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高大的門楣上翹角飛簷,"百年粉坊"的墨寶嵌於其上,典型的中原建築風格,像樸實敦厚的中原漢子,屹立於盛田農業的桂園中。推開厚重的木門,歲月的陳舊感讓人覺得親切,有關粉條的記憶,無聲地滯留在這裡,再現禹州粉條的百年滄桑,遠去的歲月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百年粉坊裡鐫刻著傳承四百多年的粉條古法制作工藝和老物件,十八道製作工序,重疊著匠心。老舊的風箱、木桶、上百年的木瓢、石磨盤、民國時代的老馬燈、小推車·····讓記憶鮮活而溫潤,浮現出這樣的畫面感······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粗布衣的中原漢子,紅棉襖的中原女人,健壯豐滿的腰身,用鍋碗瓢盆的交響樂,奏出中原大地渾厚香甜的粉條樂章。霜降過後,紅薯陸陸續續地刨出來,認真篩選,男人們用木桶挑水倒入池子或者大缸裡,女人們負責把紅薯洗乾淨,用白蠟木條編制的大笊籬撈出紅薯晾乾備用。然後男女合作,把洗淨的紅薯分期分批地放進用榆木或山雜木做成的長方形木製容器裡,用特製的雙柄刀將紅薯剁碎,剁碎的紅薯要用鐵網篩分揀,把較大的紅薯塊再一次剁碎達到使用標準。切碎的紅薯小塊分批放在石磨盤上碾壓,用撥刀撥著紅薯塊用淋盆的水淋著,兩人或三人推,稱為推水磨。沿著磨盤邊沿流出的液體,那便是紅薯原漿。紅薯磨成漿後,開始過大籮。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過大籮要準備大缸,依據磨紅薯的量安排缸的數量。一般需要3-4個以便循環使用。首先,把要使用的大缸的三分之一埋在地下,缸上放置硬木做成的大箅子,箅子上放置用高粱杆編成的簾子,把紅薯原漿分批放在上面,用硬木製成的捺子反覆按壓沖洗粉漿,這樣,紅薯澱粉隨著水流落入缸裡,粉渣被留在簾子上,一般加三次水就可把澱粉和粉渣分離開來。缸裡的粉水沉澱12個小時以後,開始過二籮。先把大漿拋掉,加入60%-70%的清水在沉澱的缸中反覆攪勻,用260-280目的篩網布袋在另外的空缸裡進行二次過濾即為過二籮。過二籮是把紅薯澱粉裡含的細渣過濾出來,禹州的老百姓都知道,紅薯粉子裡摻不了假,如果有細渣就做不成粉條,所以過二籮很關鍵,也使紅薯澱粉的白度和淨度大大提高。第二次過籮後經過12個小時的沉澱,澱粉上面的水呈現出純淨的海藍色,撇出水後,有一層稠粉漿(也叫油粉),用來做粉漿涼粉,酸酸的挺好吃。剩下的便是純粹的紅薯澱粉,裝入粉兜裡掛起來進行拍打成為粉蛋,12小時候後便凝固成型,去掉粉兜,將粉蛋切成小塊放到乾淨的布單子上曬,等到徹底曬乾後收起來,製作粉面的工序才算完成。待到滴水成冰,就可以做粉條了。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數九嚴寒,正是下粉條的有利時機,三五家相約,邀請技術熟練的長者帶頭,男女老少一齊上陣,每人負責一道工序,各司其職。常常是幾個家庭搭夥做粉條,他們一邊幹活,一邊嘮家常,有說有笑,既減輕了疲勞,又增進鄰里感情,其樂融融。禹州粉條總是在寒冬臘月裡製作,臘月過完就是年,粉條是和過年緊密聯繫的一種食材。所以,出門在外的禹州人,看見粉條就能想起老家的日子,想起老家過年時的種種習俗。 製作粉條大致分為揉麵、漏粉、撈粉和掛粉五個步驟。揉麵,是漏粉條的關鍵。取乾燥的紅薯澱粉倒入碩大的陶盆中,邊加開水邊用木棒攪拌,待溫度下降至50攝氏度,加入幹澱粉,便開始揉麵。揉麵是個力氣活,需要四五個壯年勞力共同協作,把沉在盆底的粉芡用力提起來揣勻。硬了不行,軟了也不行,有經驗的粉條師通過目測、手感和經驗才能決定面是否揉好。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反覆揉揣,軟硬適中、均勻光滑的紅薯粉糊舒適地躺在大盆裡,而揉麵的師傅們早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沉重的大盆被抬起來,還必須有一個貼盆推糊的,以防粉糊變硬做不好粉條,待水燒開後,揣好的粉糊不斷地放入漏瓢,瓢下面支口大鍋一直燒著開水。操作者左手持漏瓢,右手不停地錘打瓢沿,粉條就順著漏孔源源不斷地下入鍋中。瓢位置的高低和用手錘瓢的力度,都會影響粉條的粗細口感。粉條不斷地煮熟飄上來。火要不停地燒,鍋裡的水要保證連續不斷地翻滾,一次次將滾飄上來的粉條撈出鍋,迅速地放入盛有涼水的大缸裡冷卻兩次以防粘連。撈粉人要做到不斷及時地為煮粉條鍋加水,始終保持煮粉鍋裡用水的需要。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為了更好地散熱,把控完水的粉條放到葦蓆上進一步控水散熱,冷卻後的粉條搭在竹杆上叫裝杆,裝好杆兒的粉條碼在旁邊的木架上,湊夠一車運往曬場。一排排的粉條懸掛、整理、捋順,經過一晝夜的自然冷凍,粉條上滿是冰碴。第二天一大早,勤勞的人們用木板拍打粉條,使其鬆散不粘連,淡黃的粉條沐浴在陽光下快速晾乾。經過這一凍一解,粉條的韌性更強了。陽光下,做好的粉條晶瑩剔透,韌性十足,曬乾的粉條極極耐儲存,色澤亮白,韌性好,拉力足,食之筋軟爽滑,老少皆宜。按形狀可分成圓粉條和寬粉條兩種,粉條像中原人的性格,是一種包容性很強的食材,幾乎可以和所有的葷素食材完美融合。食用前開水焯軟,可涼拌、燜燉、熱炒、涮火鍋、炸丸子等等。濃濃的紅薯香凝固在粗細均勻的粉條裡,那可是禹州人的最愛。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純手工製作粉條,費時費力,從早晨忙到傍晚,產量並不高。最早漏粉條的瓢是木製的,靠人工用杵往下搗,一天下來最多做150公斤。禹州農村廣泛地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要想忙,開粉坊,老婆孩子全用上"。儘管如此,禹州人仍樂此不疲,成為一種習慣和傳統。做出的粉條筋道、滑爽、口感極佳,遠近聞名。由粉條衍生出的各種美食出現在禹州人的餐桌上,誘惑著我們的味蕾,也滲透著幾百年的歷史積澱。最出名的要數"禹州燜子",燜子是有著濃郁河南禹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用泡好的粉條拌上紅薯澱粉,加入蔥花和水,調成稠糊狀,然後拍成圓餅放入籠屜,大火燜蒸至墨綠色。可以趁熱沾汁調味,讓人垂涎欲滴,送入口中,別提有多爽;也可以放涼後切成薄片,經過花生油的煎炸,放入蔥花、辣椒、芫荽,起鍋裝盤,焦黃伴著青翠,帶著薯香,筋軟的口感,讓人停箸不能。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百年粉坊是禹州人有關粉條記憶的"活化石",完整地記錄著禹州粉條傳統的純手工製作方法,成為禹州人骨子裡最親的飲食文化符號。青磚灰瓦老物件,承載著幾代人的追憶,十八道工藝訴說著禹州粉條包含的匠心,也代表著禹州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春種冬收三九做,從紅薯到粉條,一代又一代,連續不斷的傳承使粉條成為禹州特產,成為禹州人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歲月漸遠,粉條早已步入工業化生產的規模,值得慶幸的是,禹州粉條的古法手工製作在百年粉坊裡被生動複製,成為我們永遠的紀念,成為後代子孫瞭解農耕文化的必由之路。

粉條技藝的“活化石”——百年粉坊

作者簡介;姚建平,中國報告文學會員,有多篇散文、報告文學發表報刊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