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背後的零售店:平均每天進賬3個億,在全球有一萬家分店

李嘉誠背後的零售店:平均每天進賬3個億,在全球有一萬家分店

根據,2018年福布斯雜誌顯示,李嘉誠的身家為3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18億元),世界排名23位,連續20年蟬聯香港首富。李超人旗下的長江和黃,已經打造出了遍佈全球的港口、零售、基建、電信、能源這五大商業版圖,員工超過30萬人。

今年有個消息惹人注目,由李嘉誠創辦長江和記與雷軍的小米宣佈達成合作關係,將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產品引入長江和記旗下在世界各地電訊和零售部門。

大夥熟知的李嘉誠能是做塑膠廠發家的,後來他累積到第一桶金後,將商業版圖越做越大。今天要介紹的是他背後少有人瞭解的零售業,根據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長江和記零售部門在全球24個市場經營超過14400家店鋪(其中屈臣氏店鋪為13977家)。光屈臣氏銷去年的售額達195.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0億元),平均每天最少進賬3個億人民幣。這個業績,甚至超過了超市龍頭老大華潤萬家。

李嘉誠背後的零售店:平均每天進賬3個億,在全球有一萬家分店

資料顯示:屈臣氏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際零售及食品製造機構,涉及的商品包括有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日用、食品、飲品、電子產品等零售業務,僱傭的員工超過了10萬人,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3千萬名會員。集團每年全球有超過40億顧客,每日售出超過3千萬件產品,平均每三年便收集到4300萬億字節的數據,實力確實擺在這。

屈臣氏起源於1841年的廣州,至今已經有177年的歷史。它的開辦者是一個叫做沃森(Thomas Boswell Watson)的英國人,按粵語發音,則將“Watson”讀作屈臣,所以店鋪有後來就用這個名字。到了到19世紀末,他們的分店已多達30餘家,售賣物品變得更是豐富,除了汽水,化妝品等普通日用品,當時還賣起了時髦的照相機,開始成為了一個像樣的百貨商店。

上個世紀60年代,李嘉誠旗下的香港和記黃埔集團收了屈臣氏公司,不斷推出自有品牌的系列產品已成為屈臣氏最大的殺手鐧。據統計,屈臣氏每年新推出或升級的自有產品高達400個,它的自有產品不僅定位好,而且配有好的促銷和優惠的價格。相對市場上其他品牌,自有產品以低於二至四成的價錢和新潮時尚的包裝吸引顧客。

自從歸李家所有後,他們分別在全球展開了多次擴張行動,先收了英國Savers連鎖店,使業務觸角伸到歐洲。財大氣粗的李家之後又收了荷蘭、法國、俄羅斯等各大知名零售商,大大擴展了其歐洲業務範圍和領域,從亞洲到了歐洲,通過一連串的商業佈局悄悄完成其全球化進程佈局。

李嘉誠背後的零售店:平均每天進賬3個億,在全球有一萬家分店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屈臣氏最大的創新在於,擁有了穩定客流與品牌美譽度後,整合上游供應鏈資源,在自身店面內不斷推出自有品牌的系列產品,實現了由單純渠道商向渠道品牌商的轉型。

不過近年來,受到電商的衝擊,高管的變動以及業績下滑,這給屈臣氏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事實上,隨著消費升級與消費群體的轉變,屈臣氏還飽受品牌老化、導購過多、產品更新慢等質疑。“市場變化太快了”就連屈臣氏新掌門高宏達都這樣感慨道。

在今年,90歲高齡的香港首富李嘉誠也正式宣佈退休,從12歲開始工作至今,在這七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從未真正停下來休息過,他的智慧遠比千億身家更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