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海交大超越”,值此聯合發佈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藍字”,觸控“科學教育”前沿新動態。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目前,國內享譽海內外的交通大學有5所,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以及位於臺灣新竹的國立交通大學。這五所頂尖的交通大學,原本一脈相承,共同起源於1896年創辦的南洋公學與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而交通大學的校名最早出現於1920年12月,當時的交通部提議將主管四校合併籌組“交通大學”,發展實業教育。

幾經時代變遷,現在的西安交通大學(包括原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包括原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包括原北方交通大學、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和“國立交通大學”(位於臺灣新竹),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天地交而萬物通”的人才培養高地。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但是,在建國初期到上世紀八十年,居於國內頂尖位置的交通大學原位於西安。在新中國建立後,交通大學師生員工投入各項運動。在院系調整中,交通大學由原來的理、工、管三學院改變為以機、電、船為主的重工業大學,調出了大量系科,為新中國建立一批新的高等學校作出了卓越貢獻。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而後,為適應形勢和社會主義建設佈局的需要,根據中央的決定,在1956年,位於沿海城市的交通大學內遷到西安,形成了西安交通大學的源頭。1957年,國家根據交通大學內部實際情況和西安、上海兩地的需要,決定將交通大學分設西安、上海兩部分,實行統一領導。但是,大部分系、專業和師生陸續遷至西安,而上海的交通大學經歷了最為脆弱的一段時期。

在1959年,國家決定將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部分分離成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原交通大學校長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由此,標誌著大一統的交通大學建制被撤銷。當時,由於國情和國際局勢的原因,國家重點扶持西安交通大學的發展。但是,隨著國家開放程度的加深,上海交通大學的發展陸續回暖,在沿海城市崛起的過程中,後來者居上,逐漸超越了西安交通大學,成為國內華東五校的骨幹成員。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然而,西安交通大學也深刻意識到了地域對於本校的發展的限制,於是開始尋求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發展之路,相繼在深圳、蘇州建立新型研究院,並與英國利物浦大學開展合作辦學模式,在蘇州建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學,立意於建設“研究導向、獨具特色、世界認可的中國大學和中國土地上的國際大學”。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心樓

其實,在交通大學的發展歷程中,最艱苦的交通院校,當屬西南交通大學。在1950年8月,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更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並在兩年後,北方交通大學的建制撤銷,形成了北京、唐山兩地的交通大學,其中一個是北京交通大學的前身,另外一個則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

隨後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西南交通大學的採礦、冶金、化工、建築、水利、通訊等系(組)師生被相繼調整到外校,成為當時拆分最為嚴重的大學之一。在1964年9月,根據中央建設大三線的精神,鐵道部決定將唐山鐵道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前身)遷至四川峨眉,開始紮根西南深山,著力建設。歷經滄桑,唐山鐵道學院最終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又經變遷,定校於四川成都。由此可見,西南交通大學可以稱得上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最辛苦的大學。

教育部直屬的4大“交通”強校,西安交大原居頂尖,卻被上交超越

西南交通大學

對於國內的5所交通大學的發展歷程,以及高等教育成就,大家怎麼看呢?歡迎一同交流、討論。【本期“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文主編/林瑜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