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先行 現實“靠攏”:焦炭階段性頂部已現

10月中旬以來,受商品市場集體轉弱影響,焦炭期貨價格也振盪下行。截止到10月19日,主力1901合約報收於2353.5元/噸,較前一週下跌6.99%。結合基本面的情況分析,焦炭價格的階段性頂部已經出現,後期預計以波段運行為主。

短期焦炭供應持續回升

9月之後,國內環保限產力度邊際放鬆,疊加焦化廠利潤處於近幾年來的新高,焦炭供應量持續回升。根據最新公佈的數據,9月,焦炭產量同比下降0.1%,降幅較6月最低點回升4.6個百分點。Mysteel公佈的獨立焦化廠開工率也呈回升態勢,10月19日當週為78.78%,較9月初回升3.78個百分點。考慮到目前焦化廠仍有500元/噸左右的利潤,其生產積極性依然較高,供應的增加將繼續壓制焦炭價格。而11月之後,隨著採暖季限產政策的落地,開工率將下降。

下游補庫相對謹慎

庫存可以作為判斷供需基本面變化的重要指標。當前,焦炭呈現鋼廠庫存高、焦化廠和港口庫存低的格局,這導致焦化廠出貨壓力加大。截至10月19日,全國110家鋼廠焦炭庫存為439.6萬噸,自9月以來連續7週迴升,累計增加11.73%。同期,焦化廠庫存為23.79萬噸。根據歷史數據,鋼廠的補庫存週期一般領先於焦化廠,當鋼廠補庫存接近尾聲的時候,焦化廠在慣性作用下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開工率。11月初上海進口博覽會召開,屆時,華東地區鋼廠將限產。預計未來幾周焦化廠庫存回升。

目前,港口焦炭庫存為243.6萬噸,較9月初下降25.5%。港口和產地價格倒掛是港口庫存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儘管自9月下旬以來,港口和產地的價差有所修復,天津港與呂梁地區準一級焦價差修復至245元/噸,但鋼廠庫存處於高位,且價差水平仍低於7月底的水平,貿易商利潤有限,其囤貨相對謹慎。

成材需求出現走弱跡象

低庫存、高基差會對短期成材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但也要看到,一些中期利空因素正在積聚。一方面,9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多次強調,環保限產過程中嚴格禁止“一刀切”,並將規定具體限產比例的權限下放到地方,可以說環保限產邊際放鬆。以唐山地區為例,根據當地最新公佈的冬季差異化錯峰限產企業名單測算,秋冬季高爐錯峰限產比例為33.82%,低於去年的50%。另一方面,11月開始,需求將由北向南逐步進入淡季,鋼材需求料走弱。鋼材主要下游行業已經出現走弱跡象,前三季度,基建投資同比增長0.26%,其中9月當月增速為-2.02%。儘管國家推出一系列基建補短板的政策,但真正見效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未來兩個月基建投資反彈空間不大。房地產投資、銷售均回落,並無太多超預期的地方,在地產調控政策趨嚴以及棚改貨幣化退出的背景下,這一趨勢將延續。所以,鋼廠利潤有進一步收縮的空間,焦炭價格的上行空間也將受到壓制。

預計現貨價格下跌並向期貨靠攏

通過近兩年期現走勢對比,焦炭期貨價格一般領先於現貨見頂和見底,故焦炭期貨的上漲和下跌週期一般分為預期(期現背離、期貨領先)和現實(現貨跟隨,期現同步)兩個階段。以7—8月的上漲行情為例,焦炭主力1901合約在8月17日見頂,此後現貨價格經歷了3輪上調,9月11日才見頂。目前,焦炭期貨價格自高點累計下跌159元/噸,基差為221元/噸,預計後期基差會以現貨下跌並向期貨靠攏的方式完成。

綜合以上分析,焦炭期貨價格在供應回升、下游庫存高企以及鋼廠利潤迴歸的影響下,仍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但是,冬季的環保限產會對其形成一定支撐,未來兩個月需要重點關注主要產區限產政策的動態變化。操作上,建議在2550—2650元/噸的區域內逢高沽空,下方2100—2200元/噸的區域內可考慮逢低做多。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