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為什麼地球生命非得是碳基生命,而不是非碳基生命呢?

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硅基生命嗎?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非碳基生命?

我們就來啃啃這塊硬骨頭。先說說,大自然為什麼讓地球生命自然選擇碳基生命?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大家知道,自從化學尤其是分子生物學快速發展以來,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態和物種,無外乎都是由25種化學元素構成的。

一個典型的生物細胞比如人體細胞的總質量當中,有96%是由氧(65%)、碳(18%)、氫(10%)、氮(3%)這4種主要元素構成的,其餘的則是由少量其他元素構成的,比如說鈣、磷、鉀、硫、鈉、氯、鎂、鐵等等。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有人馬上會問,人體總質量不是氧元素佔了大部分嗎?高達65%!我們不是以氧為基礎的生命形態嗎?為什麼我們不叫氧基生命,而叫碳基生命呢?

是這樣的,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地球生命,活體細胞中多數的氧元素,其實是以水的形式存在的,含在水分子H2O裡了。

然而,對細胞結構和功能起關鍵作用的,卻是另外一種元素——這就是碳。所以呢,我們說地球生命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於是就叫碳基生命 Carbon-Based Life。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為啥生命選擇的是碳元素,而不是其他元素呢?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進入粒子尺度下,看看碳元素的特點。凡是學過點化學的都知道,分子中的原子,都是通過化學鍵相互連接在一起的。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什麼?忘了啥是化學鍵啦?化學鍵,就是一種粒子間的吸引力,讓原子、分子透過這種吸引力,組成——我們宏觀尺度下看得見的物質。

文科生不妨把化學鍵想象成每一種元素的手臂。有了這種手和胳膊——化學鍵,原子之間就可以手拉手,勾勾搭搭混跡天涯了。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不同元素擁有手臂的數量也不同。像氫原子只有一隻手,這就意味著一次只能跟另一個原子手拉手。像氧原子就有兩隻手,意味著同時能跟兩個原子勾勾搭搭。

像碳原子竟有四隻手,這就意味著:它最多可以同時跟4個原子勾勾搭搭。這就有意思了,想想看每個碳原子都有四隻手,如果相互連接一起,上下左右前後,手拉手成三維結構,就會創造出千差萬別的各種碳骨架——這就成了各種各樣有機化合物的基礎。

科學家把這種含碳的分子統稱為有機分子,從最簡單的有機分子(碳氫化合物甲烷),一直到複雜多樣的高分子有機物(DNA分子),這就為碳基生命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就像搭建樂高積木一樣,大自然通過神奇的碳元素,搭建出豐富多彩的碳基生命。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這一過程就是壯麗的地球生命演化史,也是大自然本身自然選擇生命形態的唯一路徑。也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唯一路徑。

有人可能會問:碳原子不過區區四隻手,比碳原子手多的原子,不是更能演繹出千奇百怪的分子結構嗎?千手觀音,不是更精彩嘛?!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碳與各元素之間的鍵合關係

問題是,粒子尺度下的三維世界,並非手臂越多就越好。越重的元素雖然手臂越多,複雜度是足夠了,但穩定性卻遠遠不行。化學世界拼的不是量,而是巧。

要知道,碳元素是所有元素中化合物種類最多的,目前已知的純有機化合物就有近1000萬種,但這還只是理論上存在化合物世界的冰山一角而已。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碳的同素異形體結構:鑽石(a)、石墨(b)、藍絲黛爾石、富勒烯(C60(d)、C540(e)、C70(f))無定形碳(g)、碳納米管(h)

再看看,碳元素的異形(學名叫同素異形體):從極軟的石墨,到極硬的鑽石,都是碳元素的百變造型。

再看看,碳元素的丰度(豐富程度),在地球地殼上排名第15位,在宇宙中排名更靠前,竟然排在第四。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碳是地球生命的基石,是碳基生命的化學根本。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此處,一定有人會跳出來質疑:要是論元素丰度,硅元素可比碳元素豐富多了,在地球地殼上,硅是碳的1000倍!硅基文明早晚會替代碳基文明,佔領地球世界,甚至統治全宇宙的!

對於這種深陷科幻思維,搞不清科幻世界與真實世界區別的人,我恰恰要反問:既然硅元素丰度如此高,像地球這種固態巖質行星在宇宙更是數不清,那為啥還沒有演化出硅基生命呢?大自然為何不青睞硅元素——誕生硅基生命(Silicon-Based Life),而是自然選擇碳元素——演化出碳基生命?

說了這麼多硅元素的硬傷,恐怕有人要說我是個碳基沙文主義者。

還可能有人搬出鼎鼎有名的科學家卡爾·薩根——對此頗有微詞的觀點來:「碳基生命唯一論、中心論,很可能大大限制了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和想象。」

甚至,有人會搬出一門名叫「假定型生物化學」Hypothetical types of biochemistry的學科,而且附上——瞧瞧,這可是正經八百的科學家正在嚴肅研究的課題呀!看你還敢無視!

這門學科主要是指,替代現有碳基生命為中心的生物化學理論,提出若干種生物化學形式和生命形態,比如硅基生命、氨基生命、硼基生命等。

地球生命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根據假定型生物化學理論,藝術家繪製出的含有氨基生命的行星外表。

就算是科學家在以科研態度、科學思維建構出來的一套科學理論,也只能算作是理論——一種未經驗證的假說而已,當然進不了科學殿堂。

總之一句話,碳基生命是人類科學認知體系當中唯一的生命形態。

而其他硅基生命、氨基生命等,目前只是一種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