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到底有多遠?

風險到底有多遠?

風險到底有多遠?

我們常聽保險代理人嚇唬說風險無處不在。讓他們一說完感覺生命都立刻緊張了起來。那麼到底什麼是風險呢?

風險,就是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大致有兩層含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收益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性,若風險表現為收益或者代價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 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於廣義風險,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活動,應被視為管理風險, 金融風險屬於此類。而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於 狹義風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積極進取的投資者偏向於高風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則著重於安全性的考慮。

通俗地講,風險就是發生不幸事件的 概率。換句話說,風險是指一個事件產生我們所不希望的後果的可能性。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組合。

從廣義上講,只要某一事件的發生存在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能性,那麼就認為該事件存在著風險。而在保險理論與實務中,風險僅指損失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包括髮生與否的不確定、發生時間的不確定和導致結果的不確定。

風險到底有多遠?

我們會發現身邊的小夥伴都在嚮往著美好的事物,比如:要是我中了五百萬怎樣怎樣,我要是這個領導該如何如何。從來沒人談論我要生病怎樣怎樣,我要死去如何如何。就好像我們不去談論就不會發生一樣。細數N多眾籌治病的文章會有這麼句話:我沒幹過什麼缺德的事情,為什麼這種病會找上我?這塊兒可以引出現如今很火的詞:巨嬰,也就是身體長大的孩子。而且現在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你我他好像都是巨嬰。這是怎麼了?

風險到底有多遠?

當有保險代理人和你談論起保險管的事兒時你及其不愛聽。保險就是管:生老病死殘。其實人生無非也就這幾件大事而已。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提前規劃,但我們總想按照不那麼正確的方式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總會有人問我一個哲學問題:鄭先生,你一直說保險有用,抵禦風險,那麼我想問問你,我買了保險就能不得病嗎?買了保險就能不發生意外嗎?如果不能,我買它什麼用?大不了就是一死,我死了還管的了別人?。。。。。。

風險到底有多遠?

有很多人假裝清高,高喊著金錢無用,活在當下的論調。可他們忘了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前一段時間全國的P2P市場崩盤了,百分之60的所謂“大公司”跑路的跑路,倒閉的倒閉。這時有很多人想用法律途徑要回自己的本金。可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明知會有血本無歸的風險卻也要賭上身家。前兩天和一個同事聊天,他今年53歲,告訴我說:鄭你知道嗎?前兩天我看了一個新聞,說是銀行都能倒閉。我回答道:這個我早就知道,而且銀行倒閉了最多兌現50萬。哪怕你存的是一個億。那麼保險的作用是什麼呢?給你的錢加一個袋子,簡稱:落袋為安。

風險到底有多遠?

風險到底有多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風險沒有發生時儲備足夠的保險來應對突發的種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