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閒話南北朝之天下歸一——東魏西魏(1)

就在元修在腦子裡天人爭鬥的時候,洛陽城裡發生了一件影響極其惡劣的事兒;讓他下定決心,看來,這場子不捨不成了。

什麼事兒呢?

由靈太后一手打造的,達摩祖師看完眼都直的,並且讓洛陽人引以為豪的永寧寺佛塔莫名其妙的失火了!而且火勢極大,南陽王元寶炬、錄尚書事長孫稚親率1千多消防隊前去救火都沒能控制住火勢;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座美輪美奐的佛塔被燒成灰燼。

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隨後,洛陽城內謠言四起,老百姓紛紛傳言,說在東海上看到了佛塔,光明照耀,宛然如新,海邊兒很多人都看到了。有人據此斷定,天意如此,永寧寺大火昭示了魏室不再安寧,飛入東海,將應驗在渤海(高歡爵封渤海王)身上了。

這事兒給元修的刺激很大,看來此處真的不能留了。這時候,元修的‘男閨蜜’、中軍大將軍王思政進宮來勸元修了,事不宜遲,皇上趕緊著手準備吧;跟王思政前後腳兒,東郡太守裴俠也進宮來勸;這兩位是元修的心腹,二人意見一致,咱趕緊去找宇文泰。

可是這又有個問題,元修跟宇文泰不熟,雖說上次宇文泰來過洛陽,也就見過一面,聊了幾句,元修秀了一把行為藝術而已。這次是真要到那兒常住了,萬一宇文泰跟高歡一樣狼子野心,那可就成了才離虎穴,又入狼窩。

穩妥起見,還是先派人去趟趟路的好;元修叫來散騎侍郎柳慶,給了後者一個任務,你先走一遭,去看看宇文泰,考察一下;柳慶銜命而去。

對於這個考察團,宇文泰那可是拿出了12萬分的精神招待;不僅在物質上拿出了過硬的條件;在態度上,那也是謙恭到了極致;硬是把滿腹狐疑的柳慶拍的直哼哼。

一段時間之後,柳慶該看的看了,該聊的聊了;夾著宇文泰給備好的土特產,心滿意足的回了洛陽。

柳慶回到洛陽後,元修在第一時間就秘密召見了他,詢問考察結果。

柳慶早有準備,從硬件到軟件,再到宇文泰的態度,陳述一遍;最後還加了句,皇上,關中地區更適合咱。

元修聽完,良久無語;看來,也只能怎麼辦了。既然大方向定了,接下來就是打包,叫搬家公司了;這些細活兒,咱按下不表。

元修跟宇文泰眉來眼去,互動的熱乎;這會兒高歡幹嘛呢?

其實高歡也正準備幫元修搬家,不過目的地不是關中,而是他控制下的鄴城。

高歡的目的不言而喻,鄴城是他的老窩子,人地兩熟;元修往這兒一住,他放心。因此高歡曾無數次的給元修上書,“洛陽久經喪亂,王氣衰盡,雖有山河之固,土地偏狹,不如鄴。”;您就從了微臣吧。

元修當然也清楚自己一旦住進鄴城的悲慘命運;所以不論高歡怎麼口吐蓮花,元修左躲右閃就是不鬆口;被逼的實在沒借口的,元修就把自己的皇爺爺元宏搬出來,我爺爺定鼎河洛,為萬世之基,豈能說走就走?如果您(高歡)眼裡還有我爺爺,就甭總拿遷都的事兒說事兒了好嗎?

高歡看元修連死人都拉出來擋槍,氣的破口大罵;既然你小子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別怪勞資霸王硬上弓了。

高歡下令,調3千騎兵深入洛陽周邊;任務就一個,搶!

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只要是能進嘴的,不管是豬食還是主食,全部打包拉走;實在拉不走的,一把火燒掉。

這招兒果然給元修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元修是皇帝,手下好歹還是有些小弟的;您把糧食都劃拉跑了,接下來這些人小弟吃什麼?

而且時間一長,元修碗裡雖然沒見稀的,可是他新招來的這批部隊,有的就因為缺糧產生了大量的逃兵。

這麼下去,遲早要被高歡玩兒死;元修氣急敗壞的給高歡下了道措辭強硬的詔書,大罵高歡心懷鬼胎,想要餓死朕躬。

到這份兒上了,高歡也無所顧忌了;扯著嗓子跟元修對罵。

一番刷帖頂帖之後,雙方都動了肝火,因此書信來往,火藥味兒越來越濃;最後,竟不約而同的點起部隊,準備廝殺。

公元534年7月初,被高歡指著鼻子大罵的元修終於忍不住了;集合起手下全部的10幾萬人馬,前出至黃河南岸的邙山至河橋一帶;那意思,對面的高歡看過來、看過來……

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高歡肝兒都要氣炸了,小崽子,挑釁是吧;好,咱們就練練!

高歡也點起部隊,壓到黃河岸邊;跟中央軍隔河對峙。

只能說,玩兒軍事,高歡真的可以甩元修幾條街——

按元修的想法,打高歡,不用過河,就在南岸等高歡渡河的時候,給他來個半渡而擊就好。

可是這裡邊兒有個問題,高歡那麼傻?偏偏就挑元修主力佈防的河段過河嗎?那不純粹是自己拿腦袋往石頭上撞啊。

而且六年前,爾朱榮大軍強渡黃河,擊敗元灝那一仗,高歡也在軍中;他可是眼看著爾朱兆和賀拔勝兩位,是怎麼把大木頭捆吧捆吧紮成木筏偷渡黃河,然後一戰擊敗元灝的;老實說高歡都不用創新,只要把之前爾朱榮的打法複製一遍就可以了。

要說一句的是,元修在軍事上表現的很低能,不等於他這邊兒的人都低能;元修這種守株待兔的打法,斛斯椿就不同意;而且他提出,自己親自帶兵過黃河,主動迎擊高歡(“夜渡河掩其勞弊”)。

起初,元修同意了斛斯椿的方案(“帝始然之”);但事情卻壞在了黃門侍郎楊寬身上,楊寬堅決反對讓斛斯椿渡河作戰,並且一句話就說動了元修:皇上,如果讓斛斯椿打敗高歡,您敢保證,他不是高歡第二嗎?

我艹,元修恍然大悟;差點兒把這茬兒忘了;這年頭兒,親爹都信不著,更別說外人了。

元修立刻下旨叫停了斛斯椿的行動;後者無奈之下,只得停在黃河南岸,破口大罵楊寬誤國。

斛斯椿的計劃夭折了;對面的高歡可來神兒了——

咱前面說過,高歡早年參加過爾朱榮強渡黃河那一仗;現在只需Cosplay就好;不過跟爾朱榮有所區別的是,當年爾朱兆和賀拔勝選擇的偷渡地點在西面的弘農;而這次,高歡把渡河地點選在了東線。

當然,像高歡這種人,就算要打,事前也要做幾個假動作的:高歡先把主力集結在河邊,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等給對面的元修看清楚之後;高歡一聲令下,竇泰、莫多婁貸文率領精銳騎兵順河東下,直撲軍事重鎮、滑臺。

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滑臺守將喚作賈顯智,當年曾跟著斛斯椿一起出賣過爾朱世隆。

這貨最大的特點,就是見風使舵;堪稱牆頭草裡的極品;他當年能賣爾朱世隆,今天同樣能賣元修。

因此,竇泰等人一到,賈顯智便倒戈投降了;滑臺落入高歡手中。

元修沒想到高歡第一拳會砸向滑臺,有些手忙腳亂。但元修還是沒有看透高歡;高歡在滑臺的軍事行動其實跟正面的‘鑼鼓喧天’一樣,還是假動作。

高歡真正的渡河點,是野王(今河南沁陽)。

野王距離洛陽不過百里之遙,從這裡渡河,以騎兵為主的高歡軍快馬加鞭,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打到洛陽城下。

現在,看元修已經上當,公元534年7月26日,隨著高歡的命令下達,晉陽軍風馳電掣一般渡過了黃河。

高歡瘋一樣的衝過了黃河;然後呢?

然後元修就傻逼了。

腫麼會介個樣子!

直到旁邊兒人提醒,皇上,別愣著了;趕緊跑吧,再不跑,咱可就要被人堵在城裡了。

元修如夢初醒,連忙打點行裝;於是,就在高歡過河的第二天,元修匆忙下達動員令,讓宗室大臣跟他走。

可惜,元修吆喝了半天,最後跟他出發的,騎兵僅有2千多點兒,而宗室裡,只有寥寥數人願意拋家舍業跟他跑路;這裡邊兒就有後來西魏的‘皇帝’、南陽王元寶炬。

到這會兒,元修也顧不得這幫叛徒了;高歡越逼越近,再不跑可就來不及了;公元534年7月28日,元修倉皇西逃;第二天,晉陽軍的前鋒便殺到了洛陽城下。

在下一支筆,難表兩家事;先簡單交代一下元修吧。

出了洛陽,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創業艱難,到他這兒算是game over。

簡短截說吧,一路上風餐露宿,等元修到了潼關,身邊已經跑的只剩下千把人;而且由於沒有後勤保障,元修等人飢一頓飽一頓,一個個兒餓的直打晃兒。

在潼關,元修碰見了宇文泰安排的前來接駕的代表團;這才算吃了頓飽飯。稍事休整,元修繼續西行,最後在長安東面的東陽驛(今陝西渭南東郊)碰見了帶著大軍前來護駕的宇文泰。

元修啥心情史書上沒寫,但也不難猜;列祖列宗艱難創業,在他這,over

宇文泰以膝代足,拜倒在元修馬前,嚎啕痛哭,口稱救駕來遲,罪該萬死;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宇文泰一哭,元修挺感動,趕緊下馬攙扶,說,你這說的什麼話,朕無才無德,上愧祖宗,下愧黎庶,以致今日;高歡那狗日的,欺壓君父,他才該千刀萬剮。

說完,元修也是內牛滿面。

頓了頓,元修手拉宇文泰,以後軍國大事,皆由將軍決斷。

元修話音剛落,宇文泰的部下也很會來事兒,將士們手舞兵刃,高呼陛下萬歲;隨後,前呼後擁,將元修送入長安。

進了長安,暫時人身安全有了保證;不過,到了宇文泰的地頭兒,這也算是人在矮簷下了,能怎麼辦呢;先拉攏再說唄。

元修下詔,封宇文泰為大將軍、領雍州刺史、兼尚書令;同時,元修還把自己的妹妹、馮翊長公主嫁給了宇文泰。後者也投桃報李,除了兵權之外,宇文泰傾其所有,周全元修的體面。

至此,元修就算在長安安頓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