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祕密

國慶小長假結束後,我的內心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因為我的支付寶大禮包被一個叫“信小呆”的同學搶走了...搶走了....搶走了.....

支付寶聯合了全球200多家企業搞了一個抽獎送大禮包的活動。這個活動的變態之處在於支付寶的禮品單深不見底,根本看不到盡頭。因為篇幅有限,還怕引起看客的“生理不適”我就不上圖了。

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總之這禮品單被稱為下半輩子不用工作之支付寶包養名單。反正就是各種化妝品、旅遊門票、酒店住宿、餐館、服裝旗艦店等等,中了你下半輩子基本就是環球旅遊中暢遊了。

當然,今天要講的重點並非是這個獎品如何豪華,而是我在此次“史上最強社會營銷”案例中發現了一個秘密......

活動上線6個小時便破了100萬的轉發量(沒有明星刷的那種哦!)到今天10月9號為止,已經接近400萬的轉評贊,約有2億的曝光量。

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很多人說砸錢不火才怪,但我仔細爬了支付寶那條抽獎微博的評論,我發現不是的,支付寶絕對是所有官博中最會“搞事情”的。

此次史無前例的營銷活動,與其說支付寶想增加品牌曝光量,倒不如說支付寶是想打造一個屬於個人品牌的IP。

之前“天選之子”火了,天貓故意搞了個天選之子抽獎活動來搶京東風頭,前段時間楊超越火了,支付寶刻意在國慶搞個“中國錦鯉”

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還真的別說,信小呆還真的替代了楊超越目前暫時成為朋友圈人形錦鯉轉發第一位。轉發信小呆等於轉發錦鯉約等於自己會有好運,在這樣的概念轉換中,支付寶牢牢的抓住了用戶“輕微迷信”的痛點。信小呆同學後續會如何發展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她自己還是支付寶,都會在“錦鯉”這兩個字上大做文章。

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支付寶也可能想發展自己的錦鯉網紅,讓自己的品牌宣傳和當下的網紅經濟相結合。說不定,在繼天貓雙十一之後,未來又多出個“錦鯉日”,這個都說不準的。從信小呆同學中獎後,立刻完成金V認證,粉絲數量一夜暴漲到80多萬,一時各種吸歐氣要趁熱佔據各大熱搜,我們都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而我在研究了楊超越和信小呆的微博粉絲評論後,更是發現人群肖像空前的相似。看來,錦鯉這樣自帶傳播屬性的詞彙再結合微博的生態,支付寶的營銷野心可能不只是單純品宣這麼簡單。

中國錦鯉信小呆被支付寶“包養”背後,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