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沒錢買裝備,李鴻章想了個辦法,一分錢不花就得兩艘軍艦

工人在我國的封建社會當中是沒有地位的,雖然說比商人還高一點,但是仍然被那些走仕途的人瞧不起,呼來喝去。和我們不同,外國對於這些有手藝的人是非常尊重的,這也是他們能夠產生工業革命的原因,他們通過這事崛起之後,便來強行推開中國的大門,這個時候,中國人才意識到,好像有些重要的東西被忽略了。

北洋水師沒錢買裝備,李鴻章想了個辦法,一分錢不花就得兩艘軍艦


太平起義的時候,朝廷兵力不夠,於是便下達了命令讓官員其回鄉裡面團練。這當中必須得有我們最熟悉的滿清大臣,李鴻章。他自從回到安徽之後,便專心團練,每一步他都有親自參與,但是時間一長,他就發現了我們和外國人之間的差距,不論是士兵的精氣神,還是裝備都和人家差得很遠。

北洋水師沒錢買裝備,李鴻章想了個辦法,一分錢不花就得兩艘軍艦


於是他有了要從國外進口武器,同時請洋人來訓練中國軍隊的想法,但是這些想要變現,那就必須得有大量的資金,而朝廷給的根本就不夠,所以他只能自己從各種渠道來籌集軍餉,倒是很有他的一套。從北洋海軍建立起來的那一天,朝廷裡每天都有反對的聲音,無非就是嫌棄這個艦隊實在太費錢了,當初也是在李鴻章的再三要求下,朝廷才同意他建立這個軍隊,他靠著國家給的錢迅速從國外進口了大量軍艦、運輸船等,但是設立碼頭什麼的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資,國家實在是要不出錢了,他只能自己想辦法。

北洋水師沒錢買裝備,李鴻章想了個辦法,一分錢不花就得兩艘軍艦


上世紀七十年代,李鴻章花了45萬兩銀子從外國買了四艘炮艦,幾年之後,隔壁南洋的一位大臣就看到了,覺得非常先進,他也想來上幾艘,就託李鴻章辦這個事,結果李鴻章給他買回了新的之後,替換了自己隊裡的四艘舊的給人家,新的自己留著用了。後來他明知道自己手裡沒錢,還是和外國人簽訂了買兩艘巨型軍艦的合同,這可是三百多萬兩銀子。

北洋水師沒錢買裝備,李鴻章想了個辦法,一分錢不花就得兩艘軍艦


他先挪用了之前那位南洋大臣想買軍艦的將近200萬兩,然後又從鹽商和輪船招商局裡挪用了剩下的100多兩,最終的結果就是,他自己一分錢沒出,拿回了兩艘新款巨型軍艦,這事倒是讓他高興了好久,不過他不像我們,知道再過沒多久,他的這些辛苦弄起來的艦隊就會全軍覆沒,到時候,不知道他是後悔買這麼多好東西呢?還是會心疼這些好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