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地球上生命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事件。
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新物種的生成與生物世界的多樣性。經歷數十億年的演化與物種形成,現在的各物種之間皆由共同祖先互相連結。
注:以下的內容中的年限除非寫有公元,否則是從現在開始算,如1000萬年前是指距離現在已有1000萬年的時間了。
書接上文講到了-
7500萬年前
人類及老鼠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
本期開始新的內容
新生代
新生代(Cenozoic) 是地球歷史上目前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它從6600萬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隨著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發生,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在新生代中,哺乳動物已經是佔據各個生態圈的優勢動物群。鳥類、被子植物以及魚類也有很大的發展,被子植物迅速成為優勢種,使得裸子植物等植物逐漸衰退。
一 古近紀
古近紀(英語:Paleogene,符號Pg),舊稱早第三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65.5±0.3百萬年(Ma),結束於23.03±0.05Ma。“古近紀”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古近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
岡瓦納古陸進一步分裂,澳大利亞與南極大陸分開,逐漸北移;印度地塊在始新世時與亞洲腹地連接,形成南亞次大陸;北非漸向東赤道靠近。南﹑北美在巴拿馬地峽有時連接﹐引起部分動物遷徙。初期歐亞大陸與北美相連;形成白令陸橋,晚期形成陸生動物遷徙的路線。格陵蘭、斯堪的納維亞已移近現在位置。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開始與亞洲相連,紅海出現。
在喜馬拉雅運動時期,青藏高原開始隆起﹐中國西部產生大規模的山前凹陷、並形成東部沉積中心。火山活動多為基性的噴發。但西藏岡底斯山、拉薩一帶有中酸性的火山物質。
6600萬年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將差不多一半的動物物種消滅,是因小行星撞擊揚起銥微塵覆蓋整個地球,引起氣候變冷所致。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出現。沒有了非鳥恐龍,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及體型得以增長。
圖為:第三紀滅絕事件-隕石原因想像圖,隕石大小為誇飾。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俗稱恐龍大滅絕,是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後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也是最著名的一次滅絕事件,發生於6500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古近紀之間,並導致當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動物與植物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鳥類恐龍以外,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多種的植物與無脊椎動物,也都在這次事件中滅絕。哺乳動物與恐龍的直系後代鳥類則存活下來,並輻射演化,成為新生代的優勢動物。
這個事件因為造成大部分恐龍滅亡與哺乳動物的興起而聞名,但是綜觀地球歷史,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約90%的生物種類,才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集體滅絕事件。
圖為: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暴露位置,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德拉姆黑勒鎮附近
圖為: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邊界,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25號州際公路附近。紅箭頭處即為白堊紀-古近紀界線(因富含銥而著名)
在白堊紀與古近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富含銥的黏土層,名為白堊紀-古近紀界線。恐龍(不包含鳥類)的化石僅發現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下層,顯示它們在這次滅絕事件發生時(或之前)迅速滅絕。有少部分恐龍化石發現於白堊紀-古近紀界線之上,但這些化石被認為是因為侵蝕等作用,而被帶離原本的地點,並沉積在較年輕的沉積層。
圖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過程想像圖
大部分的科學家推測,這次滅絕事件是由一個或多個原因所造成,例如: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擊事件、或是長時間的火山爆發。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等隕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巖的火山爆發,與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時間相近,被認為最有可能與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撞擊事件或火山爆發將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中,遮蔽了陽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對全球各地的生態系造成影響。但也有少數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是緩慢發生的,而滅絕的原因是逐漸改變的海平面與氣候。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又譯奇虛樂隕石坑或契克蘇勒伯隕石坑,是一個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撞擊隕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這個隕石坑的名稱,取自於隕石坑中心附近的城市希克蘇魯伯,希克蘇魯伯在馬雅語意為“惡魔的尾巴”。
圖為:雷達的探測呈現出直徑18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邊界。影像來源:NASA/JPL-Caltech
根據推測,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最大型的撞擊地形。希克蘇魯伯隕石是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一的,造成隕石坑的撞擊物體,直徑推測至少有10公里,撞擊後完全蒸發,釋出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兆噸黃色炸藥(1014噸TNT當量)。人類歷史中最強的人造爆炸物是沙皇氫彈,爆炸威力只相當於5,000萬噸黃色炸藥,而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能量是沙皇氫彈的200萬倍。科學家估計科羅拉多州的拉加里塔火山口火山噴發是地質歷史中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那次噴發釋放出1.0×1021焦耳(約2.4×1011噸TNT當量)的能量,也遠小於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
圖為:撞擊過程的動畫
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會引發大規模海嘯,並使大量高熱灰塵進入大氣層,而撞擊地點會在數秒內被撞擊後再度落下的噴出物覆蓋。撞擊體的碎片與再度落下的噴出物,會造成全球性的火風暴。而極大的撞擊波可能引發各地的地震與火山爆發。撞擊事件會造成大量的灰塵進入大氣層,長時期遮蔽陽光,妨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在食物鏈上層的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也跟著滅亡,造成生態系統的瓦解。撞擊事件也可能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中,形成明顯的溫室效應。
該撞擊很可能引起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特徵的改變,例如日地距離的變化,導致太陽光照強度下降,也引起了印度的火山長時間的活躍的噴發。總之多種因素,導致氣候變得更加寒冷乾燥溫差增大等,植物光合作用下降,不利於生物的生存。2008年2月,德州大學的Sean Gulick等人利用地震學資料,提出該隕石撞擊到的水域,比往常所認定的更深。他們提出這將造成更多的硫酸氣溶膠,嚴重影響氣候,造成更多酸雨。
6000萬年前
古食肉目(可能是細齒獸類的祖先)在北半球出現,於520萬年前滅絕。已知最大的蛇泰坦巨蟒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
圖為:小古貓屬(學名:Miacis)復原圖,又名細齒獸,是一屬已滅絕的細齒獸類,生存於6500-42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
圖為:古食肉目下的裂肉獸及頭骨復原圖
古食肉目,又稱肉齒目,是一目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生存於古新世至中新世。肉齒目是5500-3500萬年前非洲、歐亞大陸及北美洲生態中重要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在漸新世的非洲,它們是主要的掠食者。
中爪獸目是一種生存於古新世至漸新世的有蹄類,與現生有蹄類不同的是,它們是肉食動物,與偶蹄目及鯨目關係接近,分佈於亞洲、歐洲與北美洲等地。
圖為:巨豬科完齒獸的復原圖。巨豬科,是一類已滅絕的雜食性偶蹄目哺乳動物,是現今的河馬科及鯨豚類的遠親。它們於始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37.2—15.97 百萬年前)分佈在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森林。
在漸新世初及中新世中期,它們分別與中獸目及巨豬科競爭並勝出,但最終敗給了食肉目。最後的一屬肉齒目於800萬年前滅絕,由食肉目取代其生態位。
泰坦巨蟒,是一個生活在古新世的巨型無毒、肉食性蛇類。把它石化的脊椎骨與現代蛇比較,研究人員估計其最大全長14米,重超過 1,100 公斤,身體最粗處厚達1米。它可能是以鱷魚為食的。
5500萬年前
被子植物演化出多肉的水果和營養豐富的堅果和種子。
一些哺乳動物重回海洋,其他的亦開始演化成能飛行,如蝙蝠。一類細小、生活在夜間及棲息樹上吃昆蟲的靈長總目分支出靈長目、樹鼩。靈長目有雙目視覺及抓東西的指,可以幫助從一顆樹跳往另一顆。
澳洲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最早的真靈長類首次於北美洲、亞洲及歐洲出現,例如美國懷俄明州的辛普森氏果猴及中國雲南的亞洲德氏猴。尖吻鯖鯊可能是大白鯊的祖先。
圖為:《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 圖版 67: Chiroptera
蝙蝠,是對翼手目動物的通稱,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佈遍於全世界。翼手目的動物在四肢和尾之間覆蓋著薄而堅韌的翼膜可以像鳥一樣鼓翼飛行。它們有一些其他類群所不具備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特化伸長的指骨和鏈接其間的皮質翼膜,前肢拇指和後肢各趾均具爪可以抓握,胸骨有類似鳥類的龍骨突,以利胸肌著生,擁有發達的聽力等。
靈長總目(學名:Euarchontoglires)是胎盤類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總目,基於分子基因序列分析和逆轉位子存在/消失的資料,以齧形大目(齧齒目和兔形目)和真靈長大目(樹鼩目、靈長目和皮翼目)所組成。
辛普森氏果猴,又名辛氏盜果獸,是已滅絕的更猴形亞目的一種,是最早的像靈長目哺乳動物之一。根據它們的化石紀錄,可以追溯至古新世晚期。辛普森氏果猴有能抓東西的趾,但眼睛卻不是向前看的。
尖吻鯖鯊,又名灰鯖鯊,分佈在溫帶及熱帶的離岸海域。它們是遠洋的物種,出沒於海面至水深150米處。主要以硬骨魚為食,包括鯖魚、鮪魚、鰹魚及劍魚,但亦會吃其他鯊魚、鼠海豚科及海龜。
5000萬年前
馬由始祖馬開始進行演化。鯨魚及海豚的祖先遊走鯨可能像海獅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它的腳有蹼,並且是以耳朵聽聲音。Pezosiren portelli 是現今海牛的祖先,像河馬般在陸地上行走及像水獺在海中游泳。細齒獸類包括小古貓屬是所有狗、貓、熊、浣熊、狐狸、土狼、狐狼及麝貓的祖先,是肉食性及像鼬鼠般可以爬樹。現代的銀杏出現。
始祖馬(學名Hyracotherium),又名始新馬或始馬,始祖馬的大小如狗一般,平均只有60釐米長及肩高20釐米。它的前肢有四趾,而後肢則有三趾。生存於北半球,分佈在始新世早期至中期的亞洲、歐洲及北美洲。
始祖馬的第一個化石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於1841年在英格蘭發現,他基於牙齒的緣故而懷疑這是一頭蹄兔目。他並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骼,故將它命名為“似蹄兔獸”(Hyracotherium),即始祖馬的學名。於1876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美國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骨骼,並命名為曙馬(Eohippus)。後來發現這兩個發現非常接近時,始祖馬因最先被髮表,故曙馬則成為了異名。
走鯨(學名:Ambulocetus natans),又名陸行鯨、遊走鯨,陸行鯨科走鯨屬的一種,是一種早期的鯨,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泳。走鯨是過渡化石,顯示了鯨如何從陸上的哺乳動物演化出來。走鯨的外表像鱷魚,約有3米長。它的後肢較適合游泳,可能像水獺及鯨般擺動背部來游泳。走鯨沒有外耳。它會將頭貼近地面感受振動,藉以追蹤獵物。
走鯨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發現。在走鯨的時代,巴基斯坦是近古地中海的海岸區域。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落葉喬木,壽命可達3000年以上,其裸露的種子稱為白果。屬裸子植物銀杏門唯一現存物種,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物種都已滅絕,因此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
銀杏始新世葉片化石,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和它相親的銀杏類植物在兩億七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時就已經生成,屬於銀杏門。晚三疊紀時,銀杏類植物快速發展,之後的侏羅紀和早白堊紀達到了鼎盛時期,銀杏類的五個科同時存在,除赤道外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大洲。但白堊紀後期被子植物迅速崛起時,銀杏類像其它裸子植物一樣也急劇衰落。晚白堊紀後除個別發現外,銀杏科以外的銀杏類植物已基本絕跡。晚白堊紀和古近紀,銀杏(主要為銀杏屬和似銀杏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高緯度地區呈環北極分佈,漸新世時由於寒冷氣候不斷向南遷徙,並在此之後不斷衰落。銀杏在中新世末在北美消失,上新世晚期在歐洲消失。250多萬年前發生第四紀冰河時期,令銀杏數量繼續減少,面臨絕滅的危機,而中國南部因地理位置適合和氣候溫和,成為銀杏的最後棲息地。
4650萬年前
遊走鯨後代的
羅德侯鯨是鯨的祖先,開始不再飲用淡水。羅德侯鯨(學名Rodhocetus),是一屬已滅絕的鯨,有著陸上哺乳動物的特徵,顯示了鯨從陸地進入海洋的過渡性。第一個化石是於2001年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發現,估計生存於4700萬年前。它提供了鯨魚演化歷史的資料。
一個較近期發現的種R. balochistanensis,它的踝骨支持了羅德侯鯨是偶蹄目演化的直接連結,並推翻了很多指鯨魚是由中獸目衍生而成的理論。羅德侯鯨踝骨結構中的滑車是雙軸式的,在哺乳動物中只有偶蹄目有這個特性。羅德侯鯨的耳骨已經非常像鯨魚的,但游泳方式則不同。羅德侯鯨肯定是半水中動物,後肢大而有蹼,用以在水中推進。它的尾巴粗壯,可以作為舵。
4300萬年前
始祖象出現,有長的鼻,但沒有象鼻或象牙。
始祖象(學名Moeritherium),外形類似豬與貘,體型比現代象小很多,肩高只有約70公分,身長約3米。一般認為始祖象生活在沼澤與河畔,佔據的生態位現在是由河馬所取代,牙齒化石顯示它們是以柔軟的水生植物為主食。始祖象並不是現代象的始祖,被認為只是長鼻目的一個已滅絕的旁支,並沒有留下任何後代。
本支序分類樹系根據舌骨特徵標示出猛獁象屬與其他象科物種之關係圖
現代象通稱大象,是象科(學名:Elephantidae)動物的通稱,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屬於長鼻目。現僅存兩屬三種,即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有兩種: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又稱圓耳象),亞洲象屬只有亞洲象一種。廣泛分佈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亞、東南亞以至中國西南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本分類最早由學名作者約翰·愛德華·格雷在1821年發表。本科現屬於真長鼻亞目象形下目象小目象總科。
4000萬年前
靈長目分支成原猴亞目及簡鼻亞目,簡鼻亞目是白天活動及草食性的。
原猴亞目(學名:Strepsirrhini)是哺乳綱靈長目的一個亞目,通稱為原猴,是靈長目的基群,主要分佈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以及東亞和南亞。現存的物種如:領狐猴。
簡鼻亞目(學名:Haplorrhini) 是包括眼鏡猴及所有類人猿的靈長目。它們的上唇並非直接連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它們的腦部與身體比例明顯較原猴的大,而其主要感官是靠視覺。大部分物種都是白天活動的,且有三原色視覺。現存的物種如:松鼠猴
3700萬年前
龍王鯨的後肢開始縮少及發現完好,聽覺開始經下顎傳至中耳。在埃及的鯨魚谷當時是在水中,龍王鯨未有呼吸孔,要把頭部伸出水面呼吸。
龍王鯨(學名:Basilosaurus,意為“帝王蜥蜴”)是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鯨的近親,身長為15-18米,擁有比現代鯨更為修長的身體,古生物學家對於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後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鯨魚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
龍王鯨的後肢
龍王鯨的頭骨化石顯示它們有良好的聽力,能像現今的鯨豚一樣用喉部發出的低鳴互相連繫。最開始它們被誤認為是巨大的海洋爬蟲類的化石,所以被命名為帝王蜥蜴。
中耳是耳的一個解剖結構,在層次上位於外耳和內耳之間。中耳的主要結構是鼓膜eardrum(亦稱“耳膜”)和聽骨鏈ossicles由三個聽小骨構成。骨膜和聽骨鏈形成一個力學系統,其功能是將來自外耳的聲波的力放大,並輸入到內耳,為下一步的聽覺轉導做準備。中耳通過耳咽管和咽喉相通。
鯨魚谷是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古生物學化石場,位於開羅西南約150公里。由於當地擁有數以百計的早期鯨類,即古鯨亞目的化石,所以於2005年7月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該地的化石顯示出古代鯨魚後肢的殘餘部分,記錄了鯨類由陸上生物演化成海洋生物。
3500萬年前
禾本科從被子植物中演化出來。
禾本科(學名:Poaceae),是被子植物中次於菊科、蘭科、豆科、茜草科的第五大科,單子葉植物中次於蘭科的第二大科。主要包括稻亞科、竹亞科、早熟禾亞科等12個亞科和少數不確定類群。最近研究有668屬,10000多種。除了蕎麥以外,幾乎所有的人類主食都是禾本科植物。
地球陸地大約有20%覆蓋著草。多種俗稱作“某某草”的植物是該科物種,但是必須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樣,並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達十數米,連片成林。
被子植物(學名:Angiosperms),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約有304000種。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最具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以前的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而現今被歸為一個演化支。)
3000萬年前
簡鼻亞目分支成闊鼻小目及狹鼻小目。闊鼻小目有卷尾及遷移至南美洲,雄性是色盲的。狹鼻小目留在非洲,其中一種祖先可能是埃及猿。所有貓的祖先原小熊貓生活在歐洲的樹上,在2000萬年前滅絕。
圖為:捲尾猴,是一種小型的新世界猴,生活在南美和中美的雨林地區。
闊鼻小目(學名:Platyrrhini),又稱新世界猴,是分佈於中美洲與南美洲的靈長目動物,包括捲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和蜘蛛猴科。新世界猴與舊世界猴的主要區別在於鼻部,新世界猴的鼻部軟骨間隔很寬,鼻孔開向側方,鼻孔間距較寬,舊世界猴的鼻間距則很窄。
圖為:食蟹獼猴,分佈於東南亞,活動範圍包括原始森林、次生林、紅樹林以及其他一些靠近水域的森林地區,有時在鄉村和郊區也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狹鼻小目(學名:Catarrhini)包含了舊世界猴(猴總科)及猿(人猿總科)。後者再細分為長臂猿科及人科。狹鼻小目的動物鼻孔都是狹窄及向下的。它們不像闊鼻小目,一般都是白天活動,而尾巴並非卷尾。它們的指甲都是扁平的。分佈於非洲及亞洲。
埃及猿(學名:Aegyptopithecus)是一種早期的狹鼻小目,將人猿總科及舊世界猴分支的時間推前。其下只有一個物種,古埃及猿(A. zeuxis),它有點像現今的新世界猴,大小與吼猴接近。埃及猿化石主要在埃及被發現,是始新世化石及中新世人猿總科之間重要的連結。
埃及猿的腦部很小,在靈長目中很不尋常。由於它被認為是舊世界猴及新世界猴的共同祖先,或最少是其中一類的近親,故有些學者指它證實了腦部較大的靈長目是分別從舊世界猴及新世界猴演化的。
原小熊貓(學名:Proailurus),又名原貓或始貓,是一類史前的貓科動物,它們是現今貓科祖先。原小熊貓只較現今的家貓大少許,它們的尾巴很長,有大眼睛,鋒利的爪及牙齒,與靈貓科有相似的比例。
圖為:石原氏色盲檢測圖,正常人會看到74,但色盲者會看成21。全色盲患者則無法看到任何數字
色盲,又稱色覺辨認障礙,是指看見顏色及辨別顏色的能力減退的狀況。人類的視錐細胞大致可分為三組,常見的色盲成因是其中一組或以上的視錐細胞發育時有問題,男性比女性容易有色盲。典型的診斷方式是使用石原氏色盲檢測圖檢測,亦有許多另外檢測方式存在。色盲是無法治癒的,患者的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以順應患者辨色力較弱的情況,配戴特殊鏡片可能有助於紅綠色盲患者在明亮的燈光辨色,也有手機應用程序能幫助患者辨色。
2500萬年前
狹鼻小目雄性可以看見顏色及失去了費洛蒙。狹鼻小目分支成兩個總科:猴總科及人型總科。猴總科並沒有卷尾,有些甚至原全沒有尾巴。所有人型總科都沒有尾巴。
圖為:山魈,主要生活在喀麥隆南部、加蓬、赤道幾內亞和剛果的熱帶雨林中。體毛為橄欖色,雄性面部的色彩較豐富,且隨著性成熟的程度增加。
猴總科(學名:Cercopithecoidea)即舊世界猴,靈長目的一科,是與猿類最接近的猴,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類靈長目動物。今天主要分佈在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也分佈於歐洲極少部分地區。
圖為:黑猩猩,生活範圍在非洲西部及中部,平日成群地生活,每個群體就像一個部落。黑猩猩的智商較高,已知他們能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進行一些工作,如捉白蟻。
人猿總科(學名:Hominoidea)早期猿類起源於舊世界猴,大約兩千五百萬年前開始出現。現代小猿在一千八百萬年前出現,猩猩則出現於一千四百萬年前,大猩猩出現於七百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則在三百-五百萬年前出現。除了大猩猩和人外,所有的猿都擅長爬樹。猿類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食物包括水果,樹葉,莖,根和種子,包括堅果和草種子等各種容易得到和消化的食物。猿類最初分佈在非洲和亞洲,人通過漫長的遷徙,最終遍佈世界的各個地區。
圖為:一隻工蜂正在釋放奈氏腺信息素以吸引其同伴進入一個空的蜂巢
費洛蒙-信息素(pheromone),也稱做外激素,一種化學傳訊素,指的是由一個個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通過嗅覺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覺,使後者表現出某種行為,情緒,心理或生理機制改變的物質。它具有通訊功能。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證明有信息素的存在。
“生命的歷程”第二部分先寫到這裡
下一部分從新近紀開始
請大家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閱讀更多 動物世界 的文章