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校飛準備階段 青島新機場工程年底前將基本完工


進入校飛準備階段 青島新機場工程年底前將基本完工


新機場東、西跑道貫通。

 正在建設中的膠東國際機場再傳新進展!10月20日,新機場工程一期建設飛行區的東、西兩條跑道正式貫通,標誌著新機場正式進入校飛準備階段。

10月20日,隨著西跑道最後一塊道面混凝土澆築,新機場東、西跑道正式貫通。據悉,青島新機場工程一期共建設兩條獨立運行的平行遠距跑道,其中,東跑道長3600米、寬60米,飛行區等級為4F,可起降當前最大空客380、波音747機型;西跑道長3600米、寬45米,飛行區等級4E。工程自2016年3月15日開工建設以來,歷時940天。

跑道工程是新機場飛行區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飛行區工程總面積約949萬平方米,相當於1300多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機坪一期設計機位總數178個,其中,站坪區域近機位為76個,是國內同類機場中近機位數量最多的機場。除跑道工程外,飛行區其他工程,滑行道、垂直聯絡道、站坪及相關配套工程全面推進,預計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為2019年中旬完成校飛,年內轉場運行提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跑道工程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方面均有重大突破。新機場是國內首個大面積採用道面瀝青複合層新型工藝的機場。在跑道基層表面設置同步碎石應力吸收層加稀漿封層,厚度約2~2.5釐米,對減少反射裂縫、提高道面的防滲水性能、減少道面修補等方面均可起到較好的作用。此外,在新機場跑道建設過程中,還引進維特根SP500混凝土滑膜攤鋪機,進行道面混凝土施工。該機械身前配置的布料犁,能夠均勻地分佈混凝土,機身配有16根重型高頻電動振搗棒,振搗範圍廣、激振力大;同時,機身先進的找平及轉向控制系統可確保精確的攤鋪效果。滑模施工攤鋪作業一次成型、正常施工速度為0.9米/分鐘,較以前人工施工節省勞動力10~12人。

進展 年底前具備“初步驗收條件”

據青島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有關人士介紹,根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機場建設“五年攻堅計劃”,青島新機場將於2019年下半年轉場運行。自2015年底開工建設以來,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工程已全面進入大面積裝飾裝修和設備安裝階段,年底工程將基本完工,具備“初步驗收條件”。

其中,航站區的“海星狀”五指廊構型航站樓已基本呈現,正在全力推進內部精裝工程,全球最大整塊不鏽鋼金屬屋面施工基本完成。航站樓按照國際最高綠色三星標準建設,其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水平處於國內綠色建築前列。此外,致力打造的“最佳體驗的智慧機場”、文化氣息與實用價值兼具“海之夢”文化機場,以及“同城同質同價”航站樓特色商貿等工作全面推進,未來的航站樓將全方位彰顯“創新、綠色、科技、實用、便捷”等要素,在國內眾多機場航站樓建設中獨樹一幟。

飛行區年底前將基本完成跑道和滑行道施工,國際最高運行標準4F等級跑道即將面世,加上二期將要再建設的2條平行近距跑道,可以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終端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5.2萬架次的保障需求。屆時,青島新機場將與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大型機場處於同等運行水平,為青島地區乃至山東半島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作為新機場重要配套的空管、油料、基地航空公司等建設,也正在全面推進,將與新機場同步運營。機場工程配套的綜合管廊工程,處於安裝收尾階段。總長度達19公里的管廊,位列國家綜合管廊重點試點項目,同時青島新機場也是國內首個建設綜合管廊的項目,創新性和前瞻性充分彰顯。此外,還率先將“海綿城市”理念引入機場,著力打造國內首個“海綿機場”,被住建部列為2017年度市政公用科技示範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