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一直不太喜歡看抗戰劇。以前看到這些頻道都是要調換的,《亮劍》看過幾遍。沒有對比就沒有突出。相比較而言《亮劍》還算是有些可觀性的。

昨天才看完《團長》。真實,感人。潸然淚下。

劇中的情節剛開始看有些不可思議,看完之後慢慢梳理,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先上圖吧,向我們的先烈英魂致敬

《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很不著調的團長,奸猾的煩了。

《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潰敗的遊兵散勇

《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殘酷的戰場,沒有絕世武功,只有你死我活

《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苦守38天的勇士

《團長》貴在真實,劇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最後都在情理之中

他們兩個人最難理解,後來都理解。需要慢慢思考

第一:當然是我們的 團長龍文章。開局南天門撤退。損失了一千多人。帶著幾個弟兄回來了。沒有殺身成仁。我們不理解,這不是英雄呀 ,這是滑頭。虞嘯卿也不理解,差點把團長槍斃。這和師座的殺身成仁的理念差距太大。但是仔細想想,在日軍優勢兵力的碾壓下,再繼續拼殺也只是徒增傷亡。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繼續戰鬥。帶弟兄們回家是那幾個士兵對他的重託。龍文章不負重託。一切後果自己承擔。

他不能辜負了他們。所以戰鬥中大喊一聲:跑啊。逃跑時很狼狽。但是帶著弟兄們活著回來了

第二個不理解:沙盤推演虞嘯卿的作戰計劃被擊敗。師座崩潰了。後來給龍文章下跪了。想要個擊破南天門的答案。要按照龍文章以前的作風,應該趁機勒索虞嘯卿。要糧食,要精良武器,要裝備。估計要什麼師座都會給。但是龍文章拒絕了:真的沒有辦法。

後期才明白。如果答應了虞嘯卿,就要帶著弟兄們去打絕戶仗。他看透了指揮系統的拖沓和無能。去了,他和弟兄們生還的幾率為零。違背了他要帶弟兄們回家的重託。良心不安。

後來為啥又去了?所有的事龍文章都看清看透。如果他不去,虞嘯卿求戰心切。如果按照他的指揮,整個虞師上萬人都會葬送在南天門。是犧牲他和弟兄們的200人,還是犧牲上萬人。他糾結,煩躁。後來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他選擇帶弟兄們踏上不歸路。無愧國家,有負兄弟。這是團座焦躁所在。

第三個不理解:最初幾集。龍文章南天門逃回來。駐守祭期坡。再怎麼說團座也是殺了很多日本鬼子回來的。虞嘯卿處處刁難,給的裝備都是低劣的淘汰貨。也是後期才明白。虞嘯卿只能算不是很合格的軍人。呆板,教條。在他眼裡龍文章就是逃兵,是恥辱。所以像看叫花子一樣看他。沒有識人之能。不懂得挖掘龍文章的潛力。

經過沙盤推演。就看出虞嘯卿的戰術停留在教科書一般的呆滯。不懂得變通。為了尋求答案沒辦法只能下跪。後來組織進攻時竟然被唐基架空。。這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虞師。竟然出了這種情況,說明他只是有一腔熱血,是個不合格的軍人。

第四個不理解:就是唐基。龍文章偷襲南天門之後,是他一再阻止進攻。不只是觀眾憤怒,就是虞嘯卿都想槍斃了他。後來仔細揣摩也在情理之中。高層想發動一場大戰役,至於想讓誰建功立業。那就牽扯到政治。唐基是個政客。他忙前跑後用盡心思。為虞嘯卿爭取機會。至於南天門上那200多個孤軍。在唐基眼裡那也只是個數字。可以設想一下,經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這些損耗數十萬人的大戰役。不要說區區200人的突擊隊。就是虞師。必要時在高層眼裡也只是個數字。

軍人玩不過政客。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常理。以唐基玩政治的嫻熟,能甘心為一個愣頭青虞嘯卿服務,只能說虞嘯卿的後臺。----他的老爹位高權重。

感謝導演,感謝製片人。感謝精彩演繹的演員。

讓我們看懂了那段歷史,

致敬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英勇拼殺,抵禦日寇的勇士。

順便說一句。去日本旅遊的那些人,你們的心會痛麼?建議他們多看幾遍《團長》

國恥莫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