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公孫衍和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公孫衍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公孫衍:

公元前333年率領秦軍河西失地。

公元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結成聯盟,各國國君均稱王,西抗秦、東抗齊、男抗楚。

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合縱攻秦。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張儀:

公元前325年張儀伐取陝,出其人與魏。

公元前324年擁戴秦惠王正式稱王。

公元前317年遊說魏襄王退出合縱盟約,臣事秦國。

公元前316年張儀和司馬錯吞併了蜀國、巴國、苴國。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景春問:“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定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孟子說:“這個怎麼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裡,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揹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至於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裡,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聖王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景春”是誰?筆者認為東漢劉熙的說法可靠些。

《昭明文選•七發八首》“景春佐酒,杜連理音。”劉熙注曰:“景春,孟子時人,為縱橫之術者。”從對話中也能看出些端倪來,景春似乎是崇拜公孫衍和張儀的,而孟子一句“子未學禮乎?”言辭中充滿鄙夷。朱熹《孟子集註》:“景春,人姓名。”一句很正確的廢話而已,說跟不說一點區別都沒有。認為景春是孟子弟子的是近代人鍾泰《中國哲學史》第九章:“春,孟子弟子”。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從對話中可以體察到孟子是看不起縱橫家的,說他們行的是以順從為原則的“妾婦之道”。按照孟子對大丈夫的定義,似乎跟劉邦說的很相似。劉邦去咸陽服徭役,看到了秦始皇,感慨萬千,說“大丈夫當如此也!”這個“如此”便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然而孟夫子的標準還沒說完”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這一句在《盡心上》中解釋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大義是不得志的時候就要修養好自己的操守,得志的時候就要照顧到天下的百姓。這種志向是不會因為貧賤或富貴而改變的,更不會屈服於強暴。

從孟夫子對大丈夫的定義來看,似乎並沒有把公孫衍、張儀當作對立面。公孫衍的生平了解不多,但是蘇秦和張儀還是知道一些的。貧賤富貴威逼利誘不能改變志向,說的正是張儀呀!窮的飯都吃不起了還是不放棄遊說天下的志向,被人打的半死不活只關心自己的舌頭還在不在,魏國許以高官厚祿卻不違背事秦的初衷。蘇秦家裡比較有錢。在秦國落魄一時,回家之後 ,復出後有身掛六國相印而合縱天下,面對秦國威逼利誘加暗殺也不曾動搖志向。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縱橫家都是為歷史發展發揮過正能量的人,如何成了順從的妾婦之道?在 還沒有流行之前,“大一統”的思想並沒有形成共識,在春秋時期,主要以大國吞併小國為主,西周分封了71個諸侯國,到了戰國中期只剩下了誰都滅不了誰的七大國,天下大勢應該何去何從?

這個時候懷”兼濟天下“之心的人為天下出謀劃策,想出兩套辦法來。一種方法是“強強聯合,瓜分弱國“,起初以秦國最弱小,三晉和楚國剛好是南北一線,這種方法是”合縱“,目的是瓜分積貧積弱的秦國。而化解秦國危機的方法,是秦國告訴齊國,離這麼遠的土地你根本拿不到手,不如就近擴疆拓土,秦國和齊國東西一線合作,叫做”連橫“。而後把這些奔走於列國之間的策士叫做縱橫家。難道合縱連橫不是天下大道嗎?

《孟子》難道公孫衍、張儀不是大丈夫?

或許在孟夫子心中另有一套標準,就是孔子所說的”先王之道“,然而天子連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都管不了,還能為天下蒼生做什麼?孟子的主張是否可以理解為如果有機會推行周禮,我就在天下推行;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我就好好修養自己?大丈夫胸懷天下,能負了責任就負責?負責不了管好自己就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改變我恢復周禮的決心?

如果我們把堅守自己操守的人稱謂大丈夫,那麼蘇秦、張儀等縱橫家無疑是在大丈夫之列;如果我們把有志氣有作為的人成為大丈夫,依然沒能把公孫衍、張儀排除在外。如果把固守先王之道,克己復禮的人稱作大丈夫的話,倒是可以把縱橫家排除在外,那麼死於亂軍之中的王莽是大丈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