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砭峪騎行記

持續不斷地酷熱把西安這座美麗的城市練就成了火爐,帶有空調的房間待久了總讓人感覺不適。望著窗外的巍巍終南,騎行的衝動油然而起。秦嶺72峪中落座長安的大的峪子還有石砭峪、子午峪沒有騎行,查看了地圖,查閱了資料,今日決定騎行石砭峪……

石砭峪位於五臺街道,(2002年長安區撤鄉並鎮將石砭峪鄉併入五臺鄉)是長安八大峪之一,東臨太乙峪,西接子午峪,滈河從中蜿蜒流出……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老鱉在峪中修煉成精,準備從峪口出山禍害百姓,村口有康大、康二、康三弟兄三個決定為民除害。康二、康三與鱉精在河裡連戰三天三夜不能降服,康大出馬三兄弟才壓制服了鱉精,但三兄弟都無法放手,為了老百姓的幸福,三兄弟化做了石頭永世壓住了鱉精……為紀念三兄弟,百姓們把峪口叫做了“石鱉峪”,後來感覺“鱉”字不雅,後取諧音石砭峪。據說峪口化為石鱉的巨石在修石砭峪水庫大壩時永遠藏身於壩堤之下了。

給自己的單車充氣、潤滑、做了簡單保養後,一點整從韋曲出發……

走地鐵南上常寧大道經過財經學院就到了長安大道,蔣介石的西北行宮——常寧宮就坐落在大道東側,遠眺終南,俯視滈河,地理位置極佳,現在已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地方。

下一段緩坡,就來到滈河大橋,大橋氣勢如虹,飛躍滈河,依神禾原原勢所建,是長安一道美麗的風景。橋下樹木蔥蘢,滈河的清流蜿蜒其中向西而行,令人心曠神怡。

石砭峪騎行記

長安大道2012年10月建成,雙向八車道,大大緩解了西灃路、子午大道通往秦嶺的交通壓力。大道兩邊是國槐綠化帶,高大蔥蘢的樹下是紅色的人行道,正午的驕陽也難以穿透濃密的枝葉,騎行在林蔭小道,聆聽著蟬鳴,遠眺著終南美景,真的是一種享受。

石砭峪騎行記

一邊騎行,一邊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不到七公里的長安大道很快就到了盡頭。穿過關中環線既107省道就來到山外綠茵遮蔽幽靜的鄉道了。原陸軍學院就坐落在道路的西側,現改名為“陸軍邊海防學院”,以前長安一中的好多同學家都在這裡,每週六週天有專門的大巴車接送,讓我們這些家在農村的同學倍感羨慕。

拐個彎就來到水寨村新型社區了,統一規劃統一建造的二層小別墅映入眼簾,紅頂白牆,乾淨整潔,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山下的一個農村。然而這一切是真的,國家的富強,惠民的政策,改變了農村的格局,實現了農民的夢想!

石砭峪騎行記

騎行在山腳下的林蔭道,用心感觸著周圍的一切,放空自己所有的煩惱,突然覺得只要堅持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那麼難……

兩點整到達了山口的村莊——西堯村,在村口的好弟兄農家樂吃了一碗炒米飯後向著峪口進發了。

石砭峪騎行記

由於是週末,峪口的人很多,河道的石頭上水裡滿都是乘涼戲水的人們,公路上進山出山的車緩慢通行,只留下中間不到一米的通道可以通過,所以必須小心翼翼。

穿過峪口人潮熙熙的路段,遠遠就看到石砭峪大壩的身影了,壩體上“石砭峪水庫”五個紅色的大字分外顯眼。石砭峪水庫七十年代初期修建而成,壩高85米,壩頂長度285米,建成四十多年來,它集灌溉、防洪、發電、供水於一身,滋潤著滈河下游廣袤的土地,為廣大百姓造福,現在更是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中的重要水源地。

上壩的那段路是此行中最陡峭的一段,需要拐兩個近180°的硬彎,靠著路邊緩緩蹬踏,望著壩頂慢慢接近,任憑汗水打溼了衣衫,山風吹過,在驕陽的炙烤下竟也感覺不到酷熱。到了壩上,雖不能進入壩頂,但也能領略大壩的雄偉,感嘆勞動人民的偉大。

石砭峪騎行記

穿過壩頂旁邊的一段不是很長的隧道,眼前豁然開朗,微波粼粼的水面呈現在了眼前。煙波浩渺,湖光山色,晴空萬里,好一副美妙絕倫的山水畫!水庫邊的公路坡度不大,很輕鬆的騎行,愜意地欣賞美景,峰迴路轉,景景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呀!

峰迴路轉處,一架高橋出現在眼前,飛跨兩座山峰,貨車在上面轟鳴,原來那就是西康高速公路了。西康高速從這裡將穿越世界最長的終南山隧道到達秦嶺南麓的柞水,大大縮短了秦嶺南北的交通距離,為百姓帶來了便利。後面有很長的一段路都是在西康高速的下面與之並行。

忽然山間傳來汽笛聲,抬眼尋找,只見雲霧繚繞的山頭間一輛列車在頭頂的鐵路橋上駛過,那就是西康鐵路了。西康鐵路1996年12月動工,2001年10月建成通車,工程最艱鉅的就是穿越秦嶺這一段,五年時間辛勤的鐵路工人完成了這一壯舉。

石砭峪騎行記

一鼓作氣騎完了水庫旁的山路,在一處鐵路橋的陰涼下稍做休息,一騎電動車的環衛工人在路旁的草叢中撿拾垃圾,他很仔細的尋找著,如果發現了就用夾子夾起來放在隨身的垃圾袋裡,他表情專注,額頭滲出著汗水……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離不開他們辛勤的付出呀!

爬一段陡坡,再穿過一條不長的隧道,出來後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景。只見西康高速大橋不遠處是一片廣闊的草甸,一條小路蜿蜒其中,草甸裡不知名的小花爭奇鬥豔,為本來已經很秀美的石砭峪更增添了色彩。躺在草坪上,看藍天白雲,觀蒼翠青山,聞野花芬芳,聽鳥和蟬鳴……真是沉醉不知處呀……

石砭峪騎行記

繼續爬行一段路程就來到了青岔,這裡是過去石砭峪鄉政府所在地,現在街道兩邊到處都是廢棄的房屋,由於年久失修,有些屋牆上都長出了野草,一片破敗的景象。問了路邊的村民才知道了答案,原來這些房子都是過去修建西康鐵路工人們的宿舍,鐵路修好後工人離去,房子便廢棄了……望著眼前的一切,能夠感受到昔日這裡的繁華……

出青岔不久山路就要和西康高速分別了,秦嶺終南山隧道就在眼前,山體上的隧道口清晰可見。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是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單洞長18.02公里,雙洞共長36.04公里,15分鐘即可穿越。2007年1月20日,隧道舉行了通車儀式,至此,制約陝南經濟發展的秦嶺天塹變為通途,西安至柞水的通行里程縮短約60公里,行車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為40分鐘。世界第一的工程就在眼前,國人的自豪感由然而生……

石砭峪騎行記

過了青岔道路變窄了,也更加陡峭了,騎行很是費力,好在路上行人稀少,道路可以任我騎行。路旁的河道水流淙淙,河水清澈見底,真想跳進河裡洗去滿身的汗漬,洗去渾身的疲憊。太陽已經西斜,隨著峰迴路轉,一會兒躲進了山頭,一會兒又出來,我知道山裡黑的早,為了趕時間,只能減少休息的次數。

到達羅漢坪時實在沒有力氣了,停車一頭撲進了河道里。這裡的水太好了,清涼無比,站在石頭上,撩起的水花浸潤在臉上,胳膊上,沁人心脾的涼爽和甘甜瞬間將疲憊化解得無影無蹤……坐在大石頭上,將雙腳泡在水裡,潺潺的水流如絲般滑過腳趾,山風微微拂面,斜陽普照,此時此景,只願時光停滯……

石砭峪騎行記

路沒有到盡頭,騎行就不能停息!借問路旁村民,還有兩公里就到盡頭了。河道的清流蕩盡了疲乏,最後的兩公里很是輕鬆,沐浴著山風,呼吸著帶有花香的空氣,欣賞著山間美景,不一會就到終點了。路的盡頭是一個小院,三層樓頂寫著“陝西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石砭峪保護站”,院子不大,但收拾的乾淨整潔,將愛車放在院中,拍照留念。

石砭峪騎行記

門口有一小賣部,走進買一瓶水和老闆娘拉起了家常。他們家世代在這裡居住,過不了多久就要離開了。談話中有一絲些許的不捨。他們一家,包括山裡住的所有村民都要搬到山外,政府給每家蓋了兩層的別墅小院,房屋面積有130平米和180平米可供選擇,選擇180的要補五萬九的差價,選擇130的不用交錢。他們家要的是180平米的,現在正在裝修。我開玩笑說你們好呀,都有別墅住了,她笑著說,這都是國家的政策好。說話間她用手指了指對面一個大門緊鎖的山莊,說最近秦嶺北麓違建整治呢,估計這次真保不住了。和她拉著家常,感受著村民的樸實和善良,一瓶水不知不覺中喝完了。

斜陽害羞地躲進了山巒的臂膀,一切都如此的靜謐,和她告別,伴著晚霞下山……

石砭峪騎行記

2018.08.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