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我國著名哲學家曾說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句名言成為不少人的座右銘,但是漫漫兩千多年能真正做到並且銘記於心的人又能有多少個呢?答案是寥寥無幾。

在很多人心中,金錢之重,重於泰山,重於性命。例如遇上搶劫的時候,很多人為了保護錢財,而喪失性命的例子也不少見。從古至今,名人志士愛慕錢財也是人皆得知的事情。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小編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東漢外戚梁冀,在職之時利用職務貪斂錢財,且數目巨大;唐代的著名宰相楊國忠,明代的嚴嵩,清朝的和坤都是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大貪官。即使他們的官職很高,每年的俸祿也很高,但是他們仍然不滿足,因為他們很貪心。

不僅是高官貪財,他們的下屬也非常貪財,這就是所謂的“上樑不正下樑歪”。為了錢財,他們想盡各種各樣的方法,無所不用其極來獲取不屬於他們的金錢。所以說金錢在他們心中是多麼的重要,每個人都想獲得非常多的財富,這是人之常情。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清朝的時候,有一份工作年薪非常的高,但是在晚年的時候結局卻很悽慘,而且他們的工作還有一項特殊要求就是不能穿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後一個封建朝代,是由滿族人從馬背上打下的天下。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職業就是最接近國庫庫銀的小官員,正式名稱為庫丁。庫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日夜看管國庫,人盡皆知,國庫是掌握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後期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官吏統治腐敗,貪汙問題非常嚴重,其中今天小編要介紹的職業也包含在其問題中。六部之中的戶部管理著國家的國庫,所以他們每天都近距離地接觸金山銀海,這也就大大增加了他們暗中貪斂錢財的機會。

雖然庫丁換任時間是三年一次,相比普通職業的換任時間相對較短,但是還是免不了他們斂財的機會,所以這個職業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清朝的開朝皇帝滿族人,性情豪邁直爽,但仍是君主專制的朝代,所以對於民族還是有很大的偏見。在每位官員入職之前都要經過一步步繁瑣的排查,檢驗他們的身份,因為清朝有規定,漢族的人是不可以入職當官的。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所以經過排查之後,能夠進宮入職的人都是滿族人。他們為了能夠獲得這麼一份高收入的職業費盡心思,做出許多犧牲。收入高的同時風險也是相當高的,為了防止庫丁私藏金銀,中飽私囊,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庫丁工作前脫了穿來的衣服,換上制服。

每次離開的時候,都要對庫丁進行檢查,甚至口腔也要進行檢查,直到檢查合格之後庫丁才能離開。但是即使是再嚴格的要求也抵擋不了金錢對他們的誘惑,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想了身體上所有能藏匿金錢的地方。終於發現一個奇葩的斂財術:肛門藏錢。

他們通過盤查的時候就將金銀藏在肛門之間,以此躲過盤查。但是這種技術是非常難的,是需要很高超的技術來完成的。從小便要開始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也在不斷的成熟,到最後已經可以放十顆鐵丸。因為學習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所以堅持下來的人實在是寥寥可數。

清朝有個高薪職業,斂財技術十分奇葩、晚年還都會得一個尷尬的病

不過他們的確用這種方法偷盜了許多財物,即使被其他人發現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後不了了之。雖然庫丁通過這種方法盜取錢財一年收入達到十幾萬,但這是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的行為。晚年的時候庫丁會患上一種尷尬的病,名叫脫肛痔漏之症,最後無藥可醫。

所以他們即使能夠獲得鉅額收入,卻最終失去了最珍貴的生命,也給自身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