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旅遊區,這裡曾經是達官顯貴、王府豪宅匯聚之所,如今這裡是禁行機動車的步行商業街,北京人習慣將之簡稱為“南鑼”。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附近,呈南北走向,南起鼓樓東大街,北至平安大街,全長787米。南鑼地區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幾乎與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曆史,周圍連接多條衚衕,東西兩側各有八條衚衕與之相通,整齊的呈魚骨狀(或稱棋盤狀)排列。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明清時期,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在此營建規模整齊且較大的四合院,因此南鑼周邊有許多古建和名人故居。難得的是,多數古建築保存相對完整,整個街區的格局也始終未變,因此,南鑼不但是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最賦老北京風情的街區,而且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衚衕院落肌理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自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北京以來,元大都按照“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格局營建,南鑼屬於是“後市”的部分,照此說,南鑼的商業發達還是有歷史淵源的。元代時北京實行坊制,大都城分50坊,坊與坊之間是寬闊平直的街巷,猶如棋盤,這也奠定了北京城今天的整體格局。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元朝時的南鑼鼓巷一帶,以南鑼為界,東側地區屬昭回坊,西側地區屬靖恭坊;明朝時延續坊制,但是進行了整合改造,昭回坊與靖恭坊合併、稱昭回靖恭坊;清代,旗人佔據內城,乾隆年間南鑼地區屬鑲黃旗。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從南鑼的南口往北走,東側依次是炒豆、板廠、東棉花、北兵馬司、秦老、前圓恩寺、後圓恩寺、菊兒等8條衚衕;西側的8條衚衕是福祥衚衕、蓑衣衚衕、雨兒衚衕、帽兒衚衕、景陽衚衕、沙井衚衕、黑芝麻胡同和前鼓樓苑衚衕。實際上這些衚衕在元大都建設之初並沒有名稱,這些名字都是明朝以後逐漸演變而來的。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南鑼鼓巷起初叫羅鍋兒巷,因為衚衕內的地勢中間高、兩端低,酷似一個駝揹人(俗稱羅鍋兒),故名羅鍋兒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時,認為羅鍋兒巷這個名字太過不雅,借諧音改成鑼鼓巷;又因為安定門內大街西側也有一條鑼鼓巷,為了區分,將這裡稱為南鑼鼓巷,安定門內大街的衚衕稱北鑼鼓巷。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南鑼地區在元大都時期屬於是市中心,但因地處皇城以北、屬於“後市”範疇。元大都商業最發達的是什剎海附近的菸袋斜街,因為積水潭是那時的碼頭。南貨北運主要靠水路的時代,發達的漕運帶動了市中心北部的商業繁榮,南鑼離什剎海不遠,因此那時當以民居和商業為主。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但是明清時期,這裡成了一處大富大貴之地,周邊街巷擠滿了達官顯貴,王府官邸數不勝數。也就是說,那時的南鑼,每天進進出出的不是紫袍金帶的官員,便是穿綢裹緞的富豪。直到清王朝覆滅後,南鑼鼓巷的繁華也跟著慢慢沒落。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說沒落,也僅僅是因為這些豪宅的主人,不管是王爺、貝子、還是高官,都隨著封建王朝的結束而失去了頭銜兒。但是這些“獨門獨院”的宅子裡住進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剛才咱說了,南鑼周邊有許多名人故居:最出名的當屬位於炒豆衚衕的僧王府。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在周星馳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還提到過這位王爺。原僧王府規模很大,縱跨炒豆和板廠兩個衚衕,民國後被親王的後代逐漸拍賣,分成了許多院落;再有就是東棉花衚衕的靳雲鵬故居。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靳雲鵬是段祺瑞政府陸軍總長、代理國務總理,同時他還擁有豐富的實業和資產,是民國年間政界、商界的一名風雲人物。他在北京任職時就住在東棉花衚衕39號,如今這裡是著名的“中戲”。雨兒衚衕13號還住過一位中國畫壇巨匠——齊白石,現在作為故居可供參觀,院門旁還掛著“北京市美術家協會”的牌子。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後圓恩寺衚衕13號是中國近代著名學者茅盾先生的故居,衚衕7號曾是清代慶親王次子載旉(fū)的府邸,後來做過蔣介石行轅。另外還有帽兒衚衕的可園、末代皇后婉容的孃家、秦老胡同的綺園等等各具特色的古建築群。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南鑼鼓巷逐步被開發成了旅遊商業區。如今,不足一千米的衚衕,兩側遍佈各種的商鋪,由於保護老城區的關係,這些商鋪大多是在保留原有建築格局的基礎上改建而來。餐飲、服裝、飾品、玩具、生活用品,本土的、外來的、北京特色的、異地風情的,特別是用平房四合院改建的、主打“和諧、自然、身居鬧市卻遠離喧囂”主題的酒吧。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各式各樣的現代化元素與古老的老北京風情形成混搭,一下子使南鑼再次煥發生機,成為北京新的時尚地標。近些年,南鑼已經成為許多時尚雜誌報道的熱點,不少電視劇、電影在這裡取景拍攝,一向“挑剔”的美國《時代》週刊,更是將南鑼列為亞洲25處不得不去的好玩兒地方。


南鑼鼓巷,來了解一下!


因此,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遊客都把這裡列為北京的必遊景點。儘管從2016年4月起,南鑼宣佈不再接待旅遊團體,並主動取消了3A級景區稱號,但依舊無法阻擋人們的熱情。每個節假日、尤其是旅遊黃金週,南鑼總是萬頭攢動、摩肩接踵,2017年國慶假期,僅700多米的南鑼鼓巷,接待的遊客超過了30萬。站在衚衕中心,眼看著越來越國際化的北京,緊盯著元朝古巷與新鮮元素混血的南鑼,總會讓人產生一種“迷失”在北京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