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牆”極可能暴露了宇宙負物質半區的“冰山一角”

新文明認知方式似乎無所不能,科學家們對近期發現的“宇宙牆”無法解釋,但如果站在統一信息論的視角上,這個問題可迎刃而解。根據統一信息論的宇宙穩恆膨脹理論,人類在近期發現的“宇宙牆”很可能是宇宙負物質半區的結構體。這需要從宇宙誕生說起。

宇宙起初是一個能量巨大的能量子(宇宙奇點),這個能量子擁有造就咱們這個宇宙所有客觀存在的能量,這個能量子通過一個最為基本的自然化過程,將自身分解為正負兩個能量子,緊接著,它們便以每個能量子分解為兩個能量子的方式進行裂變連鎖分裂,當正負能量子各分解為8個能量子的時候,他們便組合宇宙史上的第一個正極限粒子和第一個負極限粒子(或稱之為反極限粒子),但由於這兩個極限粒子的當量相同而性質相反,故便在最短時間內又重新湮沒為一個能量子,這樣的分裂持續進行了無數次,直至形成了更深程度的裂變。

當這個能量子進行到第五次分裂的時候,真正穩定的極限粒子便誕生了,這是因為此時的正反能量子各有16個能量子。以正極限粒子的形成為例,此時的8個正能量子可能會形成最大的正極限粒子,但這個極限粒子的形成需要依賴另外8個負能量子的繼續分裂,直到形成足夠數量的負極限粒子,使之形成密度最高的極限粒子固體並吸附到那個正極限粒子的四周,這樣,才會避免其與另外那個最大負極限粒子的直接接觸而造成湮滅。同樣,那個最大負極限粒子的形成也是基於這個過程。這樣,宇宙當中最大的正負極限粒子便得以誕生,它們構成了宇宙的兩個基本點,咱們可分別叫它們為宇宙正極點和宇宙負極點。

宇宙正極點和宇宙負極點形成後,由於它們的質量巨大,每個極限粒子大約佔有宇宙總質量(包括能量折算的質量)的四分之一,約為5.1×1058千克,而其體積僅為4.2×10-105m3。在這樣一質量最大、密度如此之高的極限粒子前面,任何與他同性的極限粒子都會被分解,而不可能形成同性物質卻,但卻最有條件與異性極限粒子共同分解它們之間的極限粒子,從而造成吸附大量的異性極限粒子的現象,這又會形成一種同性疊加的現象。比如,正極點會應吸附巨量的負極限粒子,而這些負極限粒子又必然會大量集合任何的負能量子,使得任何負能量子光線也無法逃逸,從而形成“隱性物質區”;反之,則形成“顯性物質區”(“隱性物質區”與“顯性物質區”只是相對而言,而實際上它們因為都是由極高頻率能量子集合而成極限粒子構成,故它們所分解形成的能量子都是無法為人類所觀測到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宇宙最大質量的同性極限粒子空間會通過匯聚越來越多的同性極限粒子而不斷造成宇宙空間膨脹,使正極點和白洞與負極點和黑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與此同時,“隱性物質區”和“顯性物質區”之間的分界線也越來越長,而正是這條分界線上,造成了正極限粒子和負極限粒子的充分融合,形成了巨量的極限粒子固體暗物質,且在這條分界線上的中心點上形成了宇宙密度最大的極限粒子固體,這個密度最大的極限粒子固體就是整個宇宙中心的中心點。

“宇宙牆”極可能暴露了宇宙負物質半區的“冰山一角”

“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形成後,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態勢——正極點吸附負極限粒子形成完“隱性物質區”,而負極點吸附正極限粒子則形成的“顯性物質區”。這種圖景連接在一起,將十分相似於中國古代那個以所謂的陰陽魚為特徵的“太極圖”,但作為“魚眼”的正極點和負極點,將因其體積極小和被其異性極限粒子所包圍的緣故而觀測不到,不過,由於正極點極限粒子和負極點極限粒子佔有宇宙二分之一的質量,其分量卻更為突出,這也非常符合“太極圖”用大塊面積的黑白兩色突出襯托“魚眼”的意蘊。因此,“太極圖”很可能就是宇宙中心的真實圖景,宇宙中心是一個質量和密度最大的天體——太極球天體(如圖)。

宇宙中心天體當然是理論推測,但科學家們也找到了類似天體的存在證據。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2015年9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銀河系附近一個星系的中心,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對超重黑洞(特大質量的黑洞)。它們就如同一對滑冰運動員,圍繞著彼此不斷旋轉。雙黑洞產生的能量極其巨大,使得寄主星系中心的亮度大大強於星系中成千上萬的恆星,科學家將其稱為類星體。對此種天體現象,該媒體以《銀河系附近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旋轉似中國太極》進行了報道。天文學家的這一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再次驗證了“統一信息論”的理論觀點。2014年版的《新文明》一書中就

作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宇宙中心是一個作為宇宙最大天體的太極球天體(參閱[43],p85-86)。天文學家這次發現顯然與《新文明》所指出的宇宙中心的太極圖天體不盡相同(宇宙中心由黑洞和白洞組成),這個雙黑洞也不是宇宙中心(宇宙中心由黑洞和白洞組成),但該次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宇宙是有可能存在類似於太極圖結構的天體的,這就為宇宙中心的太極圖天體論提供了進一步的依據。

作為宇宙中心天體的太極球天體形成後,由於中心點的極限粒子固體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而兩個極點又具有強大的膨脹性能,故它們將最終形成圍繞中心點高速運轉的態勢,以此而生生不息地化生萬物!一方面,對應於太極球“隱性物質區”一側,將通過不斷分解正極限粒子與合成負極限粒子而形成以反(負)物質為主要成分的宇宙反(負)物質半區;另一方面,對應於太極球“顯性物質區”一側,將通過不斷分解負極限粒子與合成正極限粒子而形成以正物質為主要成分的宇宙正物質半區,該區域正是人類所在的宇宙半區。不過,在現有的認知水平下,由於人類只對正物質有感覺適應性,而無法形成對反(負)物質的有效感應,故如果真的存在反(負)物質半區,而且這個半區全部都是由負(反)物質構成的,那麼人類現在也將根本無法對此產生認知,並由此便產生了認知隔離狀態,而近期發現的所謂“宇宙牆”就具備這種特徵。

“宇宙牆”極可能暴露了宇宙負物質半區的“冰山一角”

2018年,在意大利的一家天文研究所的新聞發表會上,該所負責人宣稱,在距地球一百五十億光年處的區域,發現了一座橫跨35億光年的宇宙牆,將我們所在的宇宙與外面的世界分割開來,科學儀器繪製的次聲波構圖顯示那裡寒冷異常,宇宙的任何能量和物質似乎到被隔絕在這堵牆之外,它空虛到了連真空能都可能不存在的地步。對此,國際權威雜誌《新科學家》曾如此報道“這堵宇宙牆是完全虛空的狀態,沒有任何的星團或行星存在,甚至連暗物質也不存在,從科學探測儀裡觀察得知,這個空間格外低溫,宇宙中任何物質似乎都完完全全都被隔絕在這個空間之外,這堵牆是一個完全的虛空狀態,連人為的真空狀態都無法達到這種境界。”在這之前,地理學家曾發現一個橫跨間隔為十光年的虛空地帶,但事先並沒有宇宙牆的概念,直到這個跨度為35億光年的虛空地帶的呈現,地理學家才將它們命名為宇宙牆。

這種存在特殊的宇宙構造用目前的已知科學實際都無法解釋,所以有些善於幻想的科學家們就開始動歪腦筋猜想這種虛空構造能夠是所謂的“另一個時空”或另外一個所謂的“平行宇宙”。這種理論目前很流行,原因在於它可信口開河、胡思亂想,根據就在於“我找不出根據而反駁者也找不根據”,這除了浪費腦細胞之外沒有半點用處。也有人認為,“宇宙牆”是宇宙邊界,但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首先,宇宙邊緣正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膨脹,人類視線速度最大也不過是光速而已,目之所及也不可能在現階段看到宇宙邊界;其次,人類距離宇宙邊界非常遙遠,其間將有非常厚重的天體及物質區阻隔,這使得人類根本無法透視到宇宙邊界。

“宇宙牆”極可能暴露了宇宙負物質半區的“冰山一角”

“宇宙牆”這一發現只有用新文明認知方式才能解釋清楚。首先,“宇宙牆”非常符合宇宙反(負)物質半區的特徵,因為只有這種天體才有可能對人類形成認知隔離,唯一不相符合的就是它的尺寸還遠小於宇宙反(負)物質半區,但這也完全能夠解釋清楚,因為人類所在的宇宙正物質半區有著眾多大尺度的天體及物質區,它們會在很大程度上遮擋了人類對宇宙反(負)物質半區的視野。其次,由於宇宙生生不息的交融匯聚,無論宇宙反(負)物質半區還是宇宙正物質半區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純正,正物質及負物質都在不斷向對方半區滲透,並由此還形成了包括行星在內的各種天體、物質體,只是正負物質在各自半區中分佈相對較多而已,基於此,宇宙反(負)物質半區也會被可視的宇宙天體劃分為大小不同的區域,“宇宙牆”的尺寸大小就很好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