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東河示範段九鄉河治理二期工程動工:仙林“水患”有望徹底解決

秦淮東河示範段九鄉河治理二期工程近日動工,二期工程總投資2.59億元,將拓寬疏浚河道4.46公里,加固堤防8.6公里,配套建設一批水利設施,2020年6月前竣工投入使用,屆時河道防洪標準將從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徹底解決仙林地區“水患”問題。

秦淮東河示範段九鄉河治理二期工程動工:仙林“水患”有望徹底解決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位於長江邊寬10米的九鄉河閘閘門已經打開。承擔施工任務的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龐愛磊說,開閘放水是為了降低河道水位,便於施工作業。河道內,施工平臺已經搭起,數臺打樁機正發出轟鳴聲,把一根根30多米長的管樁打進河床底部,防止拓寬疏浚河道時堤防出現塌方沉陷。

據悉,二期工程堤防將不使用硬質混凝土材料,而是採用生態護坡新工藝,改成透水性好的空心磚,淹沒到水下後,其縫隙處可以長草和水生植物,感觀和生態效果都很好。

棲霞區水務局負責人介紹,九鄉河上游發源於江寧區境內的青龍山,下游在棲霞區仙林地區,全長約22公里,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是仙林地區最大的一條行洪河道。近年來,仙林地區逢大雨就出現局部積淹水,主要原因就是河道排澇能力不足,防洪標準只有20年一遇。二期工程改造完成後,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將徹底解決雨季淹水問題,並解決沿河兩岸14萬畝耕地農田灌溉問題。在秋冬枯水季節將關閉閘門蓄水,保持7.5米景觀水位,讓仙林地區的水系連起來、活起來、清起來。

“一期工程只是嘗試,二期工程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談起秦淮東河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市水務局基建處副處長施叢叢表示,秦淮河是流經南京主城的重要河道,按50年一遇的洪水計算,秦淮河需洩洪流量為每秒1700立方米,而目前外秦淮河、秦淮新河兩個入江口的洩洪能力僅為1400立方米,尚有300立方米的缺口,亟待啟動建設秦淮東河工程。秦淮東河建設方案已經通過審批,總投資超過80億元。按照分年實施的計劃,選擇九鄉河作為示範段先行先試。二期工程竣工後,秦淮東河棲霞段將率先建成,成為秦淮東河建設的一個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