說,“沉澱社會場景,製作當下中國的影像標本”便是這部作品的製作目標。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節目組必須在如此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挑選出最能代表“國家相冊”的場景。《紀實72小時》(中國版)的總導演張學嬌表示:“最終確定了13個能覆蓋中國一二三線城市的地點,場所基本涉及當代中國人日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一個地點,不同的時間拍攝狀態也不同,經過和團隊小夥伴們多次頭腦風暴,最終確定了元旦、元宵、清明等中國人一年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拍攝,這是屬於2018年中國人的十三個瞬間,十三個地點,它們是日常的,也是唯一的。”

所以,在最終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中,你會在每一個地點、每一個場景中,讀到不同側面的中國人——

珠峰,是生存環境極致的場景,在這裡,你看到溫飽之後嚮往精神尋找、心靈淨化、追尋自然的有勇有靈的中國人;映秀,是傷痛十年後重建的場景,在這裡,你看到劫後餘生卻更加珍惜生命、內心和平、笑對人生的有苦有樂的中國人;橫店,是寄託夢想、追尋夢想的場景,在這裡,你看到的是即使艱難、即使飄渺,也敢為夢想搏擊一把的中國人……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已經達到了“沉澱社會場景,製作當下中國的影像標本”的初衷了。只是,相比日本十年的製作歷史,中國的《紀實72小時》尚處新生階段。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詮釋出了中國社會的複雜性、多元性,有不一樣的文化氣質,不一樣的社會調性。在一個正確的道路上前行,終究未來可期。

中國眾生的真實相貌

在觀摩《紀實72小時》的過程中,最讓筆者動容的還是被採訪者面對鏡頭前,能夠坦然面對生命、赤誠剖白內心的質樸:

中國版《紀實72小時》出現兩極分化的探討,是紀錄片的一件好事

在珠峰的帳篷營地,一對新婚夫妻想要儘快“打卡”珠峰,因為這裡難度最大,丈夫要趕在他徹底失明前陪著妻子儘量地全世界多看看、多走走,而妻子卻是在婚前就知道丈夫只有三到四年的光明;

在映秀的小茶館裡,一位69歲的奶奶操著一口灑脫勁兒的四川方言,卻在說著自己這些年接連的不幸,兒子、兒媳接連出車禍,一個家庭的經濟負擔竟然落在了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身上,然而,她卻不是苦大仇深的、恨命運不公的,而就是那麼安之若素、笑對生活;

在撫順的串吧裡,一桌煤礦工人談起為什麼他們下班總要來吃燒烤,這是因為地底的煤礦世界總有未知的危險,他們必須學會善待每一天的生命,說著說著,一個幾分鐘前還在玩笑的東北漢子轉而嚎啕大哭;

在青島的海鮮市場,一個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從深圳回到青島的創業青年,面對著鏡頭侃侃而談他即將在這個二線城市要繼續實現一線城市的夢想;

在北京的慢遞郵局,一個大學新生正在寫一封寄給天國爺爺的信,她要告訴爺爺,自己也走上了當年爺爺也從事的法律之路。

在《紀實72小時》中,你會看到無數這種會戳到人內心的真實、質樸的表達。一方面,因為選擇的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有它能夠帶出人物真實性的一面,比如,串吧關聯的是親朋好友的聚會,它的煙火氣、聚會性會讓人鬆弛;慢遞郵局關聯的是對未來的寄語、對故人的追思,它的情懷會讓人打開心扉、走進內心。

另一方面,雖然網絡討論中不乏有對採訪者是否採訪過於生硬、過於膚淺的質疑,但是,平心而論,對於鏡頭經驗不足、稍顯抗拒採訪的目前的中國群眾而言,從以上列舉的例子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採訪者已然帶動了中國路人難得一見地打開心扉、訴說故事,這樣的成片效果在當下已經實屬難得了。我們可以想見,對於民族性格相對內斂,民族文化相對保守的中國人,願意打開心扉說自己生命中的悲歡離合,沒有一個好的採訪者耐心地挖掘絕不可能。就像映秀茶館中那位69歲的奶奶,在採訪開始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家醜不可外揚”,然而,說著說著卻越來越掏心掏肺、真情流露。

而由此,我們也在《紀實72小時》中,得以體會到紀錄片“真實的魅力”,它的第一重真實,是被採訪對象的個人真實,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鮮活的故事;它的第二重真實,是所有作品齊聚形成的社會真實,它不止給你或者在都市、或者在城鎮的單一截面式的中國,而是呈現了一個從一線都市到三四線城鎮,有市井、有摩登,有喜有樂有悲有歡有聚有散,這樣一個真正的中國。

寫在最後

客觀評價,《紀實72小時》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好在是一部在努力也被看到的作品。

一方面,它的確完成了紀錄片身為“國家相冊”的功能,相對完整地展現了當代中國的多元性、複雜性,展現了百姓眾生的精神面貌與生活狀態;

另一方面,它的兩極分化的探討,也讓紀錄片業者看到了中國觀眾對於紀錄片發展的熱望。

然而,與拍地理、拍食物不一樣,拍人物、拍世象,不僅僅需要紮實的紀錄片的基本功,還需要被拍對象能更加樂於面對鏡頭、更加自然地傾吐和分享。

當然,對於人口素質、教育程度、開放程度都普遍在提高的中國,似乎也並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